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
【内容摘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以往阅读教学相对比较单调,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也很难了解到阅读课堂开展的真正意义,教师在“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模式下难以给学生带来启发。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本文基于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展开论述,提出了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有效教学方式、开展多元评价教学、注重课外兴趣活动开展等策略,在群文阅读教学视角指向下,完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是近些年来备受争议的一类阅读模式,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将某一系列的文章按照特定主题综合出来。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认知,教师要致力于对传统阅读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将群文阅读融入学生的阅读发展理念内,帮助学生认识群文阅读基础内容。从根本上锻炼学生的阅读发展能力,探讨群文阅读课堂展开新模式,提高语文阅读课程教学质量。
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开展现状
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群文阅读课堂开展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注意到学生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那么群文阅读课堂的开展质量自然也是不太良好的。面对群文阅读课堂开展的紧迫性,教师需按照教学发展目标对其做出追求,引导学生开创更具多样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①。
综合现有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开展状况能够得知,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意识到群文阅读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在教学时其教学模式仍停留在满堂灌层面。虽然学校内会举办一些演讲活动去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很少能够有学生真正受到影响。在思想观念层面,学生与教师都未发生转变。学生的阅读过程没有一个合理的监督者对其做出掌控,语文课程教学由此变得十分困难。教师在教学制度执行过程中大多是按照学生自觉进行,这一执行过程常伴随着一定的随意性,学生在学习时也很难按照自己的学习思路、学习行为进行管控。学生在阅读学习方面还存在着错误,他们不知道群文阅读开展的重要性。一些教师虽然设置了群文阅读课堂目标,还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创设了学习小组,但是其总体阅读任务仍未达成。教师的讲评模式太过单调,它全由教师负责,这导致了群文阅读课堂管理模式的混乱。
二、高中语文课堂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传承的丰富历史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条件。加上媒体的不断传播,中国文化已彻底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利用媒体传播中国文化,意味着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看中的是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它需要学生在汲取文化素养过程中完成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②。将群文阅读模式引入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教师完成此项教学目标。
教师可结合群文阅读教学转变,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内了解以往所不能够接触的一些知识。从另一方面来看的话,群文阅读教学也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群文阅读教学任务完成需要学生对文章大意进行理解,按照文章结构以及文章类型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做出快速解读。这需要教师在强调文章分析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结合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说出正确的答案。很多学生都愿意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文章解读,他们在不断解读以及完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学校发展作为前提,着重考虑学生的各类学习行为。在课程教学目标改变模式下,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群文阅读教学发展方案,制定适合于学生进行学习的个性化策略。
三、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开展具体策略
1.精心设计群文阅读教学内容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课堂大多是两节连堂,其总体时长也以90分钟为主。教师在教学时需先完成课文的精讲、精练,之后按照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逐一检验。通过群文阅读课堂展开,教师需要对原有课程教学方式做出变革。简略重要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任务探索。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掌握,精心设计群文阅读教学内容③。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过程中,提高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这一主题时,教师就可以基于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让学生对《我与地坛》和《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两篇文章进行阅读比对。通过群文阅读开展,使学生对“珍爱生命”这一单元主题进行认知。这两篇文章的内容都相对复杂,如果进行精讲学生在学习时也很容易存在一些搞不懂的地方。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内容做出精简,通过探寻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到本篇文章学习的中心。例如在教学《我與地坛》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将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作为精读精练部分。另外选取一篇较短的文章作为辅助训练,让学生对其进行比对。例如《我与地坛》第一部分与《最后的常春藤叶》最后一部分就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这样的相关性适合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学习。教师在群文阅读课堂展开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计划对学生布设合理的任务。通过文章内容的了解,帮助学生对基础学习内容进行认知。结合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开展,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2.采用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与单篇的阅读教学课程来讲,群文阅读教学所展示出的差异性是较大的。