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才旦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纯净心灵大有裨益。学生的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德育关系着学生的一生,对学校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把学生的德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有效的达到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德育;学科教学;日常生活;渗透
一、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一)政治学科中的渗透。可以说,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和首要任务,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寓教于乐,把枯燥的思想品德课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轻松愉快、温馨舒适的教学氛围中接受知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用《中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学生差异,如对初一学生可注重自律、荣辱、集体观念的培养,对初二学生可注重交往、礼仪、法制观念等的培养,对初三学生注重国情、使命、责任、理想等的教育,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语文学科中的渗透。除政治学科外,语文学科是德育内容融入较多的学科之一。有时借助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一个个鲜活动听的神话传说、感人肺腑的故事或一个个哲理味十足的童话寓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会收到更好地效果。如我们大家熟知的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青年时日本求学的经历。当时的中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衰弱贫困,人民饥寒交迫,民族麻木不仁。鲁迅为多灾多难的祖国而忧,为贫困潦倒的同胞呐喊,毅然弃医从文,用犀利的文章鞭挞旧中国的黑暗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无能,以唤醒沉睡的国民。一大批热血奔涌的青年,正是受到鲁迅先生的感召和影响,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的洪流之中。同学们通过学习,就会情不自禁地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被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精神所感动,就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学习。总之,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是语文教师本职之所在,也是我们进一步探索的新天地。
(三)美术学科中的渗透。现行高中美术鉴赏课本上的作品都是优秀作品,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中外美术作品时,通过适当延伸作品内涵,让学生从中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利用图片欣赏、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我们祖国在艺术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有进一步了解,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提高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中领略祖国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起对祖国和人民强烈的热爱之情。
德育贯穿于中小学各个学科,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是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也是其他学科应该渗透的。因此,各学科教师不但要讲授好本学科知识,还要把德育恰当巧妙地引入其中,这样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使学生健康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二、德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中小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学校生活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平台,学校要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渗入到每一个角落,使德育随处可见,与学生朝夕相伴。
(一)环境育德。学校要充分利用文化墙、文化橱窗、电子滚动屏幕、楼道走廊、黑板报、学习园地及宿舍、餐厅等生活设施的布置,悬挂学生熟知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条幅、展板,向学生进行勤勉励志、尊敬师长、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感恩父母、报效祖国、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爱惜粮食等教育,达到“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升。
(二)行为育德
1.养成教育。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的培养,都可以从小处着手,从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小节做起。须知,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习惯,将会影响学生一辈子,让他们终身受益。如学校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可以向学生进行爱国、卫生、礼仪、禁毒、为实现中国梦而勤奋学习等方面的教育;每周的班会向学生进行创建优秀班集体、争当文明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为班级出主意,想办法,把自己放在全班同学的监督之下,和同学携手并进,共同成长。
2.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初中政治课的重要内容,除上好政治课外,学校还可利用适当时机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交警等人按期给学生上法制讲座课,通过现身说法,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汲取教训,也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有关德育教育内容的视频、动画等,让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三)活动育德。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也给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不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也要放手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访问座谈村民的经济收入,亲眼目睹村容村貌的改变,让学生了解家乡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感受改革开放、精准扶贫的成效,增强爱家乡、爱人民的感情,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将来为家乡的建设做一份贡献。
三、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学校要利用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长学校、家访等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知识,大力推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现代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民主的家教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学生的德育影响其一生,关系学校的健康发展,只有把学生的德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实现育人的理想,保障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