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2020-02-28 00:08:08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诗文群文议题

刘 波

(福建教育学院,福州 35000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新课标将核心素养概括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初中起到“腰身”作用,在初中阶段进行群文阅读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习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缺少群文阅读的经验与训练。同时古诗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教学基本上处在单篇的识记、背诵层面,缺少知识的衔接与整体建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可行性

语文学界一般将日本的群书阅读和港台的多文本阅读看作是对群文阅读的早期探索。“群文阅读”最早由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提出“群文阅读”一词,包含了三个关键语句:“统整课程的概念”“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和“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对群文阅读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给古诗文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很多语文教师也以“群文阅读”为主题开展了实践研究。如韩兴娥提倡的海量阅读,窦桂梅老师的主题阅读试验。

专家、教师们目前有关群文阅读的研究主要针对小学学段,针对初中学段的研究较少,尤其是还没有针对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内容、特点对“群文阅读”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这也正是本课题要研究的目的。

(二)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现状

本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对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

1.调查问卷及数据

本课题组于2019年2月在福建省城市、农村等不同层次六所中学开展问卷调查,分别对闽江学院附属中学(市属)、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市属)、福州八中(市属)、福州延安中学(区属)、福州四十中(区属)、福州十中(区属)等六所中学初中部进行问卷调查,参加学生人数,城市1222人、城镇324人、农村472人,共计2018人。其中有效问卷1952份,有效率达96.7%。

2.调查问卷及情况统计

(1)“古诗文”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你对“古诗文”的态度;(2)你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的态度;(3)你觉得初中古诗文学习容易吗;(4)你对初中古诗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满意吗;(5)你对初中古诗文课堂的教学方式满意吗;(6)你小学阶段的古诗文学习对初中阶段的学习有帮助吗;(7)你的初中语文老师在古诗文教学中有没有围绕一个议题选取其他古诗文进行教学;(8)你了解唐朝诗人李白不同时期的情感脉络和诗作特点吗;(9)你了解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的异同吗;(10)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你会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吗;(11)在学习《观沧海》时,你认为关于诗人、故事、创作背景等材料有助于诗歌学习吗;(12)你最喜欢阅读的古诗文题材是;(13)你最喜欢阅读的书籍类型是什么;(14)你会在古诗文课堂上发言并提出问题吗;(15)你进行课外古诗文阅读的最大困难是什么;(16)目前,你能自主学习一首课外古诗文吗;(17)在古诗文课堂上,你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一般是多少;(18)通过古诗文学习你最希望能够提高什么。

3.调查问卷、访谈结论分析

(1)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学生集中反映古诗文难翻译,不易理解;另外新课改后古诗文的篇数和篇幅增加,学生反映难记难背,出现畏难情绪。

一是学生读不懂古诗文,有厌学情绪。通过调查问卷来看,学生明显更喜欢阅读小说戏剧、人物传记类,问题2中对初中古诗文学习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占38%;问题3中认为学习不容易的也达38%,问题6中认为对初中阶段学习没什么帮助的占46%,问题13中喜欢诗词曲赋的仅占19%,问题16中不能自主学习的占64%。深层次原因是“读不懂”。由于古代诗文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不同,对不少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句式复杂”“生僻字词”“翻译困难”制约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

二是学生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学生对古诗文由于“读不懂”,教材中所占比例又越来越大,于是不少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问题10中不愿意参与古诗文课堂讨论的学生有53%,问题14中不会在课堂上发言并提出问题的学生有49%。学生对古诗文“提不起兴趣”且有畏难情绪,这也是阻碍初中古诗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教师对学生古诗文思维能力培养重视不足

不少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不够重视学生学习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提升,往往重考试成绩轻语文素养。

一是对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视不足。问题15中反映出对课外古诗文阅读最大的困难是老师没有要求,所以就不用做和缺少阅读材料这两方面共占57%,问题16中学生不能自主学习一首课外古诗文的竟占64%。

二是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古诗文鉴赏,需要学生调动思维能力。问题8中学生对唐朝诗人李白不同时期的情感脉络和诗作特点不了解的占到46%,问题9中,非常了解《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仅占21%,问题11中没有认为关于诗人、故事、创作背景等材料有助于诗歌学习的居然还有35%。这说明了学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这与问题7老师经常围绕一个议题选取其他古诗文进行教学占到19%是相对应的。大部分老师上古诗文课遵循“讲解字词句—翻译—提问”的“应试式”教育流程。学生或许学会了知识性翻译,但无法达到审美目标。问题17中课堂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10分钟以上仅占22%,教学中给学生思考和讨论时间不足,也是造成思维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是重考试成绩轻语文素养。考试在学生升学和成绩评定上十分重要。师生认同精读精讲的单篇模式可以更大程度上为考试做准备。如问题18中学生最希望能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占62%。问题5中对教学方式比较满意的占52%。说明应试教育在师生中形成共识,“讲解字词句—翻译—提问”的“应试式”教育流程,学生靠着“死记硬背”应对考试。而课外同类诗词鉴赏,情感价值观的升华,这些灵活性考题,学生往往无法掌握的考点,却被老师忽视,古诗文鉴赏手段没有提升。久之,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群文阅读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意义

课题研究认为,“群文阅读”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转变传统初中古诗文教学方式的实践需要,具有教学相长的积极作用。

