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月明
【摘要】“非正式科学课程”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涵盖了一切校门之外的科学学习活动,随着综合实践理念不断深入,实践课程的实施使“主体”回归到“身体”的实在,而不再是停留在泛化、抽象的概念。通过具身化的教学情境把师生带向了教育场域,从根本上去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达成“知行合一”的目标。具身实践指导中,教师要充分预设、重视生成,充当好活动信息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催化剂”,从而促进“非正式科学课程”生成资源的利用。
【关键词】具身 非正式科学课程 生成资源 利用
“非正式科学课程”活动的资源涉及学生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关注的社会话题、自然界的生成话题等,面对这五花八门、数量繁多的资源,活动指导老师要正确预设、善于捕捉、合理利用,促进活动中生成资源更具有效性。
一、精心预设,形成有效生成资源的具身情境
“非正式科学课程”活动要在具身情境中展开,因此更注重教师精心的指导、积极参与下进行的,在活动前,教师做充分的准备,才能使生成更有深度,更值得挖掘。
1.前置预设,为生成提供情境
课前精心的预设是前置性的工作,为整个实践活动绘制蓝图的过程,也是着眼于局部环节的精雕细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深入发掘和积极引导。要有意识的设置一些“陷阱”,形成学生思维的障碍,才能使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探究发现、交流撞击,从而形成一些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作为“非正式科学课程”活动的一种宝贵资源加以利用。
2.弹性预设,为资源生成留足空间
弹性预设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设计出的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不追求过程的全部细节和活动的具体步骤,但要求教师给学生留足自主思维的空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随时调控。
在“非正式科学课程”实践活动中,学生所提的问题涉及的内容是往往是相关领域内重复的,哪些可以整合起来研究呢?这一问题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紧紧地把握了教学的大方向,起到了修正性作用,把纯粹“孩子性”思维再次激活。这样的弹性预设既为“非正式科学课程”活动的展开拓展了“渠道”,又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3.放弃预设,使创造生成成为可能
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能按照事先的预设展开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甚至放弃原先的教学预设,若真正出现了意外,应该尊重事实,尊重学生,因势利导地开展活动。
二、抓住契机捕获有效生成资源
综合实践要更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准确洞察、敏捷捕捉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稍纵即逝的变化,适时调控,激活教学,促进有效的生成。
1.在捕捉“错误”中引导生成
此类活动由于内容多而杂、时间长,学生出现一些错误在所难免,它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经验的真实暴露。面对这些错误性资源,我们应该允许、包容、接纳,甚至可以将错就错,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
在《常熟餐饮店用水的调查活动》中,活动小组在采访第四家店时,店里有客人在打牌娱乐,他们警告我们:不许拍照!可是孩子们正拍在兴头上,加之“初生牛犊不怕虎”,越不让拍,反而使得他们越想拍,哪怕是偷偷地拍,他们也觉得过瘾。这一举动,店主不高兴了,断然拒接了孩子们的采访。孩子们傻眼了,不知如何是好。
面对无奈的孩子们,教师立刻引导他们找失败的原因:采访中,没有尊重被采访人,直接导致了采访失败。于是,自然而然的生成了新的活动资源:采访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结合本次采访活动,在纠正错误中有针对性地对“如何采访”的主题活动进行指导,取得的效果尤为明显!
在该案例中,因为孩子的错,教师和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里。教师及时捕捉住了这一“错误”契机,化腐朽为神奇,引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纠正错误行为,有效生成了新的活动资源。
2.在合作思辩中创造生成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背景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的生生之间的合作、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层的思考,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针对具体内容“预估”学生的思维可能性,巧妙地设置善意“陷阱”,自然引发师生、生生间的争辩,从而创造生成资源。要巧妙地创设具身实践所需的场所、环境和人员组合,使之设身于合作互助、情感沟通,为创造生成供氧。
3.在即时追问中引领生成
实践活动中,人云亦云甚至是答非所问是常有的,正确止损才能引领生成。适时地进行追问,帮助孩子整理思维,明确谈话要点,不仅能保护孩子的積极性,还能使活动顺利进行,从而产生有效的生成。对比《升降机的安全》一课的两个不同教学片段:当老师提出“升降机(电梯)如何设计才最安全?”有学生提出现在关于电梯安全事故很多,是因为维护保养不到位。此言引起学生议论,并指责物业工作人员工作不负责等。对此,一教师埋怨“你们话题扯远了,我们活动主题是‘升降机(电梯)如何设计才最安全不谈物业工作。”另一教师则巧妙地追问“如果一时没有办法提升物业的工作责任心,我们有没有其他处理的办法呢?”学生思考后,又提出新的建议:“请教电梯厂工程师”“写文明乘梯倡议书”“动手做电梯模型”等等。之后,教师又追问引导“这些方法很好,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
对比两个片段,孰胜孰劣,不言而喻。后者正是通过巧妙的即时追问,把孩子游离的思维拉回了话题,并在肯定中,激起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与决心,引发对生活的思考,从而有效地生成新资源 。
4.在利用“意外”中激发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接纳我们不可避免的外部干扰。一次活动,带领学生调查常熟面馆用水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意外——“洗锅水煮面条”之说。同学们采访店老板,是否有节水措施?老板说有。生又问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老板沉默了。这时店里的一个“炒浇”厨师毫不客气地嘲弄孩子们说:“节水我们有办法,用洗锅水煮面条吃!”孩子们自然听得出言外之意。
