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教学中倡导思辨性阅读。笔者尝试从文本的删減处、矛盾处、重复处、留白处四个维度,走进文本,激活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学生在质疑、慎思、明辨中激活思维,学与思同行,思辨品质将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从而提高语文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激活思维;思维品质
一、 前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意在告诉我们,治学必须广泛学习,细致求教,慎重思考,明辨是非,落实到行动。根据《中庸》的五个环节,治学不仅是“思辨”,还要“审”“问”“慎思”“明辨”,也就是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疑问,但“思”而要“慎”,“辨”要“明”,而非胡乱质疑一番,其前提是要有“博学”作为基础,即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广阔的眼界,在思辨之后还得付诸实践,即笃行。
教学中,身为教师应明白自己的主要任务,不仅教授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目前的应试教育,习惯于让学生找出标准答案,习惯于将标准答案告之于学生,如此的教与学,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寻找标准答案。若寻而不得即表现得焦虑,故而学生逐渐缺乏怀疑和创新精神,这样无疑会抑制教育的活力。学生应从小习得基于审辩式思维的谨慎选择的能力,否则,在未来的人生中必然会缺乏竞争能力。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作品的价值需要引发思辨,不妨多点逆向思考,引导学生批判式理性地阅读,在鉴赏过程中形成敏锐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教师在学生思辨中,或是架桥铺路,或是推波助澜,或鞍前马后的帮扶。以文言文阅读教学为例,分别尝试从文本的删减处、矛盾处、重复处、留白处,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
二、 于删减处思辨
无论是《荀子》《文心雕龙》中的“文以明道”的观点,还是韩愈古文运动中提倡的“文以载道”的主张,都是表明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道”通俗点说也就是文章的主旨。对于文本主旨的解读,需要纵观全文,从总体上把握文本内涵,要求读者不能断章取义。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节选课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补全删减之处,从全局把握文本内涵,可在删减处设计思辨问题。
《项脊轩志》被公认为叙琐事、寄深情作品的代表。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并抒发了人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所回忆之事,均属家庭琐事,但极富有人情味。作者借一轩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简洁,表达了深厚的悼亡之情。
然而,教材中收入此篇都将“项脊生曰……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这一节删去。还原此篇,不禁质疑所叙琐事,真的是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吗?还原文本,再次细读并非如此。正文写于作者十八九岁,即文章前一部分;补记写妻子是若干年后,即文章后一部分。教材删去的正是正文的结尾段,删除段为“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作者先用了“蜀清守丹穴”和“诸葛孔明起陇中”两个典故,其后点出两人的共性,先是“昧昧于一隅”,后来皆为世人所知。其后作者又以他人讥笑自己为“坎井之蛙”来自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自尊和对未来仕途的自信。卒章显志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结构技法,此段是前文叙事后的议论恰是正文的总结,自然突出文章主旨,岂能不予重视?再者“名家笔下无闲笔”,故而此段并非闲笔。一定有其用意,故读到此处,怎能不对“悼亡念存”的主旨生发质疑呢?
