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统编教材中年级学生说写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2020-01-04 07:11陈延芳
教育·读写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

陈延芳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听是用耳朵读,说是用嘴巴写,读是用眼睛听,写是用笔头说。由此可见,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发展,对一个人而言是多么重要。可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说和写两大技能用得越少,发展得也越慢?相反地,说写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自主性更强才对。笔者尝试从中年级开始,遵照中年级学生习作学习的特点,运用借助教材插图编故事、贴紧单元要素仿例文、绘制段落图表谈内容、拓展相关阅读作比较等策略,对学生加大说写练习密度,培养其说写能力,提高习作兴趣。

关键词:统编教材 中年级学生 说写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几十年来,语文教育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的教师们积极探索,努力向着这一目标迈进。中年级是习作的起始年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中年级习作做出明确要求。《课标》第二学段习作目标第一条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第二条指出: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现行的统编版教材围绕“阅读和表达”两个系列,构建了阅读和习作两大能力体系,很明显习作再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笔者及课题组成员结合新阅读研究所创办人童喜喜所倡导的“说写课程”进行实践研究,获得一点体会。

一、小学中年级学生说写情况简析

首先,我需要说明什么是“说写”。在童喜喜老师倡导的“说写课程”理念里,“说写”是一个整体概念,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比说话更为严谨、规范的口头表达,最后也将落到书面呈现的形式。或者,更直观地说,“说写”就是写前的表达行为,它让“写”变得更容易、更完整。而这一“说写”理念是在现代信息技术产品发展到家家户户有手机,且手机已具备了录音、微信语音、讯飞语记等语言交际软件功能的当下才能实现的。

其次,说说中年级学生习作的现状。很多同仁认为“习作”就是写作,就是用笔头来表达。因此,一到习作课,总是迫不及待地让学生面对“习作本”开始“创作”。这样的操作,使得学生不仅书面表达没有学到手,连原来的说话写话的兴趣也没了。渐渐地,中年级学生开始出现平时的作文“拼凑完成”“抄一篇应付”“讲评后再写”,考试作文“挤牙膏”“仿抄阅读文”“放空”等情况,最不希望老师布置“作文”作业——“作文”早早成了学生共同的“敌人”。

中年级学生刚刚从低年级的“说话”“写话”升到中年级,开始接触“习作”,“说”在他们的表达中还占有很大的比例,中年级学生习作训练要注意到“独立性”“摩仿性”“完整性”都需要一个过程。

基于以上中年级习作情况,“说写”在中年级习作训练中应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能力,需要花大力气加以训练、培养。

二、小学中年级学生说写能力培养策略

那么,中年级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有哪些策略呢?笔者结合统编版教材的教学实践,主要提炼四种策略。

(一)借助教材插图编故事练说写

我们知道在统编版教材里,插图不只是低年级的专属了。中年级教材的插图课课有,且大多占据整篇课文页面。因为编者在插图上花费了大心思,插图不只是简单的课文文字的“附庸”,而是具有自身独特的“图育”价值。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学生借助图画想象说话,是低年级就学到的本领。到了中年级,他们对图画的依赖无可厚非。借助教材中的插图编故事,是培养说写能力最便利、最直接的策略。例如,各单元语文要素导读页中的插图,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自主创编故事。像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导读页的插图就是一幅充满童话色彩的图画。根据单元语文要素中“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这一要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各种事物,大胆想象这些大自然中的生灵围绕什么话题谈论,都说些什么,可能做些什么。有画面辅助思考,有问题引路表达,有手机的语音功能及时录音转换文字,学生就像说话一样自由交流。手机语音记录下来的文字,供学生书面整理时完善。这就是一次不着痕迹的习作训练了。我们称之为借助导读插图编故事。

