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哲
[摘 要]与我国提出的乡村教育目标及乡村振兴战略相比,目前的乡村教育仍然任重道远。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突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代表性成果,它对今天的乡村教育及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梁漱溟主张通过传统文化来重塑乡村教育的魂,通过综合实践改革的推进来培育乡村教育的根。这一思想提供的启示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文化自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文化统整,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景是文化提升。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实语境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3-0001-03
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2010年5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升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2015年6 月, 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可见,国家对乡村教育与乡村教师的发展十分重视,并将其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运动,其中,尤以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为首的教育家在其中推行的文化教育及近代乡村教育实验运动影响最大,在当时形成了“今日社会运动的主潮”。[1]尽管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们的教育思想仍对当前的乡村教育治理颇具借鉴意义。本文试从现实语境出发,简要分析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在今天的实用性和适切性,以期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些许启示。
一、乡村教育的现实语境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虽然已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这仍然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城乡之间的差距仍有加剧之势”。[2]主要表现为如下两方面。
1.从物质层面看,乡村教师的实际收入偏低仍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3年,谈松华先生在其调查报告中指出,“农村教育面临着经费短缺的严重困难,主要体现在农村教师实际的工资收入和与城市的对比上”。[2]《光明日报》于2014年刊发的一篇《湖南乡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显示,“乡村教师工资偏低,且地方差异明显的事实仍然广泛存在”。[3]同年的《福建日报》[4]《湖南日报》[5]《河北日报》[6]等媒体都从这篇报道出发,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剖析了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及其影响。有人甚至直接撰文指出,“提高待遇才是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真招”。[7]乡村教师的实际收入偏低会给其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谈松华先生在研究中说,“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不断滑坡之下,将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2]为了扩充乡村教师队伍,我国目前正推行免费师范生和乡村特岗教师政策。但这似乎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经济待遇的好差是教师在社会劳动力市场是否有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这是众多研究和国家政策体现出的基本共识。我国相关研究表明,“乡村教师群体最在意的因素是‘工资水平,如果月起薪为4000元,就有比例高达79.4%的在校师范生愿意去乡村任教”。[8]
2.从教师成长机制看,乡村教育环境并不利于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是乡村教师的主观工作压力较大,存在着多方面的工作压力来源,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内容庞杂,精神生活匮乏。乡村教师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9]二是乡村教育观念落后,职称晋级困难。[3]有调查数据可以佐证:“64%的乡村教师从未参加过教师培训”“79%的鄉村教师从未参加过体检”。[3]很多乡村教师直至退休仍然还是中级教师。三是乡村教育缺乏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乡村教师很难教到好学生,体会不到职业的幸福感与优越感。有学者针对教育的出口端作过统计,“在精英大学中农村生源虽然‘由少到多,保持着一定的比例,但是与整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仍不协调”。[10]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与国家提出的乡村教育目标及乡村振兴战略相比,我国目前的乡村教育仍然任重道远。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突出。
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梁漱溟认为,要想解决社会问题,前提是解决社会教育问题,“中国的民众大多数在乡村,故民众教育就是乡村民众教育,而中国又是一个乡村社会,所以社会教育就是乡村社会教育”。[11]基于这一理论认知及现实语境分析,梁漱溟在如下两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
1.传统文化的重塑:乡村教育的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强侵略,政局混乱,兵祸匪患,世界局势动荡。伴随而来的,不仅是中国农村社会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还有传统文化的泯灭。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结构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日趋败坏,就其实质而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极其严重破坏的结果。伦理精神是中国文化的基础,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相袭千年的社会组织结构已经崩溃,新的社会结构又没有建立,从而造成传统文化的失调。中国问题与其谓之政治问题,毋宁谓之为文化问题。
梁漱溟对此进行了这样的设想:在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条件下,重整乡村组织,重建新的法制习俗。重建乡村组织的关键在于村学和乡学。从形式上说,乡村学校仍和其他乡村工作团体有相似之处,都是从教育农民、培养农民入手,以改造乡村、建设乡村。就实质而言,乡村学校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机构,而是融入了一种中国固有的伦理情谊化的乡村组织。它的教育对象不是个别的或部分的青壮年农民,而是包括一定社区内的男女老幼等人。按照梁漱溟及乡村建设派的想法,乡村学校发展起来后,不仅成为地方教育机构,而且从中分化出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并扩而大之,使中国成为政教合一的有组织的社会。有学者指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目的不是要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而是在原来旧的文化里转变出来一个以中国乡村为根的新文化”。[12]
2.综合实践的推进:乡村教育的根
一是进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综合实验。在20世纪20年代刚开始的十五年中,梁漱溟在山东曹州办学、广东一中教改、昆山定县考察,并且创办了河南村治学院,在山东邹平进行了乡村建设实验等。他在曹州办学时,主要针对考试制度、收费方法、教育方式和学生劳动情况进行过改革。在广东一中教改时,他着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體地位,训练学生“拿出他们自己的心思耳目手足的力量,来充实他们自己的生活,建立他们自己的公共生活,以便能够独立地解决他们将来遇到的任何问题”。[13]在创办河南村治学院的过程中,他设立了农村组织训练部、农村师范部、农村警察部、农业实行部和村长训练部等部门。这能充分看出,梁漱溟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注意到了教师的培养问题。[13]梁漱溟在办学过程中还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区别地对待学生并对其进行人生道路的指引,“学生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堕落不强型,读书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毕业后能谋个美差赚钱挥霍;另一类是自尊自强型,常常因为人生问题、社会环境等感到烦闷、痛苦不能自拔。对这两类人,假如只是单纯地灌输知识技能,而不在全部人生问题上给予指导,指引他们走路,那么都是于事无补的”。[11]