再细读前文,可发现伏笔与照应,开篇扣题先写项脊轩,作者读书于轩中之喜,此处应留意作者轩中所植之树是兰桂竹木,“桂”谐音“贵”,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寓意作者对仕途功名的渴望,后文历数种种悲,家道中落、幼年丧母、祖母勉励寄予厚望,因而主旨应是表达归有光强烈自尊及对仕途的自信。还原文本后细读,对文本主旨的这种理解应该更接近作者本意。
于删减处思辨,还原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能更全面解读文意主旨,否则极可能出现“有失偏颇”的现象。
三、 于矛盾处思辨
文本阅读中会存在一些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的地方。教师需要围绕矛盾点,设计一些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精读细读,深入文本,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塑造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时,为了体现其勇猛机智、不畏强暴,分别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来体现其勇猛机智,不畏强暴。“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蔺相如知秦王无意兑现承诺于是“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私下派人归璧于赵,后坦陈“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无不体现其机智勇敢。
“渑池之会”故事中,在“秦王怒,不许”的情况下,“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愿以颈血溅秦王,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却“张目叱之”,结局是“左右皆靡”,秦王“为一击缻”。把蔺相如不畏强暴之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因蔺相如乃卑贱之人,竟能在自己职位之上,扬言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面对廉颇的羞辱,却“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远望廉颇,却“引车避匿”不愿意见到廉颇,这一反常现象引得学生思考,为何蔺相如面对强大的秦王,姑且不怕,为何独畏廉将军哉?接着细读课文,门客由于不堪羞辱,觉得蔺相如面对廉颇宣恶言的行径,太懦弱,“恐惧殊甚”,因曰“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面对其将要辞行的门客,阐明为何不与廉颇争斗的原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再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为了国家的危亡考虑,只能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同时作者也是为了使用对比手法,蔺相如对待秦王的态度与对待蔺相如的态度的不同来形成对比,体现廉颇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前途为重的优秀品质。
于矛盾处思辨,走进文本,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激發学生思辨的兴趣,与文本真正的对话,才能达到鉴赏的深度。
四、 于重复处思辨
阅读文言文时,教师可针对文本重复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何不惜笔墨,烦琐赘述?重复性的语言文字,写作意图何在?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思考的地方,也是引导学生重点思辨之处。
《逍遥游》开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第二段: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第二段基本重复了首段大鹏南飞的故事。这里,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存在不同观点,或认为是语义重复;或认为是庄子借助汤、棘之口来强调前文论述的“小大之辩”,在文中起重要作用。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后者更好。
首段对大鹏的描述出自《齐谐》,《齐谐》古代的先秦神话集,是记载奇闻逸事的志怪书籍,人们会怀疑其真实性,故作者引“汤子之问棘”来佐证。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各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不知其几千里也”,说明鹏背之长;后者“背若泰山”,说明鹏背之高;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具体形状,后者用“羊角”来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复之言来强调,加深读者对“大小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于重复处思辨,文本阅读中,重复性的段落文字,恰恰是思辨的切入点,需要引起阅读者的关注。
五、 于留白处思辨
留白是国画中的一种表达手法,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然在文学作品中,常亦如此。语言简练是文言文独特的一面,文本中的留白更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留白处,恰是设置思辨问题的地方,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推理,挖掘探究文本背后隐藏的深层意蕴。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留白有两处:1. 文章的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毫无赘述。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都只字未提,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评说,留白处需要师生共同脑补,正是思辨处。作者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着力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正因留白更好地刻画了烛之武的爱国情怀和善于外交辞令的形象。
2. 文本以“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结尾,故事叙述到此结束,戛然而止,对文本没有总结评论,对秦穆公退兵之因并无赘述,留下空白给学生想象评说。秦、晋连兵勠力伐郑,郑且亡矣,烛之武夜缒而出游说秦伯,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仅说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伯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烛之武之所以能离间秦晋关系,是因为“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于留白处思辨,关注文本略写之处,留白之处,激发学生通过想象推测,体味文本深刻的意蕴。
六、 结语
1. 思辨性阅读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学一点思辨性阅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课堂的反映来看,学生对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还是挺感兴趣的,也乐于去尝试。
2. 思辨性阅读一定要从文本本身入手进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提出充满思维含量的问题,对提升学生理性思维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
3. 学生要达到思辨性阅读的理想境地,需要积累大量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补充,这就需要学生平时注意收集整合。
总之,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思想交流的对撞场所。阅读是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文本的情感因素的,贯穿在语言活动背后的是思维活动。因此在进行思辨性阅读时,特别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有质疑的精神。在独立的思考中深刻理解,在批判与反省中提升思维品质,从而走向文本对话的深度建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必有思,以思促学,辨必有思,思辨结合,慧源于思辨,思辨生慧。
参考文献:
[1]邹修香.文言文教学思辨性阅读策略的选择[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4):23-24.
[2]余党绪.思辨性阅读——走向真知的必由之路[J].语文教学通讯,2018(9):46-49.
[3]丁晶晶.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品质[J].江苏教育研究,2017(7):26-28.
作者简介:胡晓莉,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