教师在面对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计划,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通过群文阅读课堂开展,实践课程教学基本目标④。防止学生因为漫无目标的学习而丧失学习信息,在合理规划教学任务过程中,基于目标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项脊轩志》这一课程时,教师为让学生对《项脊轩志》本篇文章产生深刻地理解,在教学之前就为学生引入了与之对应的文言文群文组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泷岗阡表》、袁枚的《祭妹文》。在设计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对应相应的教案,帮助学生做好导学案设计。根据导学案所提出的目标,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首先,教师可要求学生掌握这四篇文章的共同背景资料。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同时,列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这样的指引过程中,会先对文章的背景内容进行理解。之后按照引文文字语言,感受到作者融入于文章中的细节,理解作者在写作文章时所融入的感情。通过导学案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有秩序的参与到文章阅读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出引导者的功能,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做出预先选取,之后再按照《项脊轩志》本篇文章的构思特点让学生分析一下这篇文章所融入的基本思想。通过采用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高语文阅读课程教学质量。
3.设置多样群文阅读评价方案
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按照学生的学习特性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性点评的一类方案。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给出的评价会给学生带来新的指引。学生在学习时也会根据教师教学的评价,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它能够完成群文阅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一课程时,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以春夏秋冬作为主题,构建荷塘月色群文阅读中心。这时教师给出的文章包括《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囚绿记》,这几篇文章都是与四季有关的文章,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了解其中描写各类景物的手法。在群组阅读过程中,学生也会得到一些新的感受,他们会在学习时拥有一些新的收获。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按照学生的学习个性对学生进行分组,结合小组互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了解到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本篇文章时,因为该篇文章的文藻构思精美,每一词句都是教师需要探讨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讲解“泻”字时,可以先让学生对该字进行点评,掌握这一字的构思技巧。在学生了解了本字词的构词方式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之前的学习思路对“浮”字进行解读。学生会在小组内会按照预先的群文阅读教学思路,对教师所给出的结论进行补充。教师随机可以挑选一名学生,让其回答问题。按照学生的回答状况,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通过设置多样的群文阅读评价方案,提高语文阅读课程教學质量。
4.开展趣味群文阅读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单凭课堂讲解也很难让学生了解到所有的知识。教师需要去做的是在有限的课外时间帮助学生搞懂群文阅读主要内容,根据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扩充学生的学习思维。将群文阅读延伸到课外是一件极具难度的事情,当前很多学生不具备自我阅读的兴趣。教师在进行课外群文阅读任务设置时,也必须下费更多的功夫完成群文阅读课堂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这一课程时,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按照本篇文章的中心构建群文阅读。教师在教学时可选择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如《沁园春·雪》《七律·长征》。让学生结合这几首诗句,对《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阅读。学生通过回味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了解毛泽东在构思《沁园春·长沙》时所融入的情感。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展开阅读,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其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根据这组诗词开展综合性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五天时限内了解本篇文章的中心。并通过自主整理知识点,知晓毛泽东的诗歌写作情况。在规模设置层面,教师可按照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共同完成此项课外阅读作业。之后教师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所获取的收获。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状况是不同的,一些学生准备了毛泽东诗集朗诵,还有的学生则对毛泽东诗集中的整体意象进行了点评。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做出合理点评,借助这样的群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让学生感受到由群文阅读所带来的知识成长,提高阅读课程教学质量。
群文阅读是目前一种较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该种教学模式进行瞄准。结合学习状况,对学生做出引导。综合开展趣味活动、创设多种评价模式、采用有效教学手段、精心设置教学内容等方案,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教学过程重组过程中,关注学生由群文阅读所折射出的一系列思维。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方案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
【注释】
① 杨华清. 议题策略研究是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最佳突破口[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
② 鲁金会.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以“战争”主题群文阅读教学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8(4).
③ 刘敏燕.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 高考,2019(1).
④ 骆建红.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探究[J]. 新作文:教研,2019(05):197-198.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