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引导策略

2020-03-03 22:46蔡慧敏
教育观察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危险幼儿园家长

蔡慧敏

(信阳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河南信阳,464000)

自我保护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本能,刚学走路的婴儿在向前摔倒时,会出于本能把头抬起来保护自己。然而,如今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幼儿要么变得更加胆小、不敢探索,要么更加好奇、盲目模仿,容易发生危险。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成人有职责和义务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但不能过度保护让其形成依赖,过度保护会让幼儿在成长中缺乏独立性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让幼儿学会自护我保护

(一)认识自己的身体,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部分小班幼儿刚入园并没有认识到男和女的不同,他们会出于好奇地跑过去看看,甚至有的女生还学着小男生的样子站着小便。出现这样的行为,幼儿并没有错,这只能说明幼儿并不了解自己。例如,一次午睡时,妞妞睡着睡着突然哭醒了说疼,教师问她哪疼,她用手一直指着心口,教师赶紧打电话给她的家长并且送她去医院。根据她描述的部位,教师和家长担心是心脏的问题或者是摔倒碰伤肋骨了,正在医生检查时,妞妞突然吐了,原来是胃的问题。这说明,幼儿缺乏对自己身体的基本认知。因此,从幼儿小班起,教师就应该让幼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开展“食物去了哪里”“听心跳”“神奇的医院”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让幼儿知道身体的重要性。教师要告诉幼儿“脖子以下,膝盖以上,是不能轻易暴露的,更不能让除了父母和亲近的人以外的人触碰”,让幼儿了解什么是“隐私部位”。学龄前的幼儿,总是对遮住的东西充满好奇,教师要简单地告诉幼儿生殖器官是什么、有什么用,还有哪些事情是要男生女生分开做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幼儿独立面对生活时才会更好地保护自己。

(二)不要一味地把危险藏起来,让幼儿认识危险

如今,为了保护幼儿,市场上销售的有防撞条、防撞角、安全床护栏、安全门夹、安全插座等,家长多把刀、剪子等有危险的物品放到幼儿找不到的地方。有些小班的幼儿连剪刀都没见过。这种保护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当幼儿到其他场所难免还是会遇到危险。因此,家长和教师不能一味地隐藏危险,而是要告诉幼儿危险都在哪里,有时候也可以适当地让幼儿体验一下危险。例如,可以让幼儿认识“烫”,准备两个装满水的杯子,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让幼儿通过轻轻地触摸,感知“烫”的感觉,并告诉幼儿生活中哪些是“烫”的东西,如烧水壶、火等。再如,可以让幼儿认识“高”,通过模拟游戏,准备一把高10厘米左右的椅子和一个高60厘米左右的桌子,把幼儿先后两次放上去,可以发现站在矮的椅子上,幼儿能大胆地跳下来,但站在高的桌子上他们不敢了,他们会主动想办法并寻求帮助。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明白遇到危险要寻求成人的帮助。成人还要教会幼儿怎样正确地使用刀、剪刀、钉子这些危险物品,在生活中,给幼儿用儿童安全剪刀,教他们用剪刀剪开纸。成人还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让幼儿学用玩具螺丝刀、夹子等。用类似的方式,还可以教幼儿认识“扎手”“夹手”“摔跤”等危险信号,以及如何从高处爬下来等。这样,可以让幼儿了解到危险无处不在,正确面对和掌握处理危险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三)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树立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是幼儿离开父母踏入的环境,教师要一直把安全教育作为每天必须进行的主题活动,从广义的公共安全、家庭安全、幼儿园安全、安全自救,细化到乘车安全、动物园安全、吃饭安全、睡觉安全。教师每天早上的晨检要检查幼儿有无携带危险物品(如胸针、硬币等不安全物件),午睡时可要求幼儿把皮筋、发卡放在教师指定的位置等。以下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值得教师关注。第一,户外活动安全注意问题:户外活动时幼儿要紧跟在教师身边,不能擅自离开集体,要遵守户外活动的安全要求。如玩滑滑梯时不能头朝下滑,在沙池玩沙时不能用沙子洒其他小朋友等,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不要出现粗野行为(不能推、抓、咬、打人),发生纠纷时要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第二,进餐、午睡安全:进餐时保持安静,自己吃饭不说话;睡觉时不携带绳子、扣子、小颗粒这些有危险物品;不蒙头睡觉,不把棉花、线头塞到嘴巴里;睡觉前女生要把皮筋和卡子放到教师指定的地方等。对于进餐和午睡安全幼儿园可开展活动“自己的物品自己用”“吃饭安全要注意”“睡觉安全比一比”等。第三,生活安全教育:不随意开关门窗,以防夹到手;不触碰消毒物品及有标识的危险物品;不把细小物品放入口鼻中;在户外有水的地方玩耍必须有成人的陪伴。针对生活安全教育,幼儿园可开展活动“戏水安全”“安全清理打碎的物品”“在阳台、窗台玩耍要注意”等。第四,接送安全:幼儿离园时必须向老师打招呼,不擅自离园,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二、在实发的应急状态下,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班级教学活动及区角活动中,教师更要强调的是幼儿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区角“电话亭”游戏,“我的家在哪里”游戏,安全活动“困在车里怎么办”“下雨打雷怎么办”等,让幼儿掌握以下技能。

