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雪梅
摘 要:城郊小学的学生就是相对特殊的一类群体,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应当采用特殊的教育教学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动力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学习力的统称,研究城郊小学的学生的学习动力,需要关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作为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城郊小学的学生本身具有学习动力,但是学习动力需要有效的激活。其二,城郊小学学生有其特有的学习特点,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需要结合这些学习特点而进行。其三,面向城郊小学学生实施数学教学,必须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城郊小学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动力的策略包括: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参与动机,以提升学习动力的策略;通过数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动机,以提升学习动力的策略;通过问题解决,激发学生成就动机,以提升学习动力的策略。
关键词:城郊小学生;数学学习;动力提升
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通常情况下,教师强调因材施教的时候,往往都是关心学生个体,看看学生个体有哪些具体的特征,这个思路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考虑到我国教育的具体、实际情况,关注一类学生群体,也应当是因材施教的应有之义。其中,城郊小学的学生就是相对特殊的一类群体,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应当采用特殊的教育教学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谈谈笔者对此话题的浅显思考。
所谓城郊小学,就是既临近市区但是又脱离市区,临近农村但是又不完全属于农村的小学学校。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郊小学的学生来源往往复杂多样,大部分由附近村庄学生及外来务工子女组成,这部分孩子在心态上不那么重视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而在学习习惯上,也表现出一些异于城市或者农村学校学生的地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时候,需要予以特别注意。
一、城郊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亟需关注
学习动力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学习力的统称,而教师都知道,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力则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欲望,由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创造力等要素组成。一般认为,小学数学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力,提升学生的探究力。将学习动机与学习力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我们常说的学习动力的一般理解,即学习动力是指参与数学学习的动机、意志、兴趣、自信心、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要素。具体到小学数学学科中,具体到城郊小学学生这个群体,研究他们的学习动力,需要关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作为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城郊小学的学生本身具有学习动力,但是学习动力需要有效的激活。
城郊小学的学生之所以比较特殊,主要是由于城乡接合部的原因,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离教师的期待有一定的距离,而他们的学习动力也因此而被蒙蔽,因此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首要任务在于激活。要让数学课堂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同时激活他们的数学探究以及学习结果的成就感,这是提升他们学习动力的前提。
其二,城郊小学学生有其特有的学习特点,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需要结合这些学习特点而进行。
笔者仔细观察研究过城郊小学学生的特点,发现这些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么跳脱不羁,要么沉默不语;而将研究的目光延伸到课后,或者校外,笔者发现这些学生在生活中兴趣广泛,待人接物也表现出异样的活力,这与他们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大为不同。这些学生是有学习动力的,他们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本质上是因为数学课堂与他们的习惯,以及期待并不完全一致。
其三,面向城郊小学学生实施数学教学,必须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既然是在数学课堂上去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那么教师就应当研究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数学情境设计、数学探究、数学实验等,吸引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这样对学习动力的提升就有润物无声之效。
二、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动力提升策略
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基于上述三点思考,总结出几条能够有效提升城郊小学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动力的策略,具体如下:
策略一: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参与动机,以提升学习动力的策略。
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情境的“功效”是多元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就是其中之一。考虑到城郊小学的学生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在创设情境选择素材的时候,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素材,这样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参与动机。
例如,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先跟学生交流,看看他們生活中知道哪些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相关的经验,简单如平直公路上汽车的移动、水里轮船的移动,复杂如他们观察到的工地上的塔吊吊着重物的移动等。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的时候,就可以以这些题材的图片来创设情境。如果图片提前布置学生自己去寻找,那么情境创设的效果就会更好,同时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自己带着一定数学学习的目的而寻找得到的图片,总是更加愿意去进行思维加工的。
策略二:通过数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动机,以提升学习动力的策略。
如果说学习动机还只是面向学生的情感需要的话,那么考虑到城郊小学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这一特点,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体验,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与探究动机,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助力。
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教学中,为了探究平移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准备好的方格纸上,用他们喜欢的或手边的物体(最好是平面物体)去平移,进而再让学生去关注这个物体上的一些特别的“点”,那以这些点的平移为研究对象,就容易发现平移的特点;在探究轴对称的特点时,更是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做出轴对称的图形……这种丰富的学生参与的数学体验,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学生积累经验,可以帮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那么他们在加工理解轴对称的知识的时候,就有据可依,也就更加容易促进理解,理解了自然也就会运用,所以对于后面的问题解决也就更有帮助了。
策略三:通过问题解决,激发学生成就动机,以提升学习动力的策略。
问题解决是学生学完数学知识以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城郊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之所以不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无法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而问题解决是最容易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环节,教师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一般来说,通过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需要拉长问题的产生、研究以及解决的过程,要推敲问题,研究问题,从最适合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计问题,从而守住问题导学的生命线,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不竭的原动力。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教学中,最直接的运用就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平移、旋转,或者画轴对称图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一个相对较为简单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交流是怎样画出图形的——这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去描述所学知识的过程,而且是结合问题解决去描述,其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效的学习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解决则可以设计成:一个长方形在方格纸上旋转多少度之后,就是一个与原图形成轴对称关系的图形?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是这个对于学生而言往往不是难事,城郊小学的学生在课外的生活中,有解决综合问题的习惯与能力,能够支撑这个问题来解决。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三步努力,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可以得到有效提升的。
三、城郊学生学习特点是学习动力提升之基
在实践之后再思考提升成交学生数学学习动力的这个话题,笔者以为本质上还是要抓住这些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这里所做的学习特点是指广义的学习特点,也就是说这个学习特点不只是相对于数学学科而言的,也是相对于其他学科,尤其是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特点而言的。在上面的案例分析中,笔者已经注意到了城郊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学习的一切新事物,而这种能力是可以遷移到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一旦形成了有效的迁移,就是数学学习动力提升的重要基础。
通过这样的研究也就发现,成交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既要从学生主体这个角度去认识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即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其中,学习动机是学习力的核心部分,是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同时又要从外界环境对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影响角度去思考,这样将内外两个因素结合起来,那无论城郊小学的学生有什么样的特殊之处,学习动力的提升总能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