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霞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了城镇,农村流动儿童数量激增,农村小学在校生数量锐减,形成了许多“麻雀”学校,而在这些“麻雀”学校中父母离异、再婚或父母关系不稳固的特殊家庭子女的占比很大,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儿童由于家庭的特殊性更是表现出了严重的行为问题倾向,因此,在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特别加强对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引导。文章简要分析了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现状,并集中阐释了对应的教育教学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2—0060—04
在城镇人口不断壮大的今天,我国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常居住人口锐减,小学生源大量流失,留守老人、特殊家庭子女增多。根据笔者调查发现,在农村小学生源大量流入城镇的背景下,特殊家庭子女成了农村小学的又一重要群体。这一群体不光多存在父母离异或再婚或父母关系不稳固这些特殊性,还常常伴随着家庭成员健康问题的牵绊、经济的制约、家庭主要劳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都致使其部分子女在家庭责任感、认知成熟度等方面表现出一些优势,但在日常班级活动中较普通家庭子女更易产生不良行为问题,这些表现严重影响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这类学生的管理是构建农村小学团结友爱、和谐向上班集体的必要举措。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通过研究整理发现,国内外家庭结构中离异、再婚或父母关系不稳固的家庭数量呈现平稳上升趋势。针对这一特殊家庭教育的研究国外起步早,研究成熟度高。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已从多维度对这类结构家庭进行了长久的研究,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家庭观念也有利于此类结构家庭成员理性应对生活和子女教育问题。而我国针对特殊家庭子女的研究起步较晚并呈现出不平衡现象。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对留守儿童的研究,针对离婚导致的单亲家庭特殊群体的研究近年来也大量涌现且集中于城市研究,而以农村再婚或父母关系不稳固的家庭子女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很少;在研究者的态度上存在方向的定视,大量研究者将目光集中于对这类家庭子女心理方面、行为习惯的不当表现上,但研究中存在忽视这一群体正向表现的问题,但近年一些特殊家庭子女存在正向的实例也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重视,使得关于特殊家庭子女的研究更加趋于理性;在研究的内容上,研究重在学生心理、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水平、学校教育方面的研究,而专门针对其班级管理这一特定层面的研究匮乏;在研究形成的策略上注重宏观的分析,多提出运用新农村建设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公共管理的视野赋能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形成合力解决这一问题,有些研究还提出政府应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并运用经济手段、政治手段为特殊家庭儿童进行保障,提倡媒体要发挥正面宣传作用,保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乡村振兴的长远建设努力等[1]。针对学校班级管理要重视少数特殊家庭子女,面对目前城镇班级普遍人数多的现状实施起来不免空洞乏力。而农村小学的小班额为实行这种个性化的班级管理创造了有利机会,因此,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关注特殊家庭子女问题具有可行性。
笔者选择了15所农村小学的89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选择了32位农村小学在职班主任进行了访谈,发放教师问卷89份,收到有效问卷85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76.5%的教师认为特殊家庭子女易出现卫生习惯差、说谎、偷窃、逃学的不良表现;有35.3%的教师认为在性格方面特殊家庭子女存在自卑、孤僻、怯懦、粗暴的性格异常问题;在学业适应能力方面有68.2%的教师认为特殊家庭子女对学业表现出学习动机不强,课堂中难以保持良好的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学习懈怠、提不起兴趣的问题;在同伴交往方面有14.1%的教师认为特殊家庭子女存在不善于与同伴交往的问题;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61%的教师认为特殊家庭子女在劳动表现、家庭责任感方面表现良好[2]。从调查数据来看,特殊家庭子女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中存在突出問题,但在心理方面、同伴交往方面与普通家庭学生相比较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不同,在生活自理方面的表现优于普通家庭子女。但从访谈中有教师提供了特殊家庭子女轻生的实例,这也说明特殊家庭子女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不易察觉,有部分教师还提出在所带的班级存在个别特殊家庭子女学习成绩优良、责任心强、品行端正的学生,这也证实了特殊家庭子女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个体差异性大的特点。
从以往的研究中得知,早在20世纪初研究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已经证实儿童时期的孩子更需要母亲的陪伴,而进入少年时期,父亲的引导更显重要。心理学同样证实儿童在双亲的陪伴下成长,才会有充足的安全感,反之,则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在班级管理中发现特殊家庭子女凸显的问题,除了家庭的特殊性导致家庭监护教育失能的原因外,班级管理不足是促使这一问题严重化的原因。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班级管理者存在人本主义理念缺乏、班级管理观念陈旧、对班级学生情况掌握不清、家校合作无力、对自我角色定位不明且简单认为班主任完成日常的教学,做好班级卫生纪律的管理就是一名优秀的班级管理者,忽视了班主任作为学生人生导师的重要责任,忽视了在班级管理中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为管理出发点的宗旨。不仅如此,班级管理还存在班级公约不民主、班级活动开展收效低、学生心理辅导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1.建立学生家庭档案,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分析出学生潜在的问题,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家庭档案建立的根本目的是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及其成长环境,便于引导和教育学生解决问题。因此,班主任在创建家庭档案时,在细致地掌握学生个人基本信息的同时,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创建学生电子家庭档案。同时,班主任还要抓住平时采集学生信息的时机,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动态。比如,可利用每年困难学生认定统计、非寄宿生补助确认信息采集等时机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班主任在了解学生档案信息时,一定要把握好方式方法,不得涉及经济收入等敏感性话题,要做好个人隐私保护工作。
2.定期家访,让特殊家庭子女教育更具实效性。一是在家访前要做足准备,要规划好家访的时间和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家庭档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家访方案,列好家访提纲;二是教师在家访工作的心态上,要坚持以真诚、关爱、平等的原则把握好为学生健康发展的目标导向,要乐于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在沟通时要积极地换位思考并理解、包容他人,要善于与不愿沟通、不善沟通的家长交流,要勇于与对学校教育存在误解的家长进行沟通;三是家访方式要多样化。由于农村的地域特点,家访易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在无法实地落实家访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电话、微信、QQ、钉钉软件等现代技术的支持完成家访;四是学校应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强化教师的人际交流水平。学校可邀请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人际沟通方面的培训,解决农村小学教师人际交往不足的问题;五是教师在家访后应及时整理家访档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改进,以便为下一次的高效家访提供保障[3]。
