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育视角的幼儿园生活体验馆的创建策略

2020-03-03 22:46窦祖红马红梅
教育观察 2020年12期
关键词:食育创设食物

窦祖红,马红梅

(1.滁州市第二幼儿园,安徽滁州,239000;2.滁州市南谯区教育体育局,安徽滁州,239001)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不断出现,行动上少食、偏食、边吃边玩,思想上不知珍惜粮食、不知感恩等状况比比皆是。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影响他们一生,不仅会导致营养失衡,甚至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基于陶行知思想的核心——“生活即教育”理念,滁州市第二幼儿园“一园四部”在进行饮食教育的过程中陆续创建生活体验馆,创设真实的体验场景,使用真实的器皿食材,并选择和设计相匹配的课程。幼儿在专业的生活体验馆中不仅初步学习了如何制作食物,而且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更通过体验与分享活动学会珍惜、知道感恩。

一、幼儿园食育生活体验馆创建的问题

食育即饮食教育,是指幼儿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习与食物和饮食相关的知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1]幼儿园教育面对的是3~6周岁的幼儿,在进行饮食教育时,单纯的理论说教枯燥乏味效果一般,只有通过真实有趣的体验操作,在实践中渗透食育理念,才能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卫生习惯、学习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创建幼儿生活体验馆是开展饮食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科学合理、理念先进的生活体验馆可以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空间。然而,现阶段生活体验馆创建过程中在建筑细节、环境创设、课程建设上还存在着不足和困难。

(一)建筑细节设计不够合理

生活体验官的建筑设计是功能室使用的重要前提,但许多体验馆的细节设计仍需探讨:有的体验馆因选址不当造成安全隐患;有的因考虑不周导致无水源或离水源较远,清洗池高度没有全面考虑不同年龄的幼儿特点,妨碍教学活动的展开;有的储物空间较小、过窄或过高;有的地面材料选择不适合生活体验馆的使用等。这些细节设计存在的问题给教学的有效实施带来了阻碍。

(二)环境分层创设僵化固化

幼儿所在的活动室分为小中大班。教师会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身心发展需求进行环境的创设,并且活动室主题墙、功能区域等环境创设每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然而功能室的情况却不同,因经济与空间的限制,幼儿园创建一个生活体验馆已实属难得。小中大班的幼儿根据全园的时间安排表轮流来到功能室进行活动,共享一个空间。作为公用空间,生活体验馆所面临的是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初期设计中,美化、艺术化是设计者经常考虑的问题,但是设计者往往忽视了各年龄段的分层。生活体验馆的环境一经创设,一年甚至几年不会变动。这种固定的、不分年龄层次的环境,难以长期引起幼儿对活动室的兴趣。

(三)课程内容设置片面、贫乏

生活体验馆使用初期,在设计生活体验馆课程时,教师比较注重从幼儿“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制作过程相对简单的西式甜点是主打课程。水果沙拉、蔬菜沙拉、三明治、披萨、小饼干等幼儿喜闻乐见又易于操作的食物占了主流,忽视了传统美食和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播发扬。

二、幼儿园“食育”生活体验馆创建的策略

针对幼儿园生活体验馆的现况和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具体策略如下。

(一)建筑设计细节化

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运动能力,生活体验馆应放置于一楼。但是,对于江淮地区来说,梅雨天气时一楼多蚊虫,地面桌面潮湿不易晾干,没有及时晾干的器皿容易起霉点,造成卫生隐患。针对这些情况,生活体验馆可调整到二、三楼层。由于食育活动操作中会使用水,活动室设置应在偏向朝南、向阳且通风的房间。一些生活体验馆设计在开放的走廊和人流量较大的大厅等公共区域,难以达到消毒及饮食制作的卫生条件,是不可取的。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提出:“建筑师进行幼儿园建筑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场地要平整、干燥、排水通畅。”[2]生活体验馆根据实际的需求可以划分为清洗区、操作区、烹饪区和收纳区。其中,清洗区用于清洗食材、餐具和锅具,操作区用于幼儿的食材加工,烹饪区用于食品的制作,收纳柜则用于收纳各种器皿。有条件的场所还可以开设食物展示与品尝的区域。

在清洗池的设计中,第二分园只设计了两个清洗池,导致幼儿洗手时会产生拥挤和消极等待时间的现象。后期使用中在生活体验馆入口处增设两个水池,并进行高低区分,减少了拥堵现象的发生并考虑了幼儿的身高差异,起到了很好的疏散作用。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在总园设计中采用面积较小的清洗池,片面认为这可以方便幼儿使用,但是幼儿往往在清洗过程中不能精准把握水流量,水溅出较多,造成地面湿滑。因此,总园在后期调整中选择了长方形的清洗池,水龙头尽量低、能旋转,且可以左右变换方向,水流出口离清洗池近一些,以减少水花溅出。另外,活动要减少用台上盆,防止放器皿食物不便或使水溅出池外。

生活体验馆对地面的设计要求也比较高。由于在清洗、操作的过程中都需用水,因此对功能室地面防滑、防霉、耐磨、易清洁的要求也较高。在选择地面材料时,幼儿园要舍弃常用的复合地板、实木地板、橡胶地板,推荐使用防滑有纹路的地砖,仿效家庭厨房和卫生间的装修地面,使用最耐滑且易干燥的地面材质。

