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蔚然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25)
OBE被称为成果导向教育,将学生获得既定的学习成果作为目标导向,并以此作为依据重新设计教学过程。OBE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OBE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反向设计教学过程,正向实施人才培养策略,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1]。OBE教学模式要求有清晰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对核心能力划分,形成清晰的能力指标,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设计,运用启发式、任务式、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构建灵活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多维度发展,提升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规格和培养方式的有机统一[2],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培养目标不清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上处于模糊的状态,无法形成一个准确的定位,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没有形成支撑关系;培养规格也就是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比如专业就业能力、职业交流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培养上缺乏针对性,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什么都能做,还是更善于某一类工作,是通才还是专才的界限不明显;同时,培养规格缺乏前瞻性,没有对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造成供需脱节的情况[3];培养方式陈旧,课堂讲授依然以单一的知识传授为主,实践和应用能力被弱化,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联系。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得以有效实施的根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缺乏相互支撑,即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课程目标对课程体系的支撑,以及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培养方案内部关系不清晰,课程之间存在“孤岛”,缺少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内在关系。
大部分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评定可以从双证书、双职称、双能力、双素质来和“单师型”教师作为区分。目前,高校的师资主要来源是具有高学历的硕士和博士,而这些一直从事理论研究的新入职教师,通常并未从事过生产实践等工作,很少能有机会有时间去接触生产实践工作,获得“双师型”技能具有一定的困难。另外,高校职称评定主要以科研项目产出成果为准,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没有具体要求,无法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形成激励。教师没有经历过实践的培养和积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便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转化,这将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4]。
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任务,科研工作也要服务于教学,科研与教学相融合,要立足以学生为本,将科研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中,以科研项目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学生为中心,以科研为载体,以科研成果为导向,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的项目式教学,可以把学生参与科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但这必须区别于职业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协同育人新模式,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相对接,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处于有机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
知能融合。加强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用辩证的方法认识知识对能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夯实理论知识支撑能力养成,提升综合能力加快知识获取,扩大知识获取范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统一。
3.2.1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成果导向即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理论知识占主导地位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转变。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考核方式,使课程内容能够为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展开。
3.2.2 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等各类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起到特定的作用,要处理好各类课程相互衔接的关系,以及课程类型之间的比例,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要“各司其职”,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语言类专业为例,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语言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就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来说,会开设精读、泛读和阅读技巧等课程,科学的学时安排和难度的递进,有助于快速提升学习质量,不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也要避免因为学时不足而导致学生无法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合理的课程设置会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3.2.3 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明确了培养目标后,作为达成培养目标的载体,课程体系设置要从“教师想教什么”向如何实现培养目标而转变,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调整要始终围绕着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形成互补关系,课程体系要与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相对应,对实现培养目标能力较弱的课程或无关课程要及时调整,不断调整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依靠“外引”和“内培”两方面。人才的引进是师资队伍建设最直接的办法,“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就要求高校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调整人才选用制度,将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纳入选人标准。聘任具有一定教学与沟通能力,并从事生产实践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作为高校的兼职教师,“专兼”并重形成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仅要从引进入手,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进入生产和管理一线学习的机会,对于不具备大量外派学习条件的高校,可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和交流,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久合作关系,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平台。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驱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OBE教学理念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的新思路。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高校作为教学的主体要全方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