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章成+王湘林
摘 要: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和传播文明的圣地,承担着培育人才、塑造人才的重任,但同时,高校也是极易受到不良意识形态影响的领域。本文在对高校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重要意义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高校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的主要困难进行了梳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
一、高校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的重要意义
2013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和文明的场所,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传教活动,因为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极易受到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近年来,有的组织或机构甚至借传教之机,从事与恐怖活动有关的宣传和教育。因此,自觉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是高校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它对高校牢牢把握和占领思想教育高地和话语权,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证正常的校园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的主要困难
(一)校园传教渗透方式愈发隐蔽。校园传教渗透由以前的“地面”转向“地下”,由“明”转“暗”。很多校园传教渗透活动打着宗教的幌子,披着“合法”的外衣让人更加难以识别和发现,有的高校已经发现某些传教渗透活动通过名义上的交友QQ群、英语角、学习兴趣小组等形式进行传播渗透,干着名为合法,实为非法的勾当,校园传教渗透方式愈发隐蔽。
(二)校园传教渗透范围日益扩大。以前高校传教渗透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校园内,随着形势的变化,各高校管理不断加强,校园传教渗透活动范围已经由以前的校内转向校外,由校内扩大到“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模式,校园传教渗透活动范围日益扩大。
(三)校园传教渗透手段日益多样。传教渗透活动手段由以前的“赤裸裸”传教转变为合法外衣下的“party”、讲座、报告等形式,花样不断翻新,校园传教渗透手段日益多样。
(四)校园传教渗透对象日益扩大。近年来,一些非法组织和机构把传教渗透的对象由学生扩大到师生,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校园传教渗透对象日益扩大。
三、高校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高校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能力。高校要高度重视传教渗透工作,切切实实把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层层落实,层层传导压力,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上来。各高校党委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站在讲政治、讲大局、促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目前,国际国内环境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学生思想多元化已成主流,极易受到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冲击。为抵御和防范传教渗透活动,学校首先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学校的绝对主导地位,[1]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课堂、进大脑,筑牢大学生自觉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的能力,增强大学生永远跟党走的自觉性。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学校应积极开展宗教知识和宗教政策的宣传和教育,破除学生对宗教的盲从和神秘感。在日常的思想教育中,要加强宣传教育,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大学校园是传播知识、传播文明的场所,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任何方式,在大学校园传教或从事其他宗教活动。[2]
(四)加强涉外人员管理,确保校内外稳定。外教和外籍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管理工作与国家的政治、外交、国家安全、反宗教渗透、维稳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外籍人员的规范管理。一是对外籍人员自进校到离校都建立动态档案;二是在外籍教师上岗前,向他们宣讲中国的有关法律要求和校纪校规;三是经常与外教、外籍留学生和有关学院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五)加强舆论信息管理,确保信息纯净度。学校信息中心充分利用技术优势,通过在校园网出口部署安全设备、校园网络细分化管理、用户上网实名认证、访问控制及日志管理四个方面出实招、抓要害,保证校园内网络信息的环保性和绿色性;党委宣传部作为“手拿话筒”的发言人,认真加强舆情管理和宣传阵地管理,严格把关学术讲座、报告会和其他大型活动等审批程序,层层审批方可实施,使信息空气度纯净度最大化。
(六)加强院、校、市信息共享,及时有效形成合力。学校一方面充分借助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情报优势,加强敏感信息收集、预警性情报信息,做到未雨绸缪;另一方面建立学院信息反馈制度,做到渠道畅通,“内紧外松”。院、校、市三级联动,齐抓共管,及时形成有效合力,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http://max.book118.com/html/2012/0701/2316297.shtm
[2]王玫.对如何抵制非法宗教向校园渗透的几点思考.科技视界[J].2014(3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