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培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对新时期各个领域出现的危机,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预警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变危机的战略主动战,才能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校教育;网络教育;未来教育;软件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005-2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摆在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就防范化解七大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其中社会领域中教育行业又首当其冲,发人思考。
教育行业在大众的眼中是较为稳定的行业,外围因素相对平稳。进行时间和节奏(双假周休)、完成对象(家长、教师、学生)、完成目标(各年龄段既定的学习任务、成长目标)等这些因素基本没有大概率调整。期望稳定生活的择业选择中也有很多人偏向教师这一领域。然而一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需要面对面才能进行的行业按下了“暂停键”,大家宅家战“疫”,停工停产;但是可以跨越空间领域限制的教育依旧保持着“播放”状态,甚至“快进”状态,所有教师、学生居家线上教研、学习、互动。这对学生,老师,家长,后台技术领域的支持都是一场大规模的革新和挑战。这场危机下,教育者打破时空的界限,建立书本、课堂、社会的联系。
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事件”,也有许多可以预见的“灰犀牛事件”。在每一次黑天鹅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灰犀牛危机”。学校教育中硬件建设是较为容易做好的部分,而对学生产生更大影響的是软件建设,如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师的师德影响等。米歇尔·渥克在《灰犀牛》一书中给出了灰犀牛风险(危机)的应对策略,具体到教育领域的应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一、教育的“认知”应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一次疫情,课堂教育可以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担心课时进度赶不上,担心毕不了业,担心在线课堂效果……,而各方针对疫情对教育的影响的判断,常常跟不上忽上忽下的数字变化的速度。被迫延长假期,学校、教师、家长都在焦虑。教育部虽然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但对到底如何开展在线教育缺少经验和指导性预案,发出的通知一再修改,大部分学校响应号召开启了在线教学,有些学校则毫无准备,无法准备和实施,束手无策,只能按兵不动,静待开学。
开展了在线教学的学校遇到诸多问题、状况百出。在线课堂模式变来变去;直播课堂网络、软件常常更换;一窝蜂网络直播导致网络崩溃、平台瘫痪、故障频发、各方吐槽;大龄老师技术上手较慢,耗时较长,硬生生把一个个老师“逼”成一个“免费不可打赏的主播”。一个学期的时间可能已经接近过半,剩下的时间如何保障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人们对信息时代特征、互联网教育规律认知不足,教育转型不到位,教育变革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速度,对教师的成长领域培养不全面,教育也遇到了“认知门槛”。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教育应该是千变万化的,教育的施教者的理念和方法在发生变化,教育的受教者在发生变化,教育的外部环境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对于教育的认知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二、利用已经发生的危机,真正做到从危机应对中吸取教训
在疫情期间,学生和家长认为,这样通过网络工具的授课和辅导效果其实很有限,学生返校后少不得要“炒冷饭”,把网络课程的内容再复习,再重上,那么网络课程究竟又有何意义呢?还生生框住了学生的时间。这就是老师和学校面临的挑战了,通过本次疫情期间的各种应对方式,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可行性方法。
1.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多元化,不至于应对危机时“临时抱佛脚”
正如前文所说,教育领域在大众眼里是相对稳定的,没有太大改变,所以不少人认为教育领域没有什么突发性的危机,没有看到教育风险的存在。但是作为一线教师,是能够最直观感受教育最前沿变化的主体之一。教育领域产生的影响有时不能立竿见影,所以主动应对风险的意识和手段都应该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渗透积累。
从管理层面来说,针对教育过程中的可识别性和可预测的危机,例如区域与区域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而导致地区之间教育质量严重不均衡,长此以往会导致教育效果面临两极分化的风险,比如“择校热”“择班热”“择师热”,如果教育行政能识别这种教育风险,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教育风险就会逐渐化解。再者各地都有明显的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之间的矛盾,但是随着国家对于基础教育建设的大力支持,公办教育的优越性正在逐步提升,两者之间的冲突也日渐可控,矛盾激化的危机也相对减少。
从教师个人层面来说,首先,在教学中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应用软件等必备技能,并在课堂中常态化使用,适当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辅导;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这是从自身出发对应对教育各种危机最稳妥的方法。其次,大部分时间内我们所接收到的教育是相对统一化、标准化、集中化的。例如统一招生,在每一个时段集中学习统一进度的标准内容,当不能进行统一授课时,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教师需要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学习方式以及授课方式,选择空间更加多且方便操作。
2.学校教育应从教学生读“书”为主转变为“读书为主,读“网”为辅”,传授硬知识与师生共同建构软知识相结合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大量书本中的硬知识将被智能机器人掌握,凡事能用程序化的技术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人工智能都能完成,而我们普遍认为的教育需要“面对面”的局面也早已被打破。由于书本知识的局限性以及呈现形式的单一性,并且随着技术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书本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音频、视频、流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来获取所需资源。多媒体的信息和资源内容多样,形式新颖,更新迅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易于大众理解。但相对于书本的严谨、系统来说,网络内容比较碎片化,提供者也相对自由且是可共享,很多信息和知识没有经过检验、加工、整理,没有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对于缺乏选择能力、辨别能力、加工能力、整理能力的使用者来说,有很大的挑战,容易导致形成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知。这恰恰给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需求。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硬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辨别正确的信息来源,将书本上的“硬知识”和网络上的“软知识”相结合,建构正确的使用观。今天如何读“网”,与如何读“书”同样重要。
三、善于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风险,并能较好的应对风险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事情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育风险其实是大量存在,不易凸显,因此人们的认知容易模糊、使人们视风险为常态,或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或简单罗列、敷衍了事,这也正是教育领域“灰犀牛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风险防范首先是要排查出所有可能的教育风险源,尤其是将那些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教育风险排查出来,形成完整的教育风险点清单,真正做到“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而不是简单、主观地罗列风险,给风险留下“遗忘的角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才能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娟.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思考:如何识别、防范、治理教育风险?.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05).
[2]万鹏.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01).
(作者单位: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开明中学,江苏 淮安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