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书籍

2020-01-04 07:11李镇西
教育·读写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关键

李镇西

我同意李希贵先生的说法,在任何人的成长历程中,都有着一些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书籍。我多次说过,成长是一种自觉选择、自我培养和自由发展,而在这过程中,与一些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书籍的相遇,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相遇,也许是偶然的,但相遇后对自己成长产生的影响,则是必然的。

我想到了我自己。三十三年来,我的教育之旅也伴随着许多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书籍。和这些事件、人物和书籍相遇,多数时候并不是我刻意为之,但一旦相遇,便嵌入了我的灵魂,滋养着我的成长。

一、关键事件

第一篇论文在《班主任》杂志发表

1985年春节期间,回顾我三年的教育,许多故事和感悟涌上心头,我情不自禁拿起笔一气呵成地写了9000多字夹叙夹议的文字。开学不久,我从《光明日报》一则消息中得知,北京教科所的《班主任》杂志即将创刊。我想到我那篇文字,便不知天高地厚地给《班主任》杂志投去了。很快我便收到该杂志王宝祥老师的回复,说“大作拜读,甚好。拟分两期刊载”云云。这对当时我这个刚刚工作三年的小伙子来说,是一个多大的鼓励啊!这件事更为重大的意义,是让我信心倍增:原来论文居然可以这样写啊!于是,从那以后三十年来,我且做且思且写,其乐无穷。如今,我已经出版了60多部著作,发表上千篇文章。这一切的源头,都在1985年的《班主任》杂志。

《爱心与教育》的出版

1997年8月,我在搬家过程中无意看到了许多老照片,也读到我写的教育日记。这些照片和日记已经发黄,勾起我美好而温馨的回忆。回忆中,一些故事浮现脑海,恍惚中,已经毕业的孩子们笑着向我跑来……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就在那一刻,我做出一个庄严的决定,我要把这些故事和人物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教育的幸福。两个月后,《爱心与教育》脱稿了。那时还没有“炒作”一说,但仅仅是凭着读者的口碑,这本书出版后至今畅销不衰,产生了出人意料的社会影响,我收到无数封泪迹斑斑的读者来信。这本书对我的意义至少有三:一是让我在更大范围内结识了更多的教育志同道合者;二是让我开始有意识地以教育故事或者说教育案例的方式,记录并传播我的教育收获;三是——我得坦率地承认——这本书为我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让我成了所谓的“名师”。

出席纪念苏霍姆林斯基八十诞辰国际研讨会

1998年11月,我去北京出席苏霍姆林斯基八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最初我很自卑,因为与会者大都是中外著名的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家。因此当主持人王义高教授请我发言时,我根本不敢接招:“我是来学习的,讲不出什么理论。”王教授说:“谁叫你讲理论了?你讲你的故事就行!”这给了我信心,因为我的故事太多了。第二天,当我讲完故事时,坐我身旁的苏霍姆林斯卡娅递给我一张纸,赵炜教授当即给我口译,原来这是一段表达感动并鼓励我的文字,其中有“你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的评价。坦率地说,这个评价很高,但我能接受。因为所谓“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就是富有爱心和智慧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有爱心也有一定智慧。当然,“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不止我一个人而是很多,但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无比光荣。正是从那时开始,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学习和研究更加积极主动。这为我的教育实践注入了可持续的精神动力。

温家宝总理的批示

2007年7月22日,我通过邮局投寄了一封平信,收信人是“北京国务院温家宝”。八天以后,我得知温家宝总理给了这封信一段长长的批语,然后转给当时的四川省委书记。我写这封信的背景,这里略去不说。我想说,信的内容绝无任何个人要求,谈的全是平民教育。我呼吁总理支持平民教育。这之后,不只是我所在的学校,包括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农村教育在当时都得到高度的重视。总之,这封信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也有人误解我,认为我给总理写信有点“那个”。但我认为,一个公民给另一个公民写信很正常。只有骨子里缺乏平等意识的人才觉得给总理写信是“怎么怎么”。当然,这事我后来很少提起,因为我并不认为值得炫耀。在我们校园,看不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我在外讲学也极少提起。这次我写这篇文章也想过不提,但这件事的确是我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事件之一,我得诚实。

二、关键人物

谷建芬

当写下这个名字时,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其实,到现在我和谷建芬老师也没任何私交。刚大学毕业不久,为了让我的教育既有意义也有意思,我决定把我的班取名为未来班,并和孩子们一起设计班训、班徽、班旗和班歌。班歌歌词是全班每一个学生起草,经过我修改后交给音乐老师谱曲。可孩子们从他们的音乐课唱的谷建芬老师的歌中,喜欢上了这位谷阿姨,便提出:“能不能让谷建芬阿姨为我们谱班歌?”这个想法大胆而奇特,但当我们给谷建芬老师写信提出这个请求时,谷老师居然答应了。从此,她专门为我班孩子谱写的班歌《唱着歌儿向未来》就一直伴随着我的班主任工作。我之所以把谷建芬老师视为我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人物,是因为三十多年来,我一直觉得她的目光注视着我,我因此而感到一种激励。她答应为我谱班歌,对我来说是一种“运气”,是偶然;但谱了歌之后,我却有意识地把她视为一种标杆,这是必然。每当我的工作有所懈怠时,我就问自己,连和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作曲家谷建芬老师都那么关心我的学生,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爱我的每一个学生并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呢?