除了借助导读页插图创编故事,还有借助课文插图补编故事。课文中的插图在文中一般有一定的文字描述了,所以,选择某一个点让学生补充说写更为常见,也更合适。

(二)贴紧单元要素仿例文练说写

统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是用好语文教材的“指南”。从三年级开始,单元语文要素分别指向的是读和写。新教材在读写结合上有了突破,也就是“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但不管怎么分编,读是写的基础,从读学写,读后迁移运用落实写的训练,已是语文教学的共识和铁律。统编版教材在单元导页中明确指出了两至三条语文要素,教學中我们就要贴紧单元要素,用好每一篇课文,设计说写训练。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页上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习作训练要素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那么,笔者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前布置了观察喜欢的一种植物;在教学课文前让学生说说课前的观察。由于大多学生观察不细致或是随意,在交流时都过于简单。于是,在教学中特别引导学生通过相关语句,体会作者之所以能写得如此细致、生动、准确,是因为他长期耐心的观察、探究。当有了真正的观察和探究,就会有发现,有想法,介绍起来自然就丰富、生动了。课后,我再请学生进行二次观察,并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按一定顺序,重点抓住喜欢的植物的某一部分具体介绍。第二次说写整理而成的习作显然比第一次成功率高。

(三)绘制段落图表谈内容练说写

中年级学生刚刚开始练习习作,有图画、实物、场景再现等“拐杖”,习作起来更顺利。统编版教材每篇文章都承载着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的教学任务,把文章梳理成图表式,让学生依据图表进行说写练习,也是方便又快捷的训练策略。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荷花》,可以整理成这样的图表(图1),学生在学文后,文章内容变成图表,容易理解和记忆。

四年级教材的篇幅开始变长,一般对于重点段落运用图表法有利于辅助背诵和习作迁移。比如,四年级下册《天窗》第7自然段,由天窗外所见而产生的想象丰富、生动,写出了天窗外夜的美丽神奇,将这段话也用图表的方式整理出来(见图2)。文中,从天窗的小玻璃外的一粒星、一朵云、一条黑影想象到许多,学生还可以通过其他事物想象到其他的,如一架飞机,一滴雨珠等。

(四)拓展相关阅读作比较练说写

教材中的课文只是学语文的例子。立足教材,进行拓展阅读,把学生的视野打开,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中进行比较、联想,受到更丰富的信息刺激,让说写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说写的练习变得更加自然。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掌声》后,可让学生拓展阅读《苏珊的帽子》,引导学生从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去对比阅读,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从爱心的角度谈到“掌声”“帽子”都代表了老师和同学对主人公的爱心。从这个角度谈发现的较多。有的学生从文章的写法发现了秘密,角度不同,价值也更高。比如,有一位学生这样说:这两篇文章都是先写英子和苏珊的担心,再写“意外的发展”。英子因为走路摇晃而且特别慢,上台的时候很犹豫,后来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勇敢地走上讲台,英子发现同学们并没有嘲笑她。苏珊化疗后回到学校,因为带帽子感觉自己会和大家不一样,也非常担心。意外的是,苏珊回到学校后,看见同学们都带着漂亮的帽子。故事随着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发展,使人读起来整颗心跟着作者的笔在颤动。

又如,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后,推荐学生阅读原文,猜猜为什么课文只选取了这些内容?还比如,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后,让学生找找其他名人写的 “猫”的作品读一读,并思考自己被哪些文字吸引了。

说写练习应该融入学生语文学习生活。语文教师应结合学段特点,发挥统编版教材的先进性,不断探索并用好说写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习作兴趣、自信与能力。

參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童喜喜《童喜喜说写手账(共10册)》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12月;

[3]严文蕃《童喜喜说写课程的理论分析》[J];教育;2019年11期;

[4]张明舟《说写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J];《教育》;2019年11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同安区新星小学)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
把握好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脱离“拼音”拐杖,突破识字难关
“分角色朗读”的七大策略
基于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
谈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亮点
用德滋润儿童心灵,用法护佑儿童成长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