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春
摘要: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刚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是人生第一个重要的生长时期。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要用丰富的教育形式触动学生的心灵,做到润物无声、宽严相济、持之以恒。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青春期;教育策略
青春期的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不希望被当作小孩子;而且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对教师、家长的正当干涉产生反抗情绪,甚至故意对着干。为此,教师要用丰富的教育形式触动学生的心灵。笔者现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谈谈如何做“慢”的教育。
一、“爱”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有一个叫小滨的学生,脾气犟,思维能力强,喜欢画画、看课外书,爱面子,喜欢在人前表现自己。小滨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脾气较为暴躁,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只要一犯错,就会责打。小滨对这已习以为常,俨然一个“无法无天”的“小魔王”。
上学期,笔者“有幸”结缘“小魔王”。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他就说:“老师,您说话太小声了,我听不到,要用扩音器。”笔者不急不躁地走到他面前,笑着说:“这位同学很勇敢,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走到教室最后一排,弯下腰问学生:“老师讲课你们听得到吗?”回答是肯定的。学生的眼光齐齐看向小滨,只见他不好意思地假装看书。接着笔者转身面向学生,柔声问:“同学们,听说我们班一直是文明班集体,你们每一位同学都功不可没,是真的吗?”“是真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小滨站起来手舞足蹈,嘴里不停地说“耶”。于是,笔者问:“文明的孩子有问题时要怎样才能发言?”有学生举起了小手,还有学生用不满的眼神看向小滨……笔者偷偷瞟了小滨一眼,只见他微微低下头。这时笔者见好就收,转向数学教学。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拉近了师生距离,达到了教育目的。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上,只要他准备发言,笔者就用亲切的目光注视他,并举起自己的右手,给他提示。一个学期过去了,小滨每次发言时都能先自觉举手。虽然有时提的问题是题外话,但笔者尽量在不影响课堂教学的情况下满足他的要求,首先让他亲其师。
虽然小滨基本能遵守课堂纪律,但在午休时间仍较为“放肆”。一会儿霸占别人的座位,一会儿在教室大声地演说……通过了解,笔者发现他的课外知识丰富,思维能力强,只是表达能力稍欠缺。以前的教师总以他纪律不好、表達不清为由不给他机会表现,久而久之,他常借此方式发泄不满。症结找到了,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一天中午,笔者对他说:“老师想请你帮个忙。”他边走边拍起胸脯,说:“老师,什么事?我可是百事通。”“老师觉得你的声音响亮,干脆利落,不扭扭捏捏。老师很喜欢。”“那为何其他老师和同学总嫌我说话哕唆?”“那是因为你说话太急了,没把自己要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大家都听不明白,现在有个机会可以让你找回面子,想不想?”一听到“面子”二字,他马上激动起来:“真的吗?如果我还是说不好,那怎么办?”“老师会帮你呀!”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笔者,确定笔者不是糊弄他后,开心地说“好”。于是笔者让他把课本的一道思考题的思路说给笔者听,然后引导他把没讲明白的地方讲明白,最后让他在班里做小老师,并把他讲解的过程录下来,课后播放给他听。这让他逐渐找回了自信。由于没有“约法三章”,午休时他仍“涛声依旧”。此后两天的课堂上,笔者故意一次也不提问他,他有点坐不住了。就在那个中午,当他刚好在自言自语时,主任走进了教室(提前说好的),假装狠狠地批评笔者:“你是怎样当老师的,护着你的学生这样没规矩……”笔者装作像个犯错的孩子,不敢出声。主任一走,学生马上对小滨发起猛烈的“攻击”:“就是你,害得老师被批评。”“老师对你那么好……”突然,他跑出教室,直奔三楼,“坏了,他会不会……”大脑一时停止了思考,马上跟着冲上三楼。只见他乖乖站在主任面前,掉着眼泪,不停地向主任检讨。笔者揪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走到他身边,轻轻将他搂在怀里……从此以后,他摘掉了老师、同学眼中“特殊”学生的帽子。笔者经常为他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的特长得以“发光发热”,从而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