二是重视民众教育,注重学校教育与地方社会发展的结合。梁漱溟说:“乡村建设运动之做法,即为民众教育,此点毫不含糊,清清楚楚,走民众教育的途径,完成乡村建设。”为了就地培养乡村工作人员,他在山东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院中设立了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所招学生为本地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人。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社会调查及统计、农业常识及技术、风俗改良、卫生、筑路及乡村教育,等等。学员毕业后多分在各县实验区担任教育指导和办乡农校等工作。从1931年到1936年,乡村建设研究院培训的学生计2400余人,为乡村建设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14]梁漱溟还派出大量工作人员帮助农民改良物种、疏通河道、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并组织合作信用社、生产合作社,积累资金,开展借贷业务,引进、推广农机设备和先进耕作技术。这些人为改良农业、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开发民智、改善风俗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产、学、研”之路,真正体现了“教育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上文已提及梁漱溟先生的观点,中国问题“与其谓之政治问题,毋宁谓之文化问题”,乡村教育的目的“不是要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而是在原来旧的文化里转变出来一个以中国乡村为根的新文化”。这些观点道出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真谛。因此,“创造一个以乡村教育为根的文化”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追求。
1.文化自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
一是要真正热爱乡村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古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传统文化的印记在城市中已慢慢消逝,而许多地方的农村依旧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见到美丽的田园风光、古朴的风土人情、辛勤劳作的农民。作为乡村教师,要对乡村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所在学校的历史文化抱有一种虔诚的热爱和依恋之情。二是要热心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梁漱溟先生指出,“所谓乡村建设,事项虽多,可类归为三大方面:经济一面,政治一面,教育或文化一面。虽分三面,实际不出乡村生活的一回事;故建设从何方入手,均可达于其他两面”。[13]因此 ,他特别要求村学和乡学的教员、辅导员应多与村民接触,注重实际的社会活动,“随地尽其教育功夫”。[11]主张乡村教师应谦虚地向农民学习,在化农民之前先农民化,这样才能在乡村社会的语境中更好地定位自己,融入乡村。在现实语境中,乡村教师不仅要积极参与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活动,还应深入当地乡村参与一些有益的传统习俗活动,并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知识与才华。乡村教师只有真正融入了乡村,才会受人尊重,获得社会认同感。
2.文化统整: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一是课程教学要体现乡村教育的特点。梁漱溟先生指出,“由于乡村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乡村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能力和志向来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以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15]乡村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整合各种课程资源,除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应开发一些独具乡村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感受美好,并从中培育他们热爱家乡、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深厚情感。目前,中国乡村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过分注重精英教育,即升学教育,严重忽视了乡村的特点”。[15]二是乡村教师要充当好乡村儿童健康人格培养的指引者。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健康向上、自信阳光无疑是至关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乡村学生一般生长在偏远乡村,其中还有不少留守儿童。因此,如何增进乡村少年的自我认同、引领乡村少年积极生活并主动融入现代社会、养成健全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乡村教师“无疑需要有对乡村本身和乡村少年的深切的爱,以及由此而来对置身乡村背景之中的乡村孩子终身发展的深度理解,这构成了乡村教师的基础性素养”。[16]
3.文化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景
在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中,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教育家运用社会学中的田野调查方法,对乡村教育的实践进行系统研究,从社会调查到调查报告再到行动方案,体现了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符合当代所倡导的科学教育思想和社会教育发展趋势。乡村教师要成为行动研究型教育工作者,这是其专业发展的美好愿景。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教师要从三方面提升自我:一是具备教育意识全面觉醒的能力。乡村教师要拥有对教育学的独到理解与觉悟,并把这种觉悟渗透到新的教学实践中,逐级摆脱外在的常规性或权威性认识,获得对教育的真实悟知。二是具备反习惯思维的能力。乡村教师要秉持独立的人格,保持探究的精神,对自己与他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包括课堂设计、重点难点、师生关系等)进行整体性反思和理性批判与吸收。三是具备兼收并蓄的能力。乡村教师要从自我思维、定势思维、书本思维中解脱出来,吸收、融合各种新思想和新手段,把城市文化与具体乡村教育实践相结合,与农村需求相结合,形成行动研究的习惯。[17]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试图通过教育改造农村、改造文化、改革社会,最终达到富国强民的目标,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今天的乡村教育及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乡村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关注并支持乡村教育的发展。除社会支持、政策倾斜外,广大乡村教师也应努力借鉴历史经验,调适自我,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如此,方能真正实现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
[ 参 考 文 獻 ]
[1] 徐秀丽.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J].安徽史学,2006(4):69-80.
[2] 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99-103.
[3] 唐湘岳.乡村教师有几忧,解忧靠什么[N].光明日报,2014-09-09(013).
[4] 徐娟.请多关注乡村教师的老问题[N].福建日报,2014-09-12(010).
[5] 郑文.给乡村教师多一点温暖[N].湖南日报,2014-09-11(002).
[6] 徐娟.让乡村教师成为足够体面的职业[N].河北日报,2014-09-10(003).
[7] 熊丙奇.提高待遇才是解决乡村教师问题的“真招”[N].中国青年报,2014-05-10(003).
[8] 刘丽群.乡村教师如何“下得去”和“留得住”:美国经验与中国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9(1):120-127.
[9] 黄杰.湖南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与改善路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6):61-66.
[10] 梁晨.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 1949-2002[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1] 吕莹.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当代新农村教育的启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2] 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13] 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14] 陈宪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2):103-108.
[15] 崔玉婷.异源同流,和而不同——梁漱溟、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 25-29.
[16] 刘铁芳.乡村教师:农村教育发展之魂[J].中国教师,2018(11):15-16.
[17] 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