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引入高中体能模块教学设计的探究

2020-03-18 09:32王若穷
体育教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王若穷

摘  要: 本文将“体适能”的理论知识、课程实施结构与特点、测试与评价中的相关内容引入到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设计中,结合《课标》从教学目标、内容与课时、策略与评价以及体能测试方法等方面探究体能模块教学设计。

关键词: 体适能;体能模块;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2-00-03

体能作为独立的模块被纳入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必修必学内容之中,相较于健康教育模块和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体能模块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在模块设计、教学内容、量化评价等方面没有以往的经验,尚在探索与实践阶段。因此,如何依据《课标》设计科学、系统的体能模块,是当下高中开展体能模块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将“体适能”的理论知识、课程实施、测试与评价等方面与《课标》的相关理念结合,探讨将“体适能”引入高中体能模块进行教学设计。

一、“体适能”引入的探讨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是指机体在不过度疲劳状态下,能以旺盛的精力愉快地从事日常工作和休闲活动,能从容地应对不可预测的紧急情况的能力。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心肺耐力、肌力与肌耐力、身体成分、柔韧性、神经肌肉松弛)和技能体适能(灵敏、平衡、速度、爆发力、协调性、反应时)。从体适能概念的内涵属性上看,是身体或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从概念的外延属性上看,包含人體的形态、机能、运动素质等。这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标解读》中对“体能”理解与表述基本一致。体适能理论中基础运动科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人体运动系统、供能系统等)、体适能课程实施结构、体适能评价手段等能够为体能模块教学与设计提供相对全面的知识素材和理论支撑。

二、引入“体适能”的模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体能模块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结合高一年级学情的具体情况,明确体能模块的教学目标:1.知道体能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增强体能的基本原理。2.掌握并运用改善身体成分、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掌握并运用测试与评价体能水平的科学方法。3.掌握制订体能锻炼计划的程序与方法;能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体能锻炼计划,运用科学方法评价体能锻炼效果,并及时改进体能锻炼计划。4.体能学练中表现出兴趣和热情,具有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挑战自我的体育品格。

(二)教学内容与策略

依据《课标》中体能模块的“内容要求”,引入体适能课程实施结构:1.基础理论知识→2.训练方法的学练→3.测量与评价→4.测试并建立个人档案→5.制订锻炼计划→6.再测试并记录到档案→7.调整并补充新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模块的整体框架设计、教学内容次序与课时的安排;引入体适能理论的知识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共四个单元18课时,如表1所示。

(三)体能的测试

运用《标准》与体适能测试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测量评价。以我国《标准》为评价基础,引入美国最广泛使用的基于现场的五种青少年体适能测试项目的部分内容,形成体能模块中体能水平评价的项目,如表2中“体能测试”所示:在身体成分、机能测试项目里引入皮褶厚度测试;在肌力、肌耐力测试项目中引入屈臂悬垂测试,男、女生都测1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加入屈臂悬垂测试,男生测引体向上或屈臂悬垂;灵敏性、耐力、腿部力量测试引入折返跑测试;心肺耐力和柔韧性测试按《标准》执行。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制订锻炼计划(占40%)和体能水平测试成绩(占60%)两个部分。制订锻炼计划为两份:本人的体能锻炼计划制订(占50%)、为他人制订的体能锻炼计划(占50%),锻炼计划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包括:1.制订计划前的评估分析,2.锻炼目标,3.运动的内容,4.运动强度,5.运动时间,6.运动频率,7.运动进度。锻炼计划制订的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占60%)结合学生互评(占40%)的方式。体能水平测试成绩评价是建立在个人档案的基础上的,采用《课标》附录2中评价案例14的“综合成绩”评价的方式,综合成绩=期末的绝对成绩分数+进步幅度分数,其中进步幅度分数=×100(目标成绩=班级平均成绩+3倍标准差,或是全班最好成绩)。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