(一)牢记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家园共育,目标一致,幼儿园可以请家长协助幼儿记住爸爸或妈妈的电话号码,在必要的时刻不能慌张,会自己给家人打电话。家长要教会幼儿牢记家庭住址,但不能轻易告知别人。家长可以在平日里让幼儿带路回家,加强幼儿对回家的路的记忆。

(二)学会打应急电话

幼儿园可通过开展活动“各种各样的标志”,教会幼儿认识许多安全标志、警告危险标志,知道报警电话、救护电话、火警电话,让幼儿在游戏“电话亭”中,会自己通过发生的情境,拨打正确的求救电话。

(三)了解急救的基本常识

教师要告诉幼儿受伤了一定要告诉家长或教师,并学会第一时间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如“蚊虫叮咬了怎么办”“烫伤怎么处理”“异物进入口鼻耳不能用手抠”“鼻子出血了怎么办”等。这些简单的急救方法在使用时一定要让幼儿了解,尤其是当幼儿进入小学后,教师和家长不会再随时跟着他们,幼儿学会急救非常有必要。

(四)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

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下雨打雷了怎么办”,让幼儿知道大树下、电线杆下一定不能躲雨,选择雨具一定要安全;开展“困在车里怎么办”,让幼儿知道一般的汽车,即使钥匙取出,喇叭的电源也没有关闭,所以被锁在车里的幼儿去按喇叭,是最有效的对外呼救的方法;通过模拟火灾、地震场景,让幼儿学会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低前行,地震时尽可能跑去空旷的地方;在被陌生人挟持时应该大叫或沿路留下随身物品。这些情况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但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逃生自救技能,却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只在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还是不够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相互配合,幼儿园有必要详细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和计划,进行家园合作。幼儿园还要了解幼儿对安全的认识,通过“安全教育问卷调查”和“安全教育平台知识答题”,了解幼儿在家中对安全的认识有多少。从调查中笔者发现,有很多家长一味地把危险物品藏起来,不让幼儿触碰,在幼儿玩耍时地盯着他们,一遇到危险就赶紧帮忙和制止。家长还是忽略了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专门在每周都布置 “安全教育平台”作业,在主题活动中,首先由教师讲解,然后把家庭需要完成的部分留给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这样既可以加强幼儿的安全认识,同时也可以加强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度。

总之,幼儿园和家庭要相互配合,从小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会幼儿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从源头上让幼儿远离危险,学会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珍惜生命,

猜你喜欢
危险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喝水也会有危险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拥挤的危险(三)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