3.丰富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研究发现,多姿多彩的班级活动既能丰富农村小学生的学校生活,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引导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在特殊家庭成长起来的学生,普遍缺少与父母家人一起游玩、活动的亲子陪伴,这种缺失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寡言少语的性格特点,在与同伴交往中常表现出不愿于与他人合作的现象。而以班级为单位的实践活动,能给学生创建团结互助的氛围,能引导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温暖和欢乐,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因此,班级管理者要结合特殊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行为,组织展开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从而在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同时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班主任可以借助正能量的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思想认知,班会主题可以是“孝亲敬老、感恩你我”“爱家乡、爱祖国”“宪法——我们的母法”“我是班级小主人”等。如,在开展“孝亲敬老”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可以通过播放孝心少年事迹,让学生充分感受榜样的力量,设计“我有心里话想对你说”环节,班主任可播放提前采集家长真实的工作、生活场景和心里话分享等,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让特殊家庭子女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会。班主任也可利用劳动教育活动让特殊家庭子女崭露头角,由于特殊的家庭原因,许多孩子早早成了家庭的小当家。对此,班主任可以多利用劳动课开展积极的劳动实践活动,如安装桌椅、养护花草、种植蔬菜等,让特殊家庭子女在劳动中分享喜悦,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为特殊家庭子女爱自己、爱班级、爱学校创造良好的机会。
4.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健康而言,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而心理问题较于身体问题更难以发现,且更难完全治愈。许多特殊家庭子女长时间与祖辈们生活在一起,与父母关系疏远,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更为敏感,并且在生活、学习中缺少面对心理问题时的疏导渠道,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缓解,容易演变成较大的心理障碍,因而必须为学生建立通畅的心理问题疏导渠道,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4]。首先,要弥补农村小学专业心理教师不足的问题,学校必须借助相关专业培训,发挥教师学习的能动性,可将心理咨询能力纳入教师业务考核的范畴之内。并在教师道德规范上下功夫,让关爱学生、为学生负责的责任意识指导教师规范的行为,多措并举提升农村教师心理咨询能力。其次,在强化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学校应积极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为特殊家庭子女创建专门的活动室,为特殊家庭子女创设一个更加温馨、自由的家园,以活动室为依托,教师可以与特殊家庭子女结对子,形成帮扶小组,更加近距离、一对一地开展活动,便于全面找准学生心理问题根源,形成科学的解决方案。最后,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时方式要多样化,如学校可以设立寄信邮箱,在邮箱上写上如“和我说说话好吗?我很想和你说话,不信,你试一试,会有惊喜啊!”用这种幽默的口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5.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习惯对人的影响力巨大,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行为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让学生规避许多风险,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特殊家庭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的问题行为就是点滴的不良行为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最终达到质的体现。因此,班主任要加强督促与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班主任要特别重视特殊家庭子女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比如,将学生文明礼仪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借助量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可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设计“每周一评”的量表,将学生的各方面习惯列入表中,学生可以通过良好的表现获取积分并积累自己的“能量”,“能量”达到一定值可以向班主任换取相应的奖品。在量表中还可设置附加项,用于量表中没有涉及到的方面,附加项的获得需要班级全体同学的民主测评才可以获得奖励积分,这种激励的办法让学生对自己的进步能够获得沉浸式的体验,通过大家民主测评认可的行为也更易于推广和发扬。其次,班主任要善于抓住习惯教育的每一个时机,不放过日常小事,更不放过日常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无时无刻引导学生礼貌用语、维护公共秩序、团结同学等。再次,班主任对学生好的表现应做好及时的表扬和持续的引导。在教学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变化,善于鼓励教育,如发现学生的进步时班主任可将学生的良好表现拍成照片,张贴到教室公示栏上,在班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榜样氛围,并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好的表现[5]。最后,班主任应重视对特殊家庭子女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问题设计方面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重视学生思维探索的启发和引导,在教学中要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立足点,鼓励学生个性化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对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引导,要全面掌握特殊家庭子女的家庭情况并建立家校沟通长效机制,要定期展开丰富的班级活动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习惯养成教育,努力为学生们创建良好的成长氛围,从而切实解决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1]谢东虹,段成荣.迁徙中国视野下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发展与乡村振兴[J].中国民族教育,2021(12):20-23.
[2]郑宁丽.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进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J].新课程,2020(08):203.
[3]方铭.针对留守现象的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析[J].读写算,2020(13):58.
[4]贾丽芸.论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同伴教育理念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159-160.
[5]黄旭珍.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进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成效[J].求学,2021(28):29-30.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子女班级管理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178)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