节水本是环保公益的行为,但是如果因为节水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就得不到人们的支持,行动必将以失败告终。用“洗锅水煮面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自然这种节水方式,我们并不提倡,那么如何在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前提下,采取一些节水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呢?本人及时抓住这一意外信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孩子们思考的范围更广,更深,更关注措施的现实可行性了。
在实践活动中,诸如此类的“意外之语”常会出现。教师要即时判断这些意外可否为我所用,是否有利教学,然后有选择地、合理地利用“意外”,激发生成资源。
三、“非正式科学课程”活动中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成資源包含了两个方面:“预设性生成”和“非预设性生成”,相符于活动的前置性和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在“意料之内”和“意料之外”。
1.预设性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活动指导中充分而精彩的预设有利于自然而精彩地达成。
(1)借题发挥,挖掘资源 “非正式科学课程”课中许多预设内的对话常会带来惊喜,此时教师应该看准时机,借题发挥,让活动深化拓展、走向深处,也为学生的延续性学习和研究指明方向。
《真假羊肉鉴别》一课,同学们对不同肉的味道,侃侃而谈,借机,我顺势提出:除了品尝,你还知道可以用哪些方法辨别出不同的肉类?学生很快想到,可以闻气味,观察颜色,看肉质的结构特点确定肉的种类。以此扩展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多角度,全面认识事物的方法,从而顺利导入真假羊肉的感官判断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2)交互对话,拓展延伸 “非正式科学课程”活动的预设性生成资源,来源于“师生、生生”的交互对话和对活动内涵的深入挖掘。期待创造一个多边平等的对话机会,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寻解决方法,逐渐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3)即时评价,变废为宝 “非正式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生成的情境,懂得倾听、点拨和引导,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并运用有效的即时评价,把活动推向精彩。
在指导《常熟湿地资源的调查活动》时,围绕“怎样研究家乡湿地的水质” 展开讨论,学生的答案中有“看一看干不干净”,“闻一闻是否有异味”、“与其他地方的水作对比”、 “取样试验”等。我及时评价:同学们有自己的方法,这值得赞赏。那么在活动中使用这些方法时,我们特别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让每个学生思考、对比,发现,在操作中体会不同方法的利弊,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
这样尊重学生学习成果的即时评价,既化解了生生之间的差异矛盾,又化解了活动资料与学生认知的矛盾,提升了活动的层次。而一些与活动资源、活动目标有所偏差的生成性资源,也将得到有效利用,变废为宝。
2.非预设性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成并非都是事先可预设的,非预设性生成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和各种预设性的生成资源共同构成精彩的课堂。
(1)退中求进,理性处置。在活动过程中的争议,要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保留其积极性,引发进一步活动探究,从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遇到过这样的例子——在调查一家饭庄时,孩子们发现店员把许多鱼养在一个水池中,水龙头一直开着,水很小地流着。形成了“浪费水鱼能活”和“节约水鱼会死”的争论。
两派意见各有各的理,怎么办?若置之不理,学生无所适从;若赞赏肯定,显然会伤及一方自尊、情绪。于是,以退为进:“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能不能有办法两全其美呢?”一听我这么说,学生马上又重新进入了思考状态。不久,就有学生提出,可以使用氧气泵、可以把水池里的水循环利用起来……
(2)巧妙变通,另寻捷径。活动中,质疑是促进有效生成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限制无法产生疑问,甚至出现“冷场”、“分歧”等现象,当遇到这种偏离主题的非生成性资源时,教师要巧妙变通,另设问题或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落差”,鼓励学生,并变换角度启发,从而有效地打破认知平衡,引发思维碰撞,确保教学流程畅通无阻。
(3)直面生成,价值回归。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生成的价值是为了学生更好的优化学习方式,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然适应社会,从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以在面临生成抉择时,教师应直面生成,带领学生判断生成的价值,有效地进行抉择,化解生成,重新自信地进入预设的教学流程。
“非正式科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活动过程、方法、内容、目标的“鲜活度”,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具身条件的作用,促进“非正式科学课程”活动中生成资源的开发、利用,达成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J] .中小学教育.2007(8)
[2] 陈树杰. “非正式科学课程”活动课程引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3] 杨九俊.《小学”非正式科学课程”课程活动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4] 刘青 《“青少年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13年
[5] 菲利普.贝尔 布鲁斯.列文斯坦 安德鲁.绍斯 米歇尔.费得非正式环境下的科学学习 人、场所与活动,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