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明
摘 要: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新课程的学习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学习情感 教材 生成资源
当前,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改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谈谈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有些课上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复杂、牵强附会,学生不能捕捉有效信息,致使课堂教学流程舒缓有余而紧凑不足,教学效果不好。
如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教师首先提出:“今天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生日,老师在商店里看到有一些漂亮的气球(同时出示三种气球,每种气球下面分别标有:8角一个、5角一个、1元2角一个),我想买两个气球,代表全班同学送给这位同学,祝他生日快乐。现在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买哪两个呢?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商量一下。”这里教师并没有增添所谓“生动的故事情节”,而借助学生身边最感兴趣的事例创设情境,学生对此有较强烈的探究愿望和探究激情。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情境狭义地理解为“故事”,一些游戏、操作活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都是很好的创设情境的素材,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激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二、重视情境创设,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编儿歌。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6张眼睛12条腿……请学生接下去编儿歌。学生发现可以用字母表示青蛙的只数,通过相互交流,编出: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在本节课中,教师借助了学生耳熟的儿歌,组织了一个续编儿歌的活动。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可以看出,学生很喜欢这个活动,因为儿歌这种文学形式很容易被学生所认同。续编儿歌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所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三、钻研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与知识的属性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的,这部分知识被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认识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有效的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四、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
生成是课程改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目标。是不是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说出一种标新立异的算法就算生成呢?这其实是对“生成”的片面理解,我们要以互动生成的新教学过程观反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现教师对互动生成的理解是不同的。生成既有预料之内,又有意料之外。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成。没有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的确,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师正要进行下一环节教学时,学生可能会冷不丁冒出一个问题,或补充一种算法,或提出一种疑义等。这时,放弃既定环节教学,就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装作未看见,又显然有悖于“据学而教”的理念。每每遇此,教师常常进退两难。一个真诚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师会果断调整教学任务,敏锐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点,并加以放大。因为他们相信,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生成点是一闪而过的,一个时间差就可能错失一次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良机。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强调课堂生成并不等于教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问题在于,当“意外的通道”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否敏锐地意识到,并且能否经由这“通道”引领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景”?教学是一种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活动。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上不容忽视。我们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能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开阔知识视野。我相信,只要重视“课堂的有效性”,就一定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