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

2020-02-16 14:44黄龙贵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农村初中问题

黄龙贵

[摘   要]德育管理就是教育主体设计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通过决策与计划、组织与领导、控制与创新,将主流社会所推崇的品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一种教育实践过程。农村初中在德育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管理者缺乏对德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德育教师观念陈旧、素质不高等方面。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3-0080-02

德育管理涉及教育学和管理学。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因此,综合来说,德育管理就是教育主体设计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通过决策与计划、组织与领导、控制与创新,将主流社会所推崇的品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一种教育实践过程。

当前,农村初中在德育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基本问题大体如下:

一、学校管理者缺乏对德育工作的正确认识

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都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一把手”,因此,校长全面负责和统一领导学校的德育工作。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抓得牢不牢,主要是看校长重视不重视。在我国当前的评价体系下,智育已经被许多校长放在了第一位,追求升学率是一所学校的重中之重。这种情况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更加普遍。在我国,许多农村学校为了竞争、校长为了升职,把学校工作重心放在升学率上,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不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校长的这种理念直接影响了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并且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道德标准呈现多元化态势的背景下,社会对建立适合经济发展的道德新秩序提出了迫切要求,学校德育显得尤为重要。校长对德育的不作为,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德育教师观念陈旧,素质不高

农村的环境比较特殊,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致使农村的学校相对于城市的学校来说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水平不高,德育观念陈旧,德育方法不当,许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习惯以权威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标准,不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出发,忽视学生人格特点和个性发展,对于犯错误的学生采用的教育方法往往会令其反感。教师不根据实际出发采用的德育方法,其效果往往会不尽如人意。班主任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最多、最重要的人员,却总是习惯板着一张面孔面对学生,学生见得最多的往往也是班主任板着面孔的一面。在农村的学校里,男班主任往往被学生暗地里称为古板的“方丈”,女班主任往往被称为无情的“灭绝师太”。学生给班主任起的这些外号恰恰就是学生对班主任印象的反映。

三、德育责任模糊,教师积极性不高

在农村初中,制度意义上的德育工作者一般都只是班主任、政教主任,因为在处理学生德育问题时,处理者不是班主任就是政教主任,小问题由班主任处理,大问题,班主任处理不了的交由政教处处理。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几乎都是靠班主任、政教主任来完成。其他科任教师,由于任教于农村学校,缺乏竞争,又害怕承担学生问题带来的责任,工作中只管教学不管教育,课堂上没有体现德育渗透,对待问题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纵容,很少主动配合管理班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推则推,使得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缺乏统一协调和配合。又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表彰机制,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德育积极性都不高。

四、缺乏完善的德育管理机制

首先是校长不重视,没有建立起德育领导小组。当前,不管是城市初级中学还是农村初级中学,在学校的机构设置中都会有一个教导处或是政教处主管学生德育,同时,整个学校会有一名副校长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校长统筹全局,形成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的德育管理模式。个别学校还在教导处下设年级长,但这种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實际上,往往对学生实施德育的只有班主任,班主任承担了所有学生德育任务,其他科任教师名义上虽有德育的责任,但往往都是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学校的其他行政领导班子也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政教分离明显。

其次是德育领导小组成员的观念陈旧,素质不高。许多领导始终认为智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一切工作应围绕着智育进行,认为德育是为智育服务,降低了德育的地位,对学生德育并不上心,得过且过,或者只是为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为德育而德育,忽视了德育的目的——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是团委、学生会等学校社团组织作用不明显,这些组织往往是有名无实,极少组织活动。

最后是缺乏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是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当前许多农村初中没有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德育管理制度,沿用陈旧落后的德育管理制度,或是套用其他学校的德育管理制度,而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往往会导致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领导制度不完善,出现问题时该由谁负责?工作制度不完善,德育如何开展?奖惩制度不完善,如何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五、德育目标不合理,德育计划没有落到实处

学校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实效性判断的标准和依据,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指南,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但是,当前许多农村初中学校由于不重视德育,没有制订明确的德育目标,或是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德育工作过程盲目。并且,由于农村初中在工作重心上的倾斜,对德育不重视,因此没有制订完整的德育工作计划;或是虽有德育年度计划,但都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并没有落到实处;或是空有德育目标,没有相应的计划去落实。

六、德育工作内容单调,德育工作方法有待完善

中学德育工作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学校在确定具体的德育内容时,缺乏对德育对象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考虑,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比较空洞和单调,基本上都是“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缺乏“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例如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的电影,多为爱国战争片,缺乏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的励志片。德育方法是德育内容产生教育影响的手段,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在农村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方法往往比较单调,形式化严重,特别是德育过程没有遵循生活化原则、针对性原则,德育实践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脱节,制约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例如学校规定每个学期开多少次主题班会课,往往都只是形式化,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班会课的主题也都是由学校制定,学生兴趣不高,导致班会课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长此以往,由于主题班会课效果不佳,一些班主任也就不再浪费时间开什么主题班会,或只是简单应付了事。同时,学校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更多的是以批评教育为主,严重点的是记大过并在全体师生面前进行通报批评,或是停学一段时间由家长带回家教育,这在农村学校屡见不鲜。在农村,许多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低,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又由于家长们对孩子的期盼较高,而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却与他们的期盼不符,家长被叫到学校也觉得脸上无光,因此家长带学生回家轻则是骂重则是打,对学生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七、不重视校园文化对德育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的重要方面。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和谐、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能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但是农村的许多初中都不重视或是没有意识到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古人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古人还有“孟母三迁”的佳话,这都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许多学校里面看到的往往都是显性的德育手段,如班规、舍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这些手段往往都带有强迫性、政治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而学校里面的隐性文化——校园文化的作用却容易被忽视。殊不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能够改善校园氛围,美化校园生活,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生的良性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提高德育实效性。但是许多农村学校却往往缺少或是不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八、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不到位

当前,农村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学校的发展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又由于当前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采取的是“封闭式”教育,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未能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德育往往与社会脱节。同时在农村家庭,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外出打工、忙于農活、观念陈旧等等,使得家庭的德育力量与学校的德育力量难以协调配合,家校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甚至失败。

德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明确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制订处理的方法及对策。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农村初中问题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