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问和思维引导开始的学习探索

2019-12-14 14:11崔靓
求知导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学习故事提问幼儿教育

摘 要:学习故事,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理念、一套思维和行为模式。它最根本的价值在于,教师可以通过注意和识别去尝试读懂幼儿,尝试从儿童的视角和教育专业的视角读懂每个幼儿当时当下每一个想法、每一个意图、每一种情绪……教师从注意、识别、回应、记录、回顾,与幼儿建立互动互惠的关系,从而促进幼儿们的有效学习。

關键词:幼儿教育;学习故事;提问;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0-0072-02

引    言

学习故事是教师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记录,发现并分析幼儿的闪光点,抓住幼儿的精彩瞬间或者说魔法时刻,激发幼儿的正能量。它记录的是幼儿能做什么,而非不能做什么;关注的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信与能力,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学习结果[1]。接下来就跟随镜头一起看一看发生在科学区的学习故事吧!

一、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

当我注意到浩浩的时候,他正在专心致志地摆弄着面前的材料,而他的小小“水利工程”已初具成型。

我看到他的“水利工程”是用吸管把纸杯相互串联起来,再用吸管穿过打满洞洞的泡沫板。而此时的他,还在继续……我不忍心影响他的工作,于是我选择在一旁细细观察。这个时候他正在给纸杯的底部打洞:他先用手指抠——失败了,又用剪刀戳——哇!成功了,于是他把吸管插了进去。他用这个方法打好了两个纸杯的洞,并用吸管将它们连接,然后把它们摆到泡沫板上,看了又看,似乎有些不满意。

尊重幼儿,前提是认可幼儿的价值。教师要做到相信幼儿,并且真正地相信每个幼儿都是有能力、有自信、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和沟通者,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说明他是一个自信、自主的孩子;他能用自己的游戏方式为娃娃家的游戏提供便利,说明他已经适应了集体生活。

他做出一个这样的模型已经很不容易,聪明能干的他,用智慧给娃娃家增添了“水利工程”,最难得的是他的爱心,娃娃家的小伙伴们都很喜欢他哦!

我也被他对“水管”连接的创作所吸引,决定成为游戏的参与者,激发他的兴趣。

我说:“这样连接能接到上面的水吗?”他忙说:“我试试。”然后又开始不声不响地忙碌起来。他把水杯套在吸管中,在泡沫板上对应的洞洞里也接了根吸管;他轻轻地摆放好,然后喃喃自语:“好啦!”我又问:“这是什么呀?”“接水呀。”他顺着吸管从上而下告诉我水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最后,他用手指着小厨房的方向:“这样水就可以接到厨房啦,娃娃家的宝宝们就可以喝到水了。”

这样的评价和学习带来的是另一种学习状态。在这种学习状态中,既有幼儿发起的活动,也有教师发起的活动,但无论是谁发起的,他们都在彼此倾听、对话、持续呼应,不断有新的想法出现,进而推动课程的发展。

二、失败可能引发的学习机会和可能性

当他再次来到娃娃家时,他发现他的“水利工程”被别的幼儿玩游戏时损坏了,这时的他走到了小厨房,打算修复、加固他的“水利工程”。我来到他的面前,轻声问道:“你的水管接通了吗?娃娃们能成功喝到水了吗?”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他拿水试了一下,很遗憾地发现吸管的接口处在漏水。

要对幼儿充满好奇心,发自内心地从幼儿的视角去倾听、观察,了解幼儿可能在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幼儿为什么这么做?幼儿可能在感受、体验什么?幼儿所有的探索都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这个“水利工程”明显是他观察到了洗手间的水管连接而引发的一场探索,这对于一个中班的幼儿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教师不仅要看幼儿在做什么,还要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思考如何支持幼儿的学习,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看到幼儿做什么后,要解读和识别幼儿行为背后的意图、想法、情感和体验,发现他们的兴趣和动机。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们与生俱来就有艺术创造的潜能,自主游戏又是集自主性、愉悦性、想象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活动。于是我选择帮助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激发他继续探究的欲望。我问:“如果不漏水就好了,你能想到用什么新的材料吗?”他说:“我要回家想想!”

三、从围观开始的持续、深入学习

今天的建构区多了一些长长短短的PV管子,浩浩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尝试建构新的“水利工程”。

渐渐地,搭建“水利工程”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我在设计学习场景时,可能把“很愿意”这个维度放在了前景位置。我可能重点思考了如何创设一个让幼儿很愿意去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的情境?如何让幼儿在这个情境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识别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如何让这个“很愿意”参与的环境激发出幼儿多种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如何让他们有可能深入学习和发展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实录里我发现,在他的带动下,幼儿都开始玩起了接水管的游戏,一个人的游戏开始成为一群人的游戏。

在故事里,我试着让这个“情境”自然地融入幼儿日常生活环境中,不给幼儿带来必须参与的压力,而只是让它成为幼儿可以选择的众多活动中的一个,赋予幼儿自己识别当下这个“情境”中是否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的权力和机会。我也试着让这个“情境”给幼儿发出无声邀请,这样参与接水管游戏的幼儿渐渐多了起来。为了促进幼儿的探索与交往,经过大家讨论准备开展一场“接水管”的主题游戏活动,将个别游戏推进为集体合作游戏。

四、在“学习故事”中呈现儿童的进步和发展

那么,这样的“围观”还要继续吗?我们的回答是“当然要继续啦!”

于是,“接水管”的主题建构活动开始了。

上周大家在水管拼搭的自主探索中积累了经验,幼儿们对各种水管的连接操作都比较熟练,有互相合作的,也有幼儿找来三五个小伙伴打算做一个超长的“水利工程”的。于是,幼儿们有的接水管,有的运水,有的接水,有的检查哪里有漏水随时修补,大家都沉浸在快乐的“水利工程”中。

事实上,在我持续的注意、识别、回应中,“围观”真的引发了持续、深入的学习,而且是跨越了幼儿园围墙的学习,是见证了幼儿进步和发展的学习。从独立游戏到平行游戏,最后发展到集体合作游戏,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生了变化,沟通能力也在幼儿的相互合作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

浩浩在整个“水利工程”的搭建过程中,无论是任务的目标意识,或者是精细动作的协调性都要优于其他同龄的幼儿:他会自主设立目标、自主调节材料、自主解决问题。

但是当大量新材料加入时,当大部分幼儿都加入集体合作游戏时,他还是沉浸在独立探索中。这样的他,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专注、持续、执着,另一方面也让我感受到了他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

我们也期待,他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尝试和观察,发现:如果自己在操作时遇到困难或材料大小不是他自己可以独立完成时,他是可以选择和朋友一起合作来完成任务的,这样的合作同样快乐!

结    语

这个“学习故事”中所记录以及教师努力促进的学习,是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影响中发生的学习,是融合了动机、情境和知识技能的学习,是能够促进学习者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更是能够建构学习者有能力、有自信、积极主动形象的学习。而这样的学习,很多时候可能从幼儿主动选择的旁观开始,也可能从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围观机会开始。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崔靓(1981.12—),女,江苏常州人,幼儿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学习故事提问幼儿教育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