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渗透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之思

2020-02-04 07:30乔传刚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初中数学

乔传刚

【内容摘要】数学是初中教学里的重要的内容,也是很多科目的基础,学习数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培育学生开拓的思维等,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数学的教学。数学作为一种形式的文化,有着很长远的发展历史和故事,数学知识和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的时候,可以在数学里渗透丰富的传统文化,它能够帮助小学生们更加全面的成长。所以,本文结合了初中数学课堂,分析数学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和策略,引用历史,渗透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中的素材,渗透传统文化;组织文化相关的活动,在活动里渗透传统文化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传统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里的渗透提供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  渗透  初中数学  教学策略

数学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它每个单元、每个内容之间都有着很多的联系,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数学的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开始被学校和教师所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开始在教学内积极的融入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有了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但是又处在叛逆的时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思想和理念、错误的判断,所以这个时期教师对学生们思想上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们在传统文化里学习很多正面的思想和理念,产生正向的发展,它能够使教师的数学教学和思想教导都获得很大的提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都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数学教学里,采用合适的策略,让初中生认识、感受、学习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和思想,慢慢的成为更优秀的人。

一、引用历史知识,渗透传统文化

数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里,有着很大优秀的数学人物,他们的故事和经历,都是传统文化里重要的部分,他们都为数学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关注到这些人物的故事,结合这些历史来渗透传统文化,把历史上的人物故事和经历融入到教学的过程,让教学的课堂能够更加的轻松、有效,这对于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引用数学的历史还能够让初中生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清楚数学的发展历程,懂得数学知识和人类有很大联系,并不是那么冰冷枯燥的理论,这样他们能够更加热爱数学。

例如,在教授九年级的数学《圆》的时候,教师可以融入一些圆历史上的研究故事。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们是否听过“圆周率”研究的故事,之后为学生们讲述秦汉时期以前,人们对于圆周率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在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圆周率之后,他们对圆的认识的改变,并且讲述发觉圆周率的过程,讲述在历史上,人们为了发现圆周率所付出的所有的贡献。通过这些历史上的故事,学生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圆的知识,并且更加乐于探索数学的知识,倾听更多有趣的数学发展故事。结合历史材料来渗透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在课堂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故事,此外还可以延伸到国外数学家的一些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数学的发展历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促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二、融入生活中的素材,渗透传统文化

数学科目是一个和生活有着很大联系的科目,数学的很多理论知识和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也要利用好数学科目的这个特点,在教学里多融入一些生活里的素材,通过这些生活内容来渗透传统文化。无论是在生活里购买东西、制作东西、研究东西,很多内容都需要用到很多数学的知识才能够进行,可见生活处处都能见到数学知识,所以教师要想更好的渗透传统文化,就必须融入生活内的素材,让初中生们在倾听初中知识的时候了解到更多的傳统文化。

例如,在教授《轴对称》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里的一些素材开展轴对称的知识教学,在生活素材里渗透传统文化。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很多生活里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笔记本、方形镜子、红领巾等初中生生活里经常见到的物体,让学生们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图片来联想到更多自己生活里经常见到的轴对称图形,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和分析轴对称的一些特点和性质,慢慢的学生们在挖掘生活里的素材的过程里,掌握了更多地数学文化,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授《有理数》中的“正数和负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里的一些负数和正数的例子,首先,教师为学生们用多媒体放映一段天气新闻的短片,在短片里为大家介绍了接下来几天的一些地区的天气,北京省朝阳区是 -5°,福建省厦门是13°河南省周口市是0°,学生们在之前没有接触过负数的概念,教师询问学生:北京的天气前面加了一个“-”,这是什么意思,加了这个符号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和区别,加了这个符号之后还是有理数吗?学生们在听到教师的问题之后,会联想生活里出现“-”的场景,通过联想和探索课文的知识,了解到加了这个符号的数字便是“负数”,从而去探索和学习负数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样的和生活有关联的素材作为引入教学的案例,学生们能够更加亲切、更加有代入感,便会更乐意去学生和探索答案,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里,能够了解更多数学的传统文化,对于教师传统文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三、组织文化活动,在活动里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生的学习压力相对于小学时期高了很多,教师们在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述理论知识,会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里更加的紧张和压抑,无形中为初中生带来了更多学习压力。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在活动里融入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上开展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里感受传统文化、学习文化,提升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和热爱。

例如,在教授《概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些活动。首先,教师提前为学生们制作一些抽奖箱,里面放上和班级同学人员相等的纸条,有5张纸条上有奖励。教师让学生们轮流进行抽奖,看谁能够抽到有奖励的纸条,就能够获得对应的奖励。初中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里,能够了解到概率的内容,学习到概率如何进行计算;在教授《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开展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教师为学生们提供卡片、剪刀、胶布等一些会用到的道具,让学生们用这些道具去自己制作自己能够想象到的尽可能多的中心堆成的图形,要求要尽量具有创意,学生们在制作中心对称图形的过程里能够学习到很多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了解很多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总之,教师通过这些丰富的、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里学习数学、了解数学、探索数学,了解到更多的数学文化,有利于教师在数学教学里渗透传统文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学里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数学发展的更好、让学生们传统文化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素养,这对于数学科目的发展以及初中生个人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结合数学的发展历史、融入生活里的数学素材并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当然,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笔者时间与精力有限,本文还有一些疏漏之处,在未来的数学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完善与优化,希望可以促进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之间的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亚萍、付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涵、价值与途径[J]. 民族教育研究,2019,30(05):126-131.

[2] 朱丽华. 源头有活水 老树著春花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体会[J]. 基础教育论坛,2019(07):32-34.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育才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初中数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