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逻辑性思维培养

2020-07-29 18:03赵筱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语篇教学语篇

赵筱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语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关键词:语篇; 语篇教学; 逻辑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64-001

一、逻辑性思维在语篇中的表现

(一)思维模式呈直线型

英语文化思维呈直线型,产出语篇时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表达中会通过语句之间顺序来展现逻辑关系。这与汉语文化的螺旋型思维方式不同。贾玉新高度概括了两种语言的特点:“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备,并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意合;而汉语则不注重形式,句法结构不必完备,动词的结构没有英语中那么突出,重意合轻分析。”

以译林版(三起)-六年级上《Unit2 What a day》故事板块中的部分语篇为例:

①It was sunny in the morning. Su Hai,Mike  Liu Tao and I went to the park by bike.

②Then, the weather became windy and cloudy.We flew kites high in the sky.

③In the afternoon, there were black clouds in the sky. It rained.

三段语篇材料以时间为线索串联,先描述天气,再阐述事件。尽管天气和事件之间没有用关系词,但素材排序体现了因果逻辑。比如②中,天气多云有风,所以风筝放得很高。

(二)语法结构体现逻辑关系

英语语句以主谓结构为主,其他成分为辅助。有的句子看似复杂,却主次分明。小学阶段大多通过状语和连接词组合构成长句。在6A Unit3 Holiday fun教学中,很多学生表示复述长句“The students came back to school after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时有困难,实际上他们是被“纸老虎”难倒了。学生缺乏寻找主要信息,去除次要信息的思维。另外,动词的词形变换和普遍具有的标志词可以表现出语法关系。以5B《Unit1 Cinderella》和6A《Unit1T he king’s new clothes》故事板块为例。

两者都取材于童话故事。试比较两个片段:

A fairy comes.

Fairy: Why are you so sad,dear?

Cinderella: Because I can’t go to the party.

—《Unit1 Cinderella》

The two man showed the king his new clothes. “My king,please try on these magic clothes. 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m. 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

—《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

通過对动词的分析,两个片段分别使用了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同样是童话故事的两篇课文,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时态呈现呢?前者是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呈现内容;后者是记叙文,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如果学生厘清了这层逻辑关系,在写作时就会减少时态误用导致的错误。

(三)逻辑连接词出现频繁

英语借助关系词实现句子的外在逻辑特征;逻辑衔接词使语篇连贯。《译林-三起》中,对连接词的体现随着年级逐渐显现。连接词在语篇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Unit2 What a day》卡通板块中,Bobby说:The kite flew high, but it flew too high and we couldn’t hold onto it. It flew away.

语篇借助连接词,使长句变得连贯可读,逻辑清晰。虽然在小学阶段语篇中的连接词出现的种类比较少,但是出现的频率也是较高的。尽管很少作为重难点,教师也不能忽视强调它们的作用。

二、逻辑性思维在教学中的训练

(一)巧用思维导图

直线式思维是可以培养的,思维导图不啻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在语篇教学时,教师可以呈现思维导图,再根据中心主题和文章主干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分部分,分层次地阅读。以6A《Unit7 Protect the Earth》故事板块为例,虽然语篇的层次和结构都比较清晰。但是篇幅较长,词汇量较大。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并配合图片简要介绍。然后针对Save water提出问题:Is water useful? How can we use water? Is there much water? What should we do? 等问题。学生自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其他三段可采用相似的方式,只是提问的人由老师变成学生。

(二)快速定位关键

英语语句采用“形合法”,有固定框架,语意重心一般靠前。教师应该在语篇教学中训练学生找出句子中主要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去除次要信息,把看似复杂的长句子简化成信息完备的简单句。

(三)重视逻辑连接词

教师在平时的语篇教学中要对英语语篇的连接特点及连接方式多做讲解,分析材料中设计的逻辑手段以及连接特点。启发学生寻找课文的逻辑连接词,并体会其在文中的功能。教师可以把文中的连接词去掉,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其功能的理解。

三、逻辑性思维对语篇输出的启示

语篇阅读是语言输入的过程,语言的输入是输出的必要储备。英语写作对刚接触不久的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大多数学生写作的瓶颈在于结构不清晰、语言不连贯、主题不明确。这与没有很好地认识英语的逻辑性思维有关。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语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经常阅读英语母语者的文章,了解汉语的写作习惯会给英语写作形成干扰,并及时提醒同学。要学生做到输出地道并准确的英语语篇,离不开教师平时的积累和持久的引导。

四、结语

纵观当前英语语篇教学,传统的死记硬背已渐渐的淡出教学的主流。随着新课标,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种全新的、更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必将取代传统的方式成为主流。而重视逻辑思维的语篇教学方式,将逐渐被实践证明是更有效的手段,全面推进到小学的英语语篇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升.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朱玉梅,张永玲.基于宏观结构理论的英语语篇解构与生成的思维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猜你喜欢
语篇教学语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高中英语语篇阅读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中考英语语篇及作文专项训练(四)
“开放性”问题设计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策略指导的语篇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