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柏玉
摘要:为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号召,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在学生德育工作方面积极推进。其中,农村小学教育由于其特殊性一直受到政府及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在保障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如何将德育贯彻到教学工作中也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针对农村小学德育与学科教学结合策略展开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学科教学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得书本上的知识、提高成绩,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真正品行端正、思想健康的良好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仅在于学生的家庭教育,更在于学校教育中日常课堂教学的渗透和感化。小学教育就像是每个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粒纽扣,扣好这第一粒扣子是至关重要的。农村小学有着极为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学校要重视德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农村小学教育有其特殊性
相比较于城镇,农村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为留守儿童,这些学生长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在教育方面,祖辈的教育观念与学校教师的教育观点存在很大的差异。其次,农村的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教育,大多存在性格孤僻、不善于主动表达等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要比城市落后很多,但农村的学生也有他的优势,农村成长的学生比城市的学生受到的诱惑更少,思想更单纯一点,接受教育会更彻底。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青少年犯罪等问题,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就是缺乏品德教育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为了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农村小学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学校更要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在日常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让德育教学贯彻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二、农村小学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密切结合的策略
(一)把握课堂教学机会,推进学科教材建设
课堂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既是传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前沿阵地,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端正学生的品行的主要途径。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响应德育教学的号召,纷纷加强落实学科教材的改编和完善,融入更多德育方面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了将德育教学的工作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浙江省编写了中小学29门学科的德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学科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在教材的编写上,自2017年开始,教育部便统一印发了新编的义务教材,全国所有地区的思想道德教材、语文教材以及历史教材实现了统一。在这一点上,品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的德育便能够最大限度地结合学科教材加以展开。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系列内容中深入融合了当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得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唤醒藏在他们心底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我国从鸦片战争开始被外强欺凌,但我国人民一直奋勇抗争,最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打败了外国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方面带领学生感受了革命前辈的英雄气概以及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另一方面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了革命的传统教育,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二)打破严守课堂的模式。引导学生走到“外面”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坐在教室里听为主。长期以来,教师倾囊相授,但学生究竟学到什么,学了多少我们往往不得而知。农村的学生大多数为留守儿童,家庭对其德育的影响作用十分微弱,学校便更要承担起德育的责任,做好“引路人”的角色。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山中访友》,通过描写作者探访山林,途中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感受,深情地赞美大自然,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对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加以赏析,让学生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奇境”,体会作者面对“奇境”的感情。此篇课文主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但学校课堂教学的目的本不止于此,教师应更加主动积极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到大自然感受、探索、发现,亲身体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妙感觉。
(三)切忌墨守成规,德育的形式应当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综合实践也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评当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实践的形式应当多样化,而非墨守成规,使之成为固定的模式。就像很多年前便开始的“为妈妈洗脚”这一流行于各地中小学的活动,活动本身的初衷无非是让孩子感受父母的辛苦,体恤父母的不易,通过日常小事表达平日对父母不愿表达的感谢与爱意。然而,活动已然“变味”,学生更多地将此视为学校布置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回到家随便完成又或是根本没有做,这样的实践效果可想而知。近年来,我国建立了一批研学实践基地,专门支持各学科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机会从课堂中走出去,真正由‘‘思想认识”转向“体验认识”。
(四)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挖掘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分数。大部分农村小学的思想政治课程尚未配備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多数都是其他学科教师代为授课。后续的德育教学开展进程中,学校各部门还是要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要极力去挖掘更多有利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比如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汉字听写大会”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是对其内在修养的二次提升以及人格魅力的塑造。再如,在科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观察绿豆芽”“回收废电池”等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科学奥秘,感受科学的趣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观察和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等。
(五)增设多门拓展性德育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事实上,学校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本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此,除了在日常的学科教学过程当中渗透德育理念,学校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增设其他拓展性德育课程,例如“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三人两足基本训练”“法律大讲堂”等课程,都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兼顾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像“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这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之成长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阳光青少年;“三人两足基本训练”课程通过体育锻炼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诸如“法律大讲堂”的基础知识普及性课程,又能够让学生了解法律,懂法爱法,做遵纪守法的学生。
三、结语
才智和德育的发展就像是一架天平的两端,学校教育在其中应当起到平衡的作用,切莫顾此失彼。家长将孩子送入学校不仅是希望孩子获得知识,更是希望通过学校帮助孩子发展成为更好的人。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是存在很多客观问题,但笔者相信,只要找到问题症结,对症下药,迎难而上,就可以将农村小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积极、品行端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