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民间童话的教学价值及实现策略

2019-12-04 04:06张宏霞
考试周刊 2019年83期
关键词:教学价值教学策略

摘 要:从民间故事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忽视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忽略民间故事蕴含的育人智慧,丢弃民间故事育人价值观,无视民间故事的文化传承。聚焦“这一个”民间童话故事的教学价值,探索“这一个”民间童话故事的教学策略;以期继承“这一类”民间童话故事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民间童话;教学价值;教学策略;文化魅力

一、 前言

民间故事是指民众口头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以及民众理想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它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民间童话等。

民间故事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既是民间文学的主体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间故事选文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民间故事33篇,其中神话故事、寓言、传说共32篇。而民间童话仅收录一篇,就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2课《九色鹿》。

由于许多语文老师缺乏民间文学素养,在教学民间故事选文中存在如下缺失:1. 忽视民间故事文本的文体特点;2. 忽略民间故事隐藏的民众智慧;3. 丢却民间故事蕴含的育人价值;4. 无视民间故事民族的文化传承。鉴于此,本文以苏教版四上《九色鹿》为例,聚焦“这一个”民间童话故事的教学价值,探索“这一个”民间童话故事的教学策略;以期继承“这一类”民间童话故事的文化魅力。

二、 聚焦“这一个”民间童话的教学价值

(一) 基于故事本身的文本旨归

《九色鹿》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调达得救后对九色鹿千恩万谢,发誓不说出它的住处。王妃梦见九色鹿,想要九色鹿的皮毛做衣裳。国王重金悬赏,调达见利忘义,带领国王军队捉拿九色鹿。九色鹿深陷重围,义正词严指责调达背信弃义,劝说国王保护无辜。最后国王惩罚调达,下令臣民永远保护九色鹿。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人民大众,作品反映了民众理想愿望:做人要懂得感恩,不可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对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之人,应该给予严惩。这是“这一个”民间童话传达的民众价值观。

(二) 基于人物形象的识人智慧

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我们的语文阅读也应该张开慧眼,借助文本中人物形象,开启“阅人”之路。

对九色鹿这个人物,笔者从“外表见美,行为见勇,言语见智,御敌见慧”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其善良勇敢、仁爱智慧的君子品格;对调达这个人物,笔者则引导学生从“被救时千恩万谢”与“告密时见利忘义”两种行为进行对比,认识其卑鄙行径、小人嘴脸;解读国王形象,笔者则放手讓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国王是个糊涂的宠妻狂,有的学生说国王知错就改,积极伸张正义,也是一个明君。借助文本中人物阅人,开启学生智慧之眼,助力学生精神生长。这是“这一个”民间童话的育人智慧。

(三) 基于单元目标的思辨价值

法国柏格森曾说:“行动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思辨强调的就是周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不具备思辨能力,无法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独立,有价值判断的人。儿童思辨能力训练是最重要的学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围绕“诚信”共编排了三篇课文。20《诚实与信任》是一则故事,讲的是人与人之间诚实与信任的小故事;21《珍珠鸟》是一篇散文,讲的是人与鸟之间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22《九色鹿》是既民间童话,也是佛教故事,告诉人们要感恩,不能背信弃义。20和21课写的是诚实、信赖创造出美好世界,22课则侧重于传达忘恩负义、背信弃义者必将受到正义的惩处。这与儒家的价值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一致的。这是“这一个”民间童话的思辨学习。

(四) 基于民间文学的文化融合

《九色鹿》这个故事来源于印度,出自《佛经》,不知何时经过民众悠悠之口传入我国,在北魏时期,绘于敦煌莫高窟257窟的西壁,名为《鹿王本生》。1981年,导演钱家俊、戴铁郎拍出动画电影《九色鹿》。该片采用敦煌壁画的形式,用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讲述了九色鹿经常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在帮助过弄蛇人后,弄蛇人向国王告密出卖九色鹿,九色鹿用神力化险为夷,弄蛇人受到应有报应的故事。由此可见,《九色鹿》这个佛教故事传入中国,与中国民间文化充分融合,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之一。这是“这一个”民间童话的文化融合历程。

(五) 基于敦煌壁画的非遗传承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绚丽瑰宝。1907年6月13日,英国探险家斯坦因运走大批经卷,作为敦煌宝物流失的起点,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这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选入“这一个”源自敦煌壁画的民间童话,给我们的儿童——中国下一代植入非遗保护的基因,教科书编者可谓独具匠心。这是教材选编“这一个”民间童话的独特意义。

三、 探索“这一个”民间童话的教学策略

(一) 人本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以人为本,选取适合儿童发展的教学目标

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得出,儿童对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年龄是:4-6岁为神话传说期;6-8岁为寓言故事期;6-10岁为童话故事期;10-13岁为传记、传奇故事期;13-15岁为起始文学期。明确儿童心理特点,结合民间童话文本特色,特定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详细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文中具体语言材料,感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君子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小人行径。

(4)实时练笔,积累内化、运用语言文字,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以人为本,选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

四年级儿童正处于童话故事期。教学“这一个”民间童话,笔者围绕“故事”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

版块一:听故事。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看敦煌壁画,听老师讲《九色鹿》故事,目的是激起他们学习兴趣。

版块二:读故事。充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阅读期待,再请他们带着目标读故事。(1)一读:读正确,读流利;(2)二读:有感情,分角色;(3)三读:比赛读,评优劣。