二、“爱”需要适度的“惩罚”
爱学生不仅要赞扬、鼓励、赏识,有时也要需要适度的“惩罚”。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单纯传授知识、本领,而在于唤醒学生这个生命本身具有的无限的爱与自由,获得心灵的成长,向着性善,绽放生命的精彩和魅力。人性本来就有善恶两面,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张扬善的一面,抑制和泯灭恶的一面。对善者要表扬、褒奖,对恶者要批评、惩罚,否则就容易导致学生善恶不分、黑白不辨,最终使学生形成不良行为。
乐乐好动但不善言谈。五年级时,他就提前进入青春期,情绪较躁动。尤其是课间时间,常常影响其他同学的课间活动,更让人苦恼的是,他不知为何突然玩起了脱同学裤子的恶作剧。笔者与他讲道理,还与他家长沟通,但效果不佳,第二天乐乐又会故伎重演。怎么办呢?不如来个“爱”的“惩罚”吧。那天中午,笔者刚好值日,趁其他老师还没上班,把他叫到办公室,拉上窗帘,关上门,然后微笑地走到他身边,伸手假装要“脱”他的裤子。还没触碰到他的裤子,他马上条件反射快速紧抓裤子,满脸通红。笔者缓缓说道:“乐乐,你抓裤子干吗?是不是裤子要掉了,老师的椅子给你坐,我给你家长打电话,给你送裤子来。”笔者还没来得及拿手机,他就迫不及待地说:“老师,不是的,我以为你要脱我的裤子。”笔者拉高声音,慢条斯理地说:“怕什么,这里门关了,窗帘也拉上了,没人能看见。”这时,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开始做自我检讨。
接着笔者给他讲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并和他一起观看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视频,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明白事理、明辨是非。事后还和他一一向那些曾被他脱过裤子的同学道歉。这样的“惩罚”态度温和诚恳,方式“严”而不过,以理解学生为出发点,既不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也给了学生改正的机会,拉近了师生距离,使教育变得和谐。
三、“爱”需要坚持
教师经常会遇到不做作业、不参与轮值、经常迟到、在非班主任教师的课堂上违反纪律并且屡教不改的学生。其实这样的学生情商很高,最了解教师的心理。他们知道教师只是假装发发火,讲讲道理;或让自己学习《在学一日规》《小学生守则》、重做一天值日,最后说一句“下次别这样了”,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这样的学生最怕遇到“较真”的教师。班主任不妨把这样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把小事做到极致,这些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就会“投降”了。
小成是阳光、礼貌、健谈的学生。刚开始笔者认为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没想到开学三天,天天迟到。第一天,笔者没有批评他,而是简单询问迟到的原因,然后告诉他要按时上学。第二天还是没有批评他,而是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笔者了解到,小成的父母在外面做生意,爷爷奶奶只有他一个男孙,所以爷爷奶奶非常溺爱他,晚上经常任由他看电视或玩游戏到十一二点。他们说小孩子睡眠不足影响身体健康,多睡一个小时也没关系,他们认为孙子很聪明,早读落下的课文,可以晚上补。于是,笔者与两位老人进行了一次长谈。首先,笔者说9-10点是孩子最佳睡眠时间,熬夜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危害;其次,列举几个少年儿童由于长时间玩游戏而猝死的案例;最后说,“无规矩,不方圆。”如果甲迟到5分钟,乙迟到十分钟,老师如何上课?两位老人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一再保证,以后一定让小成按时上学。
此后的两天,小成果真没迟到,但第三天又打回“原形”。这次笔者“三管齐下”:上班前打电话到小成家里提醒小成奶奶叫小成起床;同时请小成的同桌小贤(与小成是邻居)帮忙,让他上学时到小成家叫小成起床;然后笔者提前10分钟上班,到了学校门口拐到小成家等小成一起上学。一天、两天、三天,小成及其爷爷奶奶没想到笔者对待这件“小事”会如此较真,他们深受触动。第四天,小成很早就站在辦公室门口,自愿与笔者签订协议,如果再无故迟到,班里冲厕所的任务就由他来完成。(他有点“洁癖”,每次安排他冲厕所都跟别人换扫地)教育不能姑息迁就,不能放任自流,而要“严”与“宽”相结合。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学问。教育需要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在身为人师的二十五个春秋,笔者学习着、努力着、奉献着、收获着,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努力让自己配得上“教师”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