马星星
摘 要:教师们的教学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情境教学法则是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被教师所充分认可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思考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进而以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以求优化学生的数学水平,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直观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
在传统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所以说学生所处的环境是极度单调、乏味的,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思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境教学法,运用情境教学法于课堂之上,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知识是一种享受。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作以下几方面论述:
一、运用直观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直观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思考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合理的直观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情感参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时,首先,我出示了圆的图形,让学生凭借自身的认知经验想象圆的物体,进而应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了一些圆形的建筑,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我要求学生在对圆有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画圆,进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做了演示,揭示了圆的概念。之后,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示,帮助学生了解了圆、圆心和半径的关系,使学生对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最后,我让学生整理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一同交流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运用直观情境,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充分达到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运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将生活情境运用在课堂上有助于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使学生产生充足的学习动力,从而获得精彩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运用生活情境展开教学活动,助力学生获取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整万数》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与‘万有关的知识,比如农作物产量的描述。”于是在学生初步感受到大数目价值的基础上导入了新课,然后,我以包含大数目的信息引导学生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从而使学生了解了整万数的含义,带领学生经历了学写整万数的过程,同时帮助学生认识了数位顺序表。之后,我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信息,带领学生做了这节课的巩固练习,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运用生活情境在课堂上展现了数学学科的價值,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充分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三、运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数学是能够高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而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无法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标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运用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完成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任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确定位置》这一节时,首先,我就学生的座位对其提问道:“如何向他人描述你所在的位置呢?”由该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学生产生了数学的亲切感。然后,我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了如何确定自身所在的位置,进而在课件上展示了森林中小动物的图片,指导学生描述不同动物所在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了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数对的含义,同时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其思维得到了锻炼。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学习内容,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运用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实现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以及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知识的热情。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落实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以足够强烈的积极性参与课堂,从而引导学生高效获取数学知识,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伟伟.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7(23)37-38.
[2]商应明,陈广亮.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