功能室幼儿操作台是使用率最高的区域。总园功能室面积较大,仿效大型餐饮店操作台,采用整体桌面设计。考虑艺术和美观的需求,椅子采用长凳的设计。生活体验馆各项操作品类繁多,揉面团时只需要面粉与水,可以在大的操作台上,而切食物时为了不互相干扰,尽量能够和其他幼儿有一定的距离,包饺馅时为了方便取材,又需要小组共享食材等。大操作台限制了课程的变换,需要机动地将桌椅散开、聚合,进行随机的调整。这就要求桌椅调整为易于搬动,并能随时组合的设计,且不宜太重,易于移动。

物品存储空间的设计也是生活体验馆经常疏忽的问题。因课程的需求,每次进入体验馆的幼儿数量为15人左右,由于材料器皿较多,对储物柜的空间要求也较大。而操作中器皿体积规格不一,这就需要储物柜参考冰箱的设计,调整为可移动隔板,以便放置大小不同的物件。小的储物柜采用小推车式,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将小车推到合适的场地,方便操作时食材和工具的随用随取。尽量少设计高处储物柜,减少幼儿的空间压迫感,利于幼儿自己取放。在储物柜的材质选择中,建议选择不锈钢材质,以减少材质的霉变,另外拐角尽量磨圆磨钝,避免擦伤等现象的出现。

(二)环境创设适宜化

所有体验馆的环境创设主题都与食物相关联。幼儿园最常见到的环境创设就是各类成品的摆设:豆类与干果、谷物放置在造型各异的瓶罐内,高高摆放在隔板上,色彩鲜艳、惟妙惟肖的胶质食物模型摆放,巨大、笨重的制作食物的器皿一放数年,不见变化,造成环境资源的较大浪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环境和有效地利用环境影响幼儿。”[3]生活体验馆的环境创设的前提是让环境创设有益于幼儿食育的发展。而单一、固定不变的环境创设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安全、教育、艺术是环境创设的重要因素。在最直观的豆类摆放中,红豆、绿豆、蚕豆、豌豆等因为考虑到鼠与虫对豆类的破坏,可以进行废物利用。周边的瓶口较大的透明瓶罐等艺术感都很强,教师可以发动家长与教师一同收集。在摆放中,可以把需要给幼儿认识的内容放置在他们便于观看的角度,并让大班的幼儿进行简单的标注,以供小班幼儿认识与接触。

功能室与班级的环境创设的最大区别是对年龄层次的区分。创设出同时符合三个年龄段幼儿环境的挑战很大。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怎样引导幼儿接触饮食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幼儿饮食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呢?针对这一问题,环境创设可以做如下调整:每月置换不同的食物原材料进行展示来适应各年龄段幼儿的需要;定期推荐食物绘本,如定期展示《好饿的毛毛虫》《胖国王瘦皇后》《汉堡男孩》等各类食物绘本,拓展幼儿的视野;营造与幼儿息息相关的课程环境必不可少,引导大班幼儿制作食物画册、进行好食推荐、借鉴世界食物旅行的构思等。幼儿园要以月为单位,让教师以年龄段为标准进行微调,使环境与教育紧密结合,让幼儿在与食育环境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递进发展。

(三)课程建设全面化

3~6岁是幼儿饮食习惯培养的关键期,生活体验馆教学内容过度“西化”是现在迫在眉睫需要调整的问题。中国作为拥有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国家,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各色菜系,溜、焖、烧、汆、蒸、炸、烩、炖、爆、炒等各种烹调方法应有尽有。生活体验馆作为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食物、制作食物的重要空间,却离中国文化渐行渐远。

我们对教师、幼儿进行了访谈,探讨为何更偏向于制作西式快餐。原因一是准备材料易得;二是幼儿口味偏向甜食,幼儿在外偶然吃一次,新鲜感强;三是材料较少、操作方便。教师在生活体验馆的教学角色中,充当的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食育的出发点正是改变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什么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营养、什么食物宜多吃、什么食物要少吃、餐桌的文化礼仪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等都需在这一小小的空间来体现,教师不能因为追求易于操作而使幼儿疏远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张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都应当自己做。因为幼儿做了就和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有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做事的兴趣越做越浓、做事的能力越做越强,兴趣强了,幼儿在制作食物时,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就会高、专注度就会高。要让幼儿真真切切地体验食物制作的过程与乐趣,就必须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设置好内容。

教师在反复的探讨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三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深入的解析,探索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饮食课程。例如,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动作发展还不够完善,对搓圆、切块等活动感兴趣;中班幼儿更加喜欢熟悉的生活场景的再现,开始对简单工具的使用感兴趣,能够掌握简单的技能如包饺子、手工磨豆浆、蔬菜切片刨丝等;而大班幼儿对生活中一些活动已经具有初步的经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手部精细动作得以发展,对常见小家电的使用也逐步关注,对各民族食物也越来越感兴趣,有自己编排食谱的愿望等。教师可以通过一日活动不断地观察和总结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4]教师要了解并钻研饮食文化,加强与幼儿园厨房工作者的沟通;搭建家园平台,注重家长资源的引进,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课程的创设,在学期制定计划前,与家长进行讨论,了解幼儿对什么食物感兴趣,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了解饮食中的礼仪等,以及需要添置什么食材、器皿,让家长参与进来,增强家长与幼儿的主人翁的意识;根据课程投放材料,注重课程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经过四个园所生活体验馆的不断实践与改进,幼儿、教师、家长都发生了变化,他们主动参与、逐步完善、不断创新。现在滁州市第二幼儿园的生活体验馆不仅仅是幼儿制作花样食品的场所,还是幼儿在幼儿园、家长的共同支持中亲身体验、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场所,更是幼儿学习和传承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场所。

创建生活体验馆考虑的核心是幼儿,要为幼儿设计,为幼儿服务,让幼儿健康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食育创设食物
我是“食育”小画家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