1.群文阅读促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改善“读不懂”现状。新课程标准号召学生多读书,增强古诗词积累。群文阅读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首先,群文阅读课堂形式多样化,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群文阅读在文本上的选择是跨课内外、跨文本、跨文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单一文本,通过教师对文本的选择归类,如怀古类、爱国情怀类等,拉近了古诗文和学生之间距离。群文阅读提高了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兴趣。其次,群文阅读提倡的多文本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促进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文言语感,逐步消除语言隔阂,使文言文变得易懂。

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学生用大部分时间自主阅读学习,开启了新的阅读尝试,要尽快地阅读多篇文本,独立完成思考,这样才能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言。学生会积极主动自读、速读、精读。使学生对同一文本有多角度的不同感知,如阅读《水浒传》:“有的看到义气,有的看到淫,有的看到团结,有的看到底层人民的奋起”。群文阅读特有的开放性,是学生“思想火花迸发”的关键,给学生更广的思维空间,经过讨论达成的“共识”,不再是教师为应试的引导式灌输答案,而是学生思维碰撞后的观点总结,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古诗文学习畏难情绪自然消失。

2.群文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思维发展

第一,群文阅读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迁移性思维能力。在群文阅读过程中,不再孤立的文本解读,群文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迁移的训练过程。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会主动把文本中提炼的要点自然地代入下一个文本。最终得出的观点,都是群文阅读的归纳。

第二,群文阅读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通过从各种不同的文本中找出抽象的“共性”,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从而也提升了审美能力。

第三,促进语文素养与学业成绩双提高。群文阅读以阅读量为基础,量变到质变,从而提升了语文素养。群文阅读课内外内容互补,学生在“一群文本”中找到其中关联和区别,进行深度思考分类,让学生在答题时框架思路清晰,获得较好学业成绩。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群文阅读正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设定教学目标

古诗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应充分倾听和采纳学生的建议, 以学生为本,兼顾学生的年龄段、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要师生合作互动,并以开阔眼界、促进学习深入思考为核心,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要善于提炼议题,并通过文本组织、课堂实施和教学评价进行展开。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和学生的阅读认知规律,以及调查问卷的分析,将以下三点设置为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一是扫除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古诗文教学的最大难点在于学生对字词意义的把握,对生僻字、古今异义词、多义字词加深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古诗文知识内涵。二是传承文化,丰富情感世界。三是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通过群文阅读大量古诗文,掌握了一定鉴赏古诗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领略中华文化之美,养成终身阅读良好习惯。

结合教材和学生生长规律特点,应根据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为适应中考的需求,要有针对性地地训练古诗文群文归纳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根据考试中频繁出现的古诗文题型,灵活运用群文阅读的阅读方式掌握答题技巧。

(二)实施课堂教学

1.确定议题的来源

议题一般具有开放性、可议论性、可延展性和迁移性的特点。要紧紧围绕部编本教材教学目标确定议题。一是根据中考考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目标确定议题;二是根据阅读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确定议题;三是根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确定议题。

2.明确议题类型

议题类型有多种划分方式,王雁玲根据教学目标把议题分为五类,分别是语文知识类、言语实践类、策略方法类、概念认知类和情义品质类。

3.进行文本选择

要依据学生发展需求做好群文的选择,要兼顾经典性、审美性、适用性、多样性,要对学生的文化视野拓展有重大价值,与教材有紧密关联,尽量做到文质兼美。一般选文方法有根据作者组文、根据主题组文、根据题材组文、根据意象组文。

4.进行文本组合

文本的选择是基础,文本组合是工艺和手段。应结合学习身心发展实际设计一套更贴近学生认知能力的文本组合方式。一是具有针对性的古今结合的组合策略。用群文阅读特有的思辨性与开放性,打破学生思维定势。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从而获得思维的提升。二是新旧结合的组合策略。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和新文本的比较,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通过归纳习得有关知识和能力。三是课内多篇的组合。主要是结合课本知识归纳起来教学。四是单篇带多篇的组合。主要指课内单篇,多篇来自课外或以前学过的内容。五是课外多篇的组合。指几篇均选自课外知识的组成,主要为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素养等。

5.课堂教学实施

一般教学内容确实后要根据不同文本组合,可以从学本视角、实践视觉、建构视角、文本结构种视角开展,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着重于文本的自然特征的阅读实践与集体建构。教学环节应注重自读理解、互读讨论、评读交流等多种层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引导,拓展思路。

(三)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跟踪指导学生古诗文群文阅读及读书笔记情况,课题组多次观摩收集古诗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的优秀案例,收集了学生优秀读书笔记与阅读心得,探索制定教学策略是否有效的具体评价方法如下:一是及时反馈信息,优化教学方法。及时反馈的信息可以帮助师生认识教学优缺点,并及时优化教学行为。二是强化积极引导,促进能力发展。对学生适当、中肯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是教学过程反思,不断完善方法。针对课前准备、课堂呈现、课后追踪等教学环节评价,不断完善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四是科学制定评价标准。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评价,分别对教学质量、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五是评价贯穿教学内容实施全过程。要从议题的来源、议题的类型、文本的选择、文本的组合和教学方法五方面分别对学生、教师进行评价。

猜你喜欢
古诗文群文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2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8:24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群文活动
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 09:27:44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机电信息(2015年8期)2015-02-27 15:55:30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