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豪杰
摘 要:从小学阶段培养其德育,有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校应摆脱以往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重点论述,具体如下。
關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小学时期是树立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年龄段的孩子接触社会较少,其实内心思想还未发育完全。此时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树立其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健康向上的品格。学校应将德育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教学重点,小学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标准,树立其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加强小学生的责任心,丰富其综合素养。在日常教学中,将德育思想充分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吸取知识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想教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进而对其进行核心素质培养。
一、 核心素养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展开策略
(一)在校园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关键地点,学校可开设多种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活动,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多样化的小媛活动中,学生们也能积极参与其中,进而有效达到培养其德育教育的目的。丰富的校园生活,能够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其自身能力得到更好的展现,进而在兴趣中培养其德育思想。对此,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多多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活动,例如展开以道德品质为主题的小学生歌曲比赛、诗歌朗诵、好少年评选等活动,并设置富有吸引力的奖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打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学生们进行自我展现的同时,能够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情绪得到抒发,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乐观。其他方面,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其能够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绪,进而对自我进行管束。学生在小学时期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时期,此时,其逐渐开始对自我进行认知和评价。学校在举办校园活动时,需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合理的校园活动,活动内容应具有多样性,使学生能够参与到适合自己的活动,进而使其所擅长之处得到培养与展现,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校园活动中,达到培养其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利用课堂主阵地开展德育教育
课堂是小学生吸取文学知识的主阵地,进行素质教育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质为教学目标,合理利用课堂阵地,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解古诗文时,老师可先讲述与之相关的诗词文化,开拓学生的眼界,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诗词文化的内涵。此外很多古代经典都饱含了先人优秀的人生哲理与道德思想,比如《游子吟》,就体现了母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悯农》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了解食物来之不易。再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可以用来开展德育教育,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可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另外,教师进行教学时,应时刻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体现学生的主导性,教学中与学生相互尊重。当学生犯错误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以友好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对其进行细心教导,多换位思考。进行知识讲解时,注中奖知识内容结合到生活实际中,使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能树立其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构建家校结合模式,提高核心素养,加强德育教育
教育模式是高效率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其素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应将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家校联合模式,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养育者,同时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对孩子具有一定影响力。所以学校应与学生家长进行密切沟通,使得家校联合工作顺利实施。家长们受老式教育的影响,教育思想还较为传统,大多家长都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其道德品质培养。久而久之,家长的教育思想使得孩子逐渐缺失道德意识,使其形成定性思维,不注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将心思放在学习成绩当中,这样的学习观念不利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老师也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关系,及时了解小学生的生活情况,进而更好地展开德育教育工作。经过家长与老师的相互配合,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完善其道德人格。
(四)提升教师个人修养“树立良好模范”加强德育教育
教师的个人修养会对小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老师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传送者。为此,再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教师应时刻进行自我提高,不仅在教学工作方面,个人修养方面,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首先对自我进行道德规范,树立自身的德育观,进而再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孩子们的心理距离,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道德素质教育,树立自我的道德观念。
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学校以及家长必须对此引起重视。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工作者应在小学阶段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家长应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安琪,黄芳,董文.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古典诗文编制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8-11.
[2]杨敏.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