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的职业教育较之国际职业教育而言,规模是最大的,然而中职学校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从中职教育开始抓起,从中职德育教育开始抓起,才能为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本文将深入思考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旨在提升德育教育水平,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学生管理
一、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学生方面,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学生求知欲不强,缺乏学习的动力。他们认为进入中职学校,就是现在学点技术,将来找个职业,而德育课程没有什么用处。
教师与学校方面,一些中职学校的德育师资力量不足,有的教师学术功底较浅,课程开发能力较低。这与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德育课程教学创新能力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德育课程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的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积极性、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主要的教学方式的位置,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还未普及。
同时,在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学生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围绕价值观的争论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日益频繁,各类社会思潮不断的投射到校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任务更加艰巨,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目前,不仅仅是中职学生,甚至很多学生与家长、教师的交流相对较少。中职学生目前大多数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或者是00后的独生子女,这些孩子绝大部分都选择了住校。这就减少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平时爸爸妈妈好不容易见到孩子一次就会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这就等于学校的束缚和约束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被淡化。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学生和老师的沟通都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中职学生感受不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二、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 改变学生观念
很多中职学生都有一种自卑心理,感觉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比别人差。首先应当做的就是改变学生的观念。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让学生自己相信自己。让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闪光点,特长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才能够慢慢地改变自己自卑的心理,有利于塑造学生人格。虽然说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很难改变,但是只要能够不断地培养乐观的心态,不光自己的心态和人格品质会改变,还能够影响身边的人。
(二) 基于互联网平台,搭建师生平等对话机制
互联网时代下中职生们从小生活在能够畅所欲言的互联网中,公平交流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如果中职院校老师们不能及时摆正心态,调整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出现矛盾,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中职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通过互联网构建的交流平台,能够有效促进师生构建关系。互联网时代,中职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因此在德育方面,他们更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填鸭式的教育。基于互联网的微信、微博、QQ等中职生广泛使用的软件,为中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在互联网上,老师们的传统说教角色被弱化,学生们也能够更加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老师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德育老师也可以创建微博、抖音、微信等账号,采用幽默的方式在平台发表一些对热门或者敏感事件的见解以及正确的处理方式,给中职生一个引导作用。
(三) 拓展中职院校德育教育途径
教师枯燥的理论讲解及引导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效率低作用小。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限于教师讲授,应充分利用“回归职业活动”,使学生在职业活动中得到成长,提高职业素养。把“活动课堂”贯穿德育课程,形成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体验和模拟情境中感受职业需求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方向。
以慕课、微课程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课程资源得以共享,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集职业学校德育教师力量创设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微课、慕课平台。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把德育课堂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学生可以从被动接受职业素养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数据、AR和CR的发展丰富了职业素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更多更好的优质职业素养内容得到共享。德育课程应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生成智慧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是中职学校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中职学生的重中之重。作为中职德育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的提高。所以我们需要在德育课程中做出新的改变和尝试,培养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四) 强化校园综合治理力度
强化中职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将学生的自身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重点安全教育内容,避免事故的发生。开展学生安全自救、自我防护、提前预知、法制知识的专题讲座与实践活动;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与整改,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有效协调,为学生提供安全、和谐、健康、舒适的校园环境;创设校园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辅导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将问题及时与心理老师交流,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使校园秩序得以稳定。
(五) 建学生社团
中职学校的现有社团组织其内容要积极向上、并将德育、智育、体育、美、文化进行结合;学生组织更加贴近学生并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一些教育内容、良好的德育行为能够很好地被传播,并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同时这些学生又能够很好地起到感染与标榜作用,使全校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与学习目标。另外也搭建起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桥梁,将与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及建议更好的反馈给学校管理层,进而发挥出教育主体的作用,也使学校教育工作有效提升。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符合企业需求的德育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亟须关注的问题,专业的德育教育体系对职业素养教育有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中,应当将德育工作融入中职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使得学生无论在将来的学习还是工作中都会有良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王春芳.浅谈中职德育教育与中职学生人格塑造[J].才智,2019(3):143.
[2]王更生.探究中職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2.
作者简介:
李初霁,重庆市,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重庆五一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