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霞
教师不仅身负解惑授业的重担,还承担着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任务。随着德育教学的关注度不断被提升,初中生德育教学也不断被提到日程。为了营造和谐良好的德育培养环境,在生活及学习中不断渗透德育,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接班人,成为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持续追求。教师不仅要保持头脑清醒,更要清晰把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把德育工作始终摆在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做到切实把握、有计划实施。
立德是在教育生活中遵守规则,树立道德典范;树人,为立德的结果体现。先立德而后树人,帮助我们肯定了德育教学对初中生的重要性。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加强和延伸,大量未经处理和选择的信息流入中学生的视野,对尚未完全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初中生进行着冲击。在相对复杂的文化环境下,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及时规避不良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
学校是贯穿学生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将德育教学渗透在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这也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培养有理想道德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必然选择[1]。德育是素质教育五项基本要求的重要组成板块,对新时代条件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学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学校需坚持将德育教学放在教育首位,为学校发展及学生培养选择正确的方向。
随着立德与树人成为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归宿,当代教师不仅应具备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能力,还要在教学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2]。因此,提升教师道德素养水平也被视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
其实施过程离不开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培养教师素养的场所。学校应顺德育发展的大趋势,首先提升教师团队的素养:学习并丰富德育的相关知识,提升教师德育素养;组织教师学习德育教学理念并展开交流,促进教师团体对德育重要性的理解;可组织教师进行将德育融入课堂的教研,明确教师对德育教学的认识。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及领导者,教师应根据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将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奋斗理念,不断获得新的德育知识,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从而用榜样的力量影响更多的学生。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学习及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学科专业知识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实现思想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提升将自己的思想觉悟。如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合理运用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在展开课堂内容的同时,将其中蕴含的道德品质发展理念加以结合,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与德育教学相结合,逐步帮其形成唯物主义价值观念,充分发挥政治课堂独特的思想教育功能,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家庭环境是学生道德的发源地,在初中生德育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是学生生活的密切接触者,也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行为导师,其言行、自身素养及道德水平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处于是非分辨能力较差的阶段,还不完全具备明确辨析行为的好与坏、对与错的所有能力。教师应持续与家庭保持联系,帮助家长丰富对德育教学的认识,努力获得其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德育的关注,使其成为德育教学强大的辅助力量。教师还要注意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的榜样作用,以自身行为为榜样示范,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有效发挥家庭环境的教化作用,对德育教学工作的进程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立德树人帮助我们明确了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德育,教学应做到以学生为本,塑造社会主义需要的建设者。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教育活动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其树立基本的唯物思想观,较高水平的思想道德,使他们不断提高是非辨别能力,以及优良的心理素质。同时,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实现教书育人,其过程还应不断创新,持续践行核心价值,让学生成为兼具德才、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