王绍华

说起“王绍华”,绝大多数读者会感到陌生,但对我来说,这也是刻入我生命的名字。王绍华是我在成都市石室中学工作期间的校长。他当年诙谐而真诚地用“谈恋爱追对象”来比喻他希望我到千年名校石室中学工作的迫切心情,至今让我感动不已。但他对我的影响绝不只是“感动”。记得我刚到石室中学,他便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说我就希望能安安静静地当一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王校长马上说:“好!我就让你当一名教师,并尽量创造条件让你朝名师和专家的方向发展。”我顿时有一种被理解的感动。以后王校長果然没有“打扰”我,我得以从容不迫地上课带班。关键时候他总给我有力的支持。1998年11月我想去北师大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八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王校长努力争取让我得以成行。我因此而结识了苏霍姆林斯卡娅,我的教育视野也上了一个境界。两年后,当我提出要考博士时,王校长不但很爽快地签字同意我报考,而且还特意勉励我向著名特级教师顾泠元学习,说顾老师也是以一名中学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应该说,王校长在这两件事上对我的支持,都加速了我的成长。另外,王校长的仁慈、大度和智慧,都影响了我后来做校长。现在每当遇到困难,我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是王校长,他会怎么做呢?

朱永新

许多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朱永新老师的博士。但朱老师对我的影响,首先却不是知识和学问,而是他的为人。第一,他毫无功利地爱才。我当然算不上有多大的才,但他却把我当做“才”来爱惜与提携。我俩原本素不相识,偶然相见后,他便提出要调我到苏州工作,我婉言谢绝后,他又提出让我考他的博士生。博士毕业后,他希望我留在苏州工作,但我回到了成都。从那以后到现在,他多次对我表示出期待,可我每一次都坚守成都没让他如愿。但他依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帮助我。不光对我,他还帮助了许许多多普通的老师,但从没要求“回报”。在我看来,他对人的帮助,就是他善良的自然流露。他总是希望所有有理想有才能的人都能做出一番成就。第二,他胸襟博大。他曾亲口对我说过:“只有大胸襟,才能做大事业!”他的大气大度,感动了很多人,也包容了很多人。有时候我们都觉得他的宽厚到了“没有原则”的地步,但他总说:“谁没缺点?看人只看他的优点就是了,大家一起做事,需要彼此多包容。”这点对我影响很大。第三,他对教育全身心地热爱与投入。作为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他有多忙可想而知。但他依然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投身“新教育实验”,常常马不停蹄,甚至通宵達旦地奔波。他说:“我愿意为新教育打工!”我曾把他称作“中国教育第一义工”。现在,我无论多么忙,只要想到朱老师,我就觉得自己的所谓“忙”实在不算什么。

雷福民

雷福民曾是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局长,以前他在位时,我不便公开向他表达我的敬意和谢意,现在他退下来了,我写文章夸他,不至于被人视为“拍马屁”吧?我之所以把雷局长视为我成长路上的关键人物之一,固然是因为他给了我一个做校长的平台——当初我打算离开成都时,他给我一个短信:“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这条短信决定了我继续留在成都,也决定了我出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但这还不是他对我“最关键”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在于雷局长对我的理解与包容。所谓“理解”,就是他明白我的追求是什么,也知道我的长处和短处,进而给我以实实在在的支持。我说我当校长不是目的,搞平民教育才是我的追求,于是他把我派往郊外的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城市化进程,现在这所学校叫“涉农学校”);为了不让繁琐的管理杂务缠住我,他给我配备常务副校长,把我解脱出来,让我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地思考与研究。他不但理解我,更包容我。他了解我的个性,并宽容我的个性,尽可能给我以思想的自由,也给我行动的宽松,他甚至允许我不参加教育局的校长会。所以我在他面前说话从来坦诚直率,有时候甚至肆无忌惮。正是这种自由,让我这几年的心灵相对舒展,我的行动也相对潇洒。顺便说说,雷局长退了之后,他的两位继任者都延续了他对我的理解和宽容。这是我的幸运。

三、关键书籍

《青春万岁》

这不是一本教育理论书,而是一本反映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今天读来,这部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书,很是幼稚与粗糙。但当我在大三读这本书时,我却被书中纯净清新的校园气息所陶醉,被主人公的纯真健朗所打动,被作品所洋溢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所感染。原来教育是这样的美丽而美好!《青春万岁》激起了我对中学校园的向往,它也成为我踏上中学讲台后给学生全文朗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无论怎么评价《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对我的影响都不过分。这本书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每读一遍我都心潮起伏。书中包含哲理的语句,以及浓浓的人情味,让我痴迷,甚至让我感到我在亲耳聆听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诲。我常常能够从字里行间读到我自己、我的故事和我的思考,进而坚定我的教育信念。这本书还影响了我的文风,寓思考于故事,在叙事中抒情,让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给我的写作风格。

《帕夫雷什中学》

在我看来,这一部学校管理的百科全书。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全方位地展示了他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等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和作者的其他著作一样,该书同样以案例呈现其教育理念。“教育如童话般美丽”是这本书的精髓。可以说,我教育中的浪漫,正是源于《帕夫雷什中学》。

《陶行知教育文选》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的爱、思想和智慧。打开这本书,一股浓郁的中国气派、生活气息会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朴素亲切而又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如果我们细细清理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丰厚的教育遗产,我们会强烈感受到他在教育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民主精神。正是先生的民主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直到现在。

2014年11月19日晚

北京至成都的航班上

(作者单位:新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关键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给尊敬的中国教师们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鹏鹏猪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