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松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绝佳途径,能有效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将“劳”与德、智、体、美并列,意在引导人民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基于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涵与要求,七都中学在学校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学有优教”理念,进行了劳动教育创意实践,致力于打造具有乡村特点、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创意课程体系。
关键词:学有优教;农村初中;劳动教育;创意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045-2
位于太湖南岸的七都镇,水稻、小麦、油菜、雪里红种植,蚕桑养殖等传统农业风正帆悬;太湖蟹、太湖三白等太湖水产声名远播;以亨通集团为龙头的通讯电缆行业蜚声全国;七都镇人民秉承“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这为为学校劳动教育创意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校外资源。
七都中学依托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社团活动课、班会课等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活动,课时有保障。注重劳动与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相整合,综合实践项目、实践创意发明已成学校特色。学校开垦校内空地,建設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现已形成果园区、蔬菜区、花卉区三大实践区域,是师生开展农场种植实践的主要场所。
一、劳动教育创意实践目标
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劳动价值观,学校遵循“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等理念让师生在劳动教育的各个层面体验、探究劳动的价值,并使之内化为价值观,达到追寻幸福人生,实现终身发展的总目标。
打造劳动育人的现实环境,构建教学及实践模式,形成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做到有课程、有师资,有资源,有文化,有特色;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化能力,提高教师劳动技能,增强教师自我发展能力;能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情感,促进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二、劳动教育创意实践思路
遵循“整体规划、综合实施、重点建设”原则,着手从以下几个角度探索课程建设的思路:
1.强化劳动技能,落实相关学科渗透
紧密联系德育、智育、美育,围绕增加初中生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劳动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如在德育、人文类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价值观培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内涵得到扩展,在科学、综合实践、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操作和劳动技能、实验技能的培养;探索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的跨学科学习活动。
2.拓展劳动范围,注重劳动资源整合
学校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组织好劳动教育活动,指导家庭发挥好基础作用,将国家级课程、地方性课程、校本化课程融合统整,互动共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拓宽劳动教育创意实践场。
3.立足劳动实践,遵循劳动教育规律
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体力负担要适合学生的力量,而且要求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正确地交替进行,以及变换劳动活动的种类,注重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4.确保全员劳动,鼓励个性全面发展
保障国家级课程的普适性,校本化课的自主性,既做到全员教育和全员参与,又确保每一位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学会使用更多的劳动工具,掌握更多符合自己实际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创意实践内容
(一)建构多元劳动课程板块
为建构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我校从课程实施的不同载体上,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性课程,学科渗透课程,德育融合课程,探索实践类课程建四个板块。
1.基础性课程
严格遵守国家课程规定,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由专任教师进班讲授劳动技术基本理论与简单技艺操作,如剪刀、镊子、刻刀、钳子等工具的使用要点,以及剪纸、中国结制作过程等。我校金属浮雕画制作、金属丝创意制作、电子百拼、航海模制作等劳技课程趋于成熟,深受学生喜爱。
2.学科渗透课程
历史学科渗透人类劳动发展史教学;政治学科渗透劳动价值观教育;体育与生物学科渗透劳动时身体机能相关知识教学;物理与化学学科,渗透劳动与机械,劳动与科技教学;语文学科渗透劳动文化教学。由各学科备课组在每月月初备课组会议上商讨并制定劳动教育渗透教学内容,有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3.德育融合课程
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月”活动,把每年的5月、9月定位为劳动教育主题月,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开展各类劳动教育体验、展示和评比活动。利用晨会课,定期聘请社会各界的劳模进校园,开展现身演讲活动;利用班会课,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
4.探索实践类课程
将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团课进行有效整合,重点打造校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启“做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以运用与创新为主,如“生活小妙招”、“劳动工具的使用、制作与改良”、“生活废弃物的再利用研究”等;社团课有“糕点烹饪”、“农耕园劳作”等。
(二)打造校本化劳动实践项目
校本化实践项目以实践体验为主,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为关
键,以涵养劳动精神为核心,
1.家务劳动:勤参与,促养成
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微信公众号、家访等途径宣传发动劳动意义,引起家长对孩子劳动教育的重视,引导家长自觉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鼓励孩子自觉参与家务劳动,开展“做一次饭、刷一次碗、洗一次衣服、叠一次被子、扫一次地”的“五个一”家务劳动实践。
学校根据需要编写学生家务劳动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开展常规化家务劳动,全面客观记录学校家务劳动的主要过程和结果,建立公示和审核机制,把劳动指导手册的使用情况、家务劳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学生素质发展评价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2.志愿服务:展服务,乐奉献
学校秉持“志立愿行,善作善成”的志愿服务理念,依托“太湖风”志愿者服务队和唐仲英爱心小分队两大志愿服务團队,开展食堂服务、图书馆服务、理化生实验室服务、校园文明监督岗、校园清洁志愿活动等校内常规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志愿服务中,体验劳动奉献的乐趣和价值。
学校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积极与街道社区的义工社和其他单位的志愿服务队开展合作,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利用所学劳动技能,开展理发、简单的家具家电维修、花卉果蔬派送等活动。
3.农耕之乐:学农活,强体魄
结合本地农事节点,定点联系农家,跟着农民学习基本的农事劳作,包括工具的使用、种植和养护要点,收获管理等。与三味果园建立合作学习关系,学习小番茄、火龙果等种植技术,以及果树受粉养护技术等。利用节假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展每学期至少1次的农家体验活动。
开发校内农耕园。依托农耕社平台,全体社员每周参与农耕园劳作1次,并安排值日工作,每天安排两名社员进行常规性管理与维护工作,如浇水、除草、修剪、除虫等,并填写值日日志,社员定期撰写活动收获与感想。果蔬收获际,组织开展农产品义卖活动。期末参加校社团建设评选活动。
4.职业体验:尝百态,体民生
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参与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职业体验1天,经历一次失败,尝试一次创新,体验一次成功,解决一个问题,积累一些经验,掌握一种方法,体会成年人的不易。
与周边多家企业建立实践联系,商定企业开放日,组织学生进企业车间,学习电缆生产技术,通过亲手操作,体验工人生产过程和科学技术,感受人类的勤劳和智慧。
总之,我校遵循“整体规划、综合实施、重点建设”原则,在建构多元劳动课程板块,打造校本化劳动实践项目两方面进行了劳动教育创意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邵春瑾.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J].科学导刊,2017.
[2]卓晴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变迁与展望[M].基础教育课程,2019.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