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6-10-09 09:01
考试周刊 2016年7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沈洁

摘 要: 在课堂中,提问是构成这节课的重要内容。在数学课堂上怎样让教师的提问更有效呢?作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提问目的要明确;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提问时机要准确;提问对象要面向全体;提问后的评价要及时。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提问 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促进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可见,提出有效的问题是多么的重要。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1]教师有效的提问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教学效果也会增强。那么教师要如何做到在课堂上有效提问呢?以下是我的思考。

一、提问目的要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提问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了明确的目的,才不至于问题很随意而漫无目的。教师不仅要会提问,更要知道为什么要提这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的时候,出示7的七道竖着排列的乘法算式,我会提问: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我的提问目的很明确,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7的乘法算式的规律即第一个乘数从小到大排列,第二个乘数都是7,积依次增加7。通过发现规律,帮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方便记忆与运用。而口诀的编写和记忆正是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学重难点。

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提问,让提问变得有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的问题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那怎样让提问具有启发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深刻把握教材内涵,同时充分了解学情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灵感,驱动学生内在求知欲,找到解决问题思路。

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出示题目:把10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几根?还剩下几根?由于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于是我先让学生通过之前的画图的方法分一分,学生根据分的结果列式10÷3=3(根)……1(根)。接下来我设计以下两个问题。(1)在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2)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有余数的方法?这两个问题是富有层次性的,第一个比较浅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10表示总数,除数3表示分给3个小朋友,商3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了3根。余数1表示不够再分还剩下1根。第二个问题是带有归纳性质的,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即平均分有剩余的时候我们可以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通过这两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带有启发性的提问提高了问题质量,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三、提问时机要准确

在一堂课中,什么时候该问,什么时候不该问是教师需要准确把握的。对于一些难懂,易错的关键处教师可巧妙设疑。这样有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把问题问在点子上才能让学生有效思考,主动学习,获得新知。

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一课时,当学生列出了乘法算式2×4=8的时候,由于本课是学生刚接触到乘法,学生对于乘法的意义还不是很熟悉,于是我提问:2×4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表示4个2相加。然后我继续提问:能不能表示2个4相加呢?部分学生有疑问,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顺理成章让学生小结一道乘法算式的意义即可以表示几个几相加。在这样的关键处提问,帮助学生更好更容易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及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提问对象要面向全体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数学需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2]因此教师提问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一直叫那么几个学生回答,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教师提问的时候有的问题跟自己没关系而不愿思考。

在教学时不仅要设置基础题,这类问题可以让学困生回答,而且要设置理解性问题,更要设置一些拓展提高题。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一课中,我先出示2530和3180两个数字,接下来提问:谁能读出这两个数字?这是基础题,可留给数学相对薄弱的学生回答。接下来继续提问:这两个数字谁大?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交换想法,让全体学生都有话可说,最后得出比较方法:2530比3000小,3180比3000大,所以2530比3180小。2530千位上是2,表示2个千。3180千位上是3,表示3个千。3000多比2000多大。接下来继续提问:谁能总结出如何比较位数相同数字的大小?这个问题相对抽象,不是针对具体数字而言,语言表达要求较高,部分学生可能不会说,但少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及思考是可以描述的,即比较两个位数相同的数字,先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

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参与课堂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提问才会是有效的。

五、提问后的评价要及时

良好的评价机制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都有很大影响。教师的一句鼓励带来的效果远大于批评。

对于每个提问,学生回答了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应。答对的要肯定,给予表扬,让学生情绪高涨,获得成功;答错的要及时纠正,并且鼓励回答者再接再厉,而万不可肆意批评,打击学生积极性;答得还有疏漏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答得不够清楚的教师还可追问。每个学生都渴望表扬,都拥有享受成功的机会。多样的积极的评价形式有利于学生充满信心地探究老师的提问,这样教师的提问也会变得更有效。

总之,有效的提问是学生思维的源泉,是形成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在充分把握教材,立足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边娜.以问引思,由问达效[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