版块三:讲故事。民间童话故事就是民众口头创作并传承的口头文学作品。基于文本“口口相传”这一特点,讲故事是“这一个”民间童话教学的必须。第一步:同桌间互讲;第二步:小组内试讲;第三步:讲故事比赛;第四步:评选故事大王。

版块四:写故事。民间故事经过民众口口相传,自然有N种版本。发挥想象力,小组合作改写故事结尾。有如下三种方案供选:a. 侧重写国王怎么想的。b. 侧重写调达受什么罚,他有何表现。c. 侧重写爱漂亮的王妃,得知这个结果,是什么样看法。写完进行组内展读,组员互相评价。推荐有想象力、有创意的张贴到班级“小荷尖尖”作业栏里。

版块五:演故事。10岁左右的儿童,正处于表演欲望强烈期。演故事,是在完成对文本语言内化后,然后有创造性的输出。“这一个”民间童话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画面生动形象,人物形象鲜明,人物语言贴近生活,适合表演。笔者请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上彩色简笔画作为故事背景,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 对话策略

阅读是一种对话。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这一个”民间童话故事,使用对话策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有效对话。

1. 与文本对话

学生熟读文本之后,笔者设计两处练笔:

一处在九色鹿听到调达呼救后:面对汹涌的波涛,九色鹿想——;面对奋力呼救的落水者调达,九色鹿又想——,因此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另一处在九色鹿面对军队重重包围,它想——;面对要捉拿自己的国王,它想——;面对背信弃义的调达,它想——,所以才有九色鹿智慧闪现、铿锵有力的四句话:“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对这四句话进行深层解读:一句化国王为友,两句揭示调达灵魂肮脏,第四句既中直劝诫点醒国王,又成功实现自救,且借国王之手惩罚奸佞小人。解读后再指向人物心理活动,助力儿童实现更好的表达。

两次练笔都指向主人公,以期挖掘人物内心活动,完善儿童与主人公对话。

2. 与教师对话

站在学生立场,教师是长大的儿童,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的向导朋友。笔者在教给学生读书思考路径与批注方法时,采用分享模式,创建平等的交流场域,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例如这个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們仔细品读九色鹿对国王说的四句话,哪句话哪个字眼最能体现九色鹿过人的智慧?

生:……(学生反复读这四句话,仍然集体哑然)

师:分享我的读书思考:当我读到这里:“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剑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再一看,调达正站在国王身边。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我想:国王带着军队来捉拿九色鹿,目的是要用九色鹿的皮毛,给爱妃做衣裳。面对欲戕害自己性命的国王,看着站在国王身边的调达,九色鹿为什么尊称国王“您”?它为什么指着调达说,而不指着国王说:“昏君,你知道吗?”

生1:九色鹿指着调达,是斥责调达,用“您”这一尊称,是把自己当做国王的臣民。

师:说得好!智慧的华光已经显现,给你鼓掌!

生2:假如九色鹿指着国王说:“昏君,你知道吗?”我猜想国王被激怒,会直接下令:“捉住九色鹿!剥下皮毛,给爱妃做皮衣!”这样一来,九色鹿就没有机会实现后面的自救。

师:同学们,当你睁开慧眼,就能洞察人心。国王虽大权在握,他也希望被尊重,讲道理,要面子,这是人之常情。你的回答句句出彩!

师:同学们,分享我的读书批注:一个“您”字就轻松化敌为友。我圈出“您”字,在文本空白处写上“化敌为友”四个字。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里,笔者与学生读书分享之法,如绵绵春雨,润物无声。学生自是乐于与教师对话。

3. 与自我对话

小语教材每一篇选文都是“他人话语”,而语文教育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自我语言”,发展个性,形成独立人格。针对四年级儿童实践能力,就“这一个”民间童话故事,笔者做如下作业设计:(1)赏敦煌壁画(可以结合旅游,或者借助图片资料),给家人讲解《鹿王本生》。(2)观看影片《九色鹿》,与教材文本对比,试着写写二者异同。

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从“他人话语”中跳出来,与自我对话,形成具有独立思维和个性特点的语言表达。

四、 继承“这一类”民间故事的文化魅力

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多样化的教学价值。确立教学价值而选择教学内容,则与文体类别、所处学段、所在单元均有关联。

苏教版四上第五单元都是以“诚实和信任”为主题的课文。20《诚实与信任》是一则故事;21《珍珠鸟》是一篇散文;22《九色鹿》是民间童话,也是佛教故事。编者将三篇文章安排在同一单元之中,意在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懂得感恩。从语用角度来看,将这三篇课文放在一起阅读,有助于学生对此进行比较分析,在阅读、感悟、品味语言及表达的异同中,学习应用积累语言,提升语言运用水平。

基于“这一个”民间童话的独特魅力,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反复研读文本,从读者、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等不同视角解读教材、揣摩文本;从佛教、儒家、民间等不同文化层面解读文本传达的独特价值,透彻领会“这一个”民间童话在“这一类”民间故事中的教学价值地位和作用;从“这一个”民间童话故事,链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链接“这一类”民间故事优秀文化资源,透视其在民族文化中重要地位;立足于学生视角,联系学生生活,立足于“这一个”找准学生智慧生长点,促进学生经验的积累和精神的成长,继承和发扬“这一类”的文化魅力,让我们的民间故事在世界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1.

[2]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袁田莉.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故事选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4]王和芬.民间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策略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7.

[5]徐春花.民间文学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

[6]语文课程标准[Z].2011.

作者简介:张宏霞,江苏宿迁市,江苏宿迁市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善用story time板块,提高英语有效教学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