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设问题 有效互动 发展素养

2020-01-03 15:32吕翠仪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4期
关键词:互动交流数学素养

吕翠仪

【摘要】课堂教学中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以“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教学为例,阐述在课堂上通过精心设计研学问题,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理解数学知识本质,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研学问题   互动交流   数学素养

白益民教授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实质性互动行为是有效教学成效的基础。在研学后教的理论指导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明显增多,但是,如何实现有效的互动,仍是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这一节课为例,谈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师生如何实现有效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1.教材解读

“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是2019年人教A版必修一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指数函数的第二课时,学生在初中学习过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在这节内容之前,通过图象直观研究函数性质,也学习了“幂函数”,初步理解了研究一类函数的过程与方法。

本节引导学生类比学习幂函数的过程,去研究归纳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问题的设计,语言的引导,小组的合作,从而达成有效的互动。

2.课堂教学策略

2.1 问题引导,启发思路

研学问题1:根据你学过的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你认为研究一个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师生在共同回答中补充完善下面的研究流程: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类比思考,形成基本的函数研究思路。

2.2 小组合作,寻找性质

教师给每一个学习小组一张表格纸,让学生们根据刚才的回忆与分析,互相讨论选择画那些特殊的指数函数的图像。

设计意图:从图象直观感知图形变化规律,是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体现。让学生自己经历选函数作图象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的讨论选择,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理解是否全面。

学生作完图形后,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研学问题2:通过图形,我们应该研究指数函数哪些性质?这些性质是否具有一般性?指数函数的图象有没有特殊之处?需要分类讨论吗?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从函数的一般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方向进行研究,并考虑特殊情况。

2.3 展示交流,共同归纳

以下是两个小组展示的图片。

小组成员选择的特殊函数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有差异。

教师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给出以下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归纳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研究知识的不足之处,从而意识到从特例到一般的研究过程,要多思考各种不同的情况,使研究更全面。这种方式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对指数函数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研学问题3:你还能从这几个不同底数的函数图象中找出什么规律?

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引导学生比较底数大小与图象位置的关系;比较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的特征,从而更全面的认识图形。

研学问题4:不进行描点,你能在你所画的图形中把函数y=ex与y=(    )x的图象画出来吗?

设计意图:先从图象出发,让学生寻找底数不同的指数函数的图形位置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寻找其它指数函数的图象,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2.4 知识应用,生生互教

师生根据图象直观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后,初步进行知识的应用。

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1.52.5,1.53.2;                 (2)0.6-1.2,0.6-1.5

(3)(     )1.8,(     )0.8     (4)1.70.2,0.92.1.

2.函数y=ax-2+1(a>0且a≠1)的图象必经过点()

A.(0,1)      B.(1,1)    C.(2,0)     D.(2,2)

3.已知1>n>m>0,则指数函数①y=mx,②y=nx的图象为()

学生个体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成员互相讲解,最后,教师归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三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检验学生是否理解知识,能否用函数的思想去解决数值大小比较的问题,能否借助图象帮助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5 课堂小结,突出思维

研学问题5: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课堂上学会了哪些知识方法,学会总结与反思。

3. 教学反思

3.1 精心设计研学问题,促进生生、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问题引领,师生思维的碰撞只有在问题解决时才会出现。故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中设计问题。研学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度,有一定的开放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还要体现数学知识的本质,体现数学研究的本质。

本节课精心设计了五个研学问题,从类比学过的函数的研究方法出发,逐步引导学生通过选择特殊函数,画出图象,归纳图象特点,得出一般结论。根据研学问题,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从而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3.2 注重知识形成的发现,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學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

本节课注重学生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围绕着如何寻找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展开研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展示归纳等发现指数函数的图象分类与特点规律等,让学生有效经历研究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完整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互动交流的设计,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思考问题的不足之处,重视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素养。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的本质,精心设计研学问题,促进生生,师生的有效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白益民 高成效教师行为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

[2] (荷兰)弗赖登塔尔著;陈昌平 唐瑞芬等编译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互动交流数学素养
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增强小学语文课堂互动交流的策略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好语文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创设互动交流情境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