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的故事

2019-12-02 14:16刘玉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教育引导沟通艺术教育策略

刘玉梅

[关键词]教育引导;教育策略;沟通艺术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2-0076-02

中午去食堂吃饭的路上,王老师迎面走来笑着说:“校长,今天瞪谁了?”听着这有些刺耳的字眼,再看看微笑着的王老师,我很是疑惑,“没有呀。”怎么会呢?这绝对不是我处理问题的办法。于是我好奇地问:“怎么回事?”

听了王老师的解释,我才明白其中的原由。饭前,六年级的一位女生,来到心理咨询室,抱着老师大哭起来,边哭边诉说着心中的委屈:同学们都不太喜欢她,今天早上校长还瞪了她一眼。自述去年的确有些时候表现不太好,虽然改了,但是大家还是用老眼光看她,心理实在是委屈。

了解了情况,我心里一惊,这个孩子的内心得有多少结呀!一个看起来十分外向的孩子,能有这么多的想法,该怎样去承受呢?

这是一个个子高挑而又面容娇好的女生,去年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她和另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穿着小背心和短裤上学,并且下课时总是去六年级走廊溜达。不过,经过班主任老师的谈话,她们俩很快改变了着装和行为。这学期,她们的表现很令人满意,学习、活动都很努力,是我们这些成人眼里标准的“好学生”。

吃过饭以后,我来到心理咨询室,情况的确像王老师说的那样,基于孩子当时的情绪,咨询老师已经及时给她做了心理疏导。

(一个孩子特别地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并且给予反向认知,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不自信,而又没安全感的孩子。)

作为校长,作为无意间被卷入“故事”中的角色,我很能体会孩子内心的那种苦楚。这是一个有着怎样家庭背景的孩子呢?从班主任处得知,她父母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家里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妹妹,平时由爷爷和奶奶照顾。这是一个非常自立并且懂事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往往很“拿事”,自我意识、独立性都很强,比较敏感、上进,很在意他人的评价。)

我该怎样合理而又合情地解决这件事呢?谈话?——不妥當,这会让敏感的孩子更加多虑与多思。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对于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不能用简单的说教去化解。合理运用教育策略,不仅会很好地解决矛盾,还会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无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于是,我决定用一张照片来化解问题。

前些日子,学校参加了全区的艺术展演,她是舞蹈演员之一。那天孩子们穿着漂亮的演出服,当演出结束后,我和这些优秀的小演员们合影留念。那是一张十分可人的照片,孩子们梳着两个高高的翘角辫,还缠着长长的红线绳,配上新绿色的彩绸衣裤,非常明亮、耀眼。和这些活力四射的高颜值的孩子们在一起,照片中我的表情也十分抢眼。

这么好看的照片,谁看了都喜欢,我一次洗了8张。那天我把几个女生约到了我的办公室,和她们说起了悄悄话,“知道我请你们来做什么吗?”孩子们很拘谨又很期待地望着我。“猜猜看?”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乱猜了一气,但谁也没猜对。“孩子们,闭上眼睛!”当孩子们睁开眼睛看到照片的时候,都大声地惊叫起来,“好漂亮呀!”

我们像闺蜜一样,在一起看着明艳的照片,认真地评论着每一个人的表情和动作,又在表情和动作中延伸着各路的奇思妙想,办公室里笑声不断。

快上课了,我示意孩子们收住欢声笑语,在每一张照片的后面写上了祝福,并签上了我的名字。我寄语她们——永远是我的孩子,永远是西苑的学生。我告诉她们,在我心中,她们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升入初中以后,一定要继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那位小姑娘试探着问:“校长,我真的是这么优秀吗?”我给了她极其肯定的答案,她真的很优秀。她又追问了一句,“校长,去年我是那样的表现,你会在意吗?”我知道她指的是什么,却故做惊讶地问:“你说什么呢?”她说:“天天到六年级去,还穿得那么少。”她的表情是那么不自然。我笑了,说:“傻孩子,我都忘了。”接着我又补充了一句,“我小的时候也喜欢穿短裤,因为我的腿修长,很美的。”我用心看着她,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真切感觉到,她压在心底的“结”打开了。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回去上课了,我也轻松地吐了口气,真希望今天的照片是一颗幸福的种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自己的笑容里找到自信和快乐。

在离校前的日子里,我好像天天都能看见那几个漂亮的小姑娘在我眼前晃动。每天见到我的时候,她们满眼都是甜甜的笑意,满脸都洋溢着快乐与自信。

一张小小的照片不仅解决了孩子的问题,更实现了我的策略。其实教育挺简单的,只需要我们找好角度,量好宽度,站上高度,无论什么问题,都有与其相匹配的好办法来解决。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因为学识和经验的不足,往往会出现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与抵触。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摆脱了懵懂但还是厘不清心中的方向,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没有坚强的自我定力,很容易出现纠结和焦虑,并导致不恰当的认知及行为。他们常常疑惑“我是谁”“我该怎么做”“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我”,一系列不甚合理的自我认知会让他们的言行发生改变,会出现常见的嫉妒、偏激、狭隘、自卑和暴躁等外显行为。这些不良人格特点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便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交往,会表现不同的心理不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预防性教育,不应成为救治性教育。老师和家长都应该特别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细微变化,从言行的表象上察觉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学会内化,从小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教育是播种,撒下什么种子,长什么苗,结什么果。间苗、修果不如精心挑种、育种。关注孩子的心理,就是关注孩子的未来成长。

(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西苑小学,葫芦岛,1250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沟通艺术教育策略
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浅析沟通艺术在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师生的沟通艺术研究
浅谈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沟通艺术的创新
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卫生与健康教育
抓住教育契机 守望成功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