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娟
【摘要】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学习对比低年级阶段实现了一个阶段性的跨越.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对逻辑性、灵活性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也就要求小学生在熟练掌握低年级阶段的基础知识后,对数学这一学科进行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運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渗透和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度理解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以应对一些形式多样的难题.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转化思想;运用
随着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数学考题形式也不再拘泥于单调的几种,而是从基础的理论和思想衍生出很多相对较难的题型.一味地死记硬背,不讲方法的题海战术,在这样的题型变化面前往往收效甚微.这是小学数学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更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考查,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和麻木的公式记忆能够应付得来的.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与时俱进,教学思路也应该随之拓宽延展,只有锻炼学生成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在层出不穷的题型变化中游刃有余.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要深度剖析的转化思想.
一、转化思想的内涵
所谓转化思想,即充分的熟练地应用所学的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进一步说就是把所遇到的见所未见的题型通过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转化成我们已经掌握的基础题型,运用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始终牢牢把握出题人的意图和考查的核心.渗透和运用转化思想的前提是明确的了解转化思想的内涵,即转化思想的灵活性,基础性以及多样性.
(一)转化思想的灵活性
谈到转化思想的灵活性,我个人认为这是最为基础的一个特点,也是转化思想的核心.学生在经过几年基础阶段的数学学习以后,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理论,数学公式,数学定义等等,然而这并不是数学学习的阶段性胜利,而是进入真正的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的基础.也就是说掌握这些基础是运用转化思想的前提条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千变万化的题型,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仔细探寻就会发现部分题是围绕一个知识点或将几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考查的.但是问题的解决过程一定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对知识的运用也是灵活的,而最终都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可谓殊途同归.如何在十字路口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运用最简洁最流畅的方法,将问题进行转化,这正是我们渗透和运用转化思想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转化思想的基础性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转化思想本质上是数学研究中对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一个拔节式的升华.但能否恰当充分地利用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基础知识是我们最容易忽略但最重要的一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在小学的基础年级,就认真学习,基础知识牢固扎实,才能在运用转化思想时得心应手毫不费力.从而使转化思想真正发挥其作用,推动数学研究,促进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三)转化思想的多样性
在我们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转化思想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如何运用转化思想,采用哪种转化思想,这也是因人而异的.要看学生本人更倾向于哪种思维,使用哪种解题方式更为熟练,从转化思想也能看出学生在哪块知识掌握的深度不够、熟练程度不够,解题时没有触发对这一块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从而使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更为完善,整体基础得到更加均衡的夯实,也可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多样性.
二、小学数学中如何对转化思想渗透和应用
小学数学中的转化思想主要应用在高年级阶段,这个阶段对数学学习的要求上了一个台阶,需要学生灵活地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有解决问题剖析问题的能力,与从前的直接计算,直接选择相比多了一个分析的过程.这个分析的过程说起来简单,真正掌握起来却需要大量的对转化思想如何运用的训练.
(一)循循善诱,引用旧知
其实在低年级阶段我们已经接触过相对浅层的转化思想,就比如,学习小数乘法时参照整数乘法运算,长方形正方形边长面积的计算,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采用割补法转化为长方形面积运算.教师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参照从前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接触转化思想,并且初步理解转化思想,训练学生将未知转化成已知,将复杂转化成简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培养学生的一种应激反应,就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的本能,一旦学生形成这种惯性,在解题过程中就会思维灵活许多.
(二)合理联想,熟练应用
转化思想的应用其实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在熟练掌握低年级所学知识的前提下,发现对旧知的更多使用方法和使用途径,因此,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旧知的联想.而这种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及思维模式的渐进形成必然需要大量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课后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通过批改作业得到学生在这个领域问题的有效反馈,从而有目的地进行二次教学.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的过程中,要想熟练的应用转化思想,需要对转化思想的内涵,即转化思想的灵活性、基础性、多样性有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进而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引用旧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和发散性的思维.最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深度和广度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赵静.谈小学高年级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J].小学教学参考,2017(21):24.
[2]张静.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应用转化思想进行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