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田径训练强度控制分析

2019-11-22 10:17孙健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初中体育

孙健

[摘   要]初中时期是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关键阶段,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来讲,需要基于学生生长发育的特殊情况,对学生田径训练的强度给予合理控制,使训练量与之相匹配。文章在总结学生田径训练特点及田径训练强度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科学进行田径训练指导的方法,包括对训练体系的完善、训练方法的优化等。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训练;强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0-0018-02

田径运动历史悠久,其水平之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体育运动状态的重要标准。所以,各地普遍关注田径运动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在田径运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可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若想缩小差距,应当从基础教育抓起,全面改善初中生的田径训练效果。反观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基础训练强度过低、竞技训练强度又过高,两方面问题同时影响着学生体育潜能的充分发挥。针对以上问题,初中体育教师有必要基于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学生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相匹配,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理想目标。

一、田径训练的基本认知

田径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它基于生物学的原理,利用增加训练量及负荷强度的做法,对个体进行适应性改造,从而让个体潜能得到发展。也就是说,田径训练是有效提升运动参与者身体机能,促进其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提升的过程,它应当是系统的、有计划的,而且很多时候无法利用视觉或者其他感官加以衡量。从这个角度上讲,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显得非常关键,否则便会使接受训练者的发展不平衡、不持久,陷入混乱的训练状态。

二、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田径训练强度控制的必要性

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田径训练强度进行有效控制,使其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相匹配,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田径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而通过训练能让它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以利于其不断突破自我极限。在进行田径训练时,强度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的爆发力方面,比如奔跑速度的快慢等。而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田径训练强度的控制也就是对训练量的把握,其重点指向运动员完成运动需要的时间,或者所要跨越的距离。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之间是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关系,从理论上讲,若想达到相同的运动效果,训练强度降低,那么训练量就要增加,二者各有侧重。如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时,训练量的减少是必要的,而在进行短跑训练时,训练强度的增加则是必要的。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充分注意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合理控制学生田径训练的强度,按照学生的身体情况以及田径运动项目的不同,给学生以科学的训练计划指导。

三、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田径训练强度控制的方法

1.完善训练体系的要点

初中田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训练体系的完善,这是确保学生训练效果提升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平衡的情况下,构建完善度更高的训练体系。首先,教师应当注意到理论课程和田径训练时间的具体安排,避免二者出现冲突。其次,在训练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要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训练计划,再配合必要的奖惩制度,让接受训练者能够在严格执行计划时,感受到愉悦的环境氛围。最后,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应当努力提升自我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特别是注意到学校特点,在熟练掌握教育专业内容之外,全面探索与本校情况相符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协调的方案。

2.平衡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方法

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在训练指导过程之中,协助学生平衡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保证二者之间相互协调,形成科学的比例。因为各项竞技运动对训练参与者的自身素质要求比较高,所以前期训练的强度与量的关系把握至关重要。为此,在初中体育教育指导过程中,特别是在体育教学课堂之中,教师需要全面关注学生在进行田径训练时的力量、速度、爆发力与意志力等方面的表现,并且有意识地把训练强度和专项训练内容结合起来。基于适度性原则,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步调整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形成具有阶梯变化的训练方式,让专项训练和普通训练有融为一体的可能性。除此以外,在把握训练强度时,还应当注意其结构性特点,以适中性为最佳选择,避免强度过大或过小的不利影响。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平衡方法还应该考虑周期性的问题,也就是将训练过程划分为几周或者一个学期的训练单位。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在训练单位内的前期,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均不能过大,此后逐步增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之后,进入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同步循环上升的理想状态,并在周期内持续下去,以有效促进学生体育训练成绩的提高,且避免学生因为训练不当造成运动损伤。

3.训练方法的全程把握

因为初中学生自身条件、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其在田径运动方面的表现出现不同,所以初中体育教师需要科学关注每一名学生,使其全程都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指导,让体系化田径训练促进其身体健康,提升其田径竞技运动水平。考虑到田径训练强度的变化及其与学生个性的关联,训练方法的全程把握有几个不同要点,其一是教师为主体,也就是由体育教师控制训练计划,避免参与者训练强度与训练量过大的问题。举例来说,当进行1000米加速跑相关训练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完成高强度全力全速跑3~5个来回,过多和过少都是不合适的,而如果加速跑的速度出现变化,3~5个来回的限制则可以相应放宽。其二是学生应当逐步进入独立的训练强度控制阶段,自主实现拓展训练实践效果的优化。而在此阶段,教师所要做的是在选择田径训练项目时,更加倾向于实践性较为突出的内容,比如增加有情景模拟或者体验形式的多元化田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将会有益于学生参与热情的激发。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尽可能防止负面教学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视情况需要对個别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其三是要让训练考评体系更符合全程关注的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在关注学生田径训练强度问题时,要注意科学考评体系保障作用的发挥,专门针对训练强度内容,在考评体系中设置与之相对应的项目。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针对训练强度的全程考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参与田径训练情况的重要途径,可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对控制变量进行调整,以增加控制方法的适应性。至于考评的实施细节,因为所要面对的学生众多,如果只凭教师一人,是无法全面观察所有学生的,因此除了教师考评外,还可以增加生生互评的形式,以确保评价的公正客观,且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求真务实的田径训练环境。

总之,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田径训练强度的控制,使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相匹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若想让田径运动训练效果得到优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可忽视。教师平衡二者关系,按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不同情况给出科学的训练计划及意见,保证训练内容的合理性,才能让田径训练真正有益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金福齐.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9):44-45.

[2]  况璘峰.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控制[J].华夏教师,2017(12):36-38.

[3]  游巧玲.分层次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青少年体育,2017(10):24-25.

[4]  莫钻林.“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课堂中的有效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7(6):33.

(责任编辑 诺   依)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初中体育
多媒体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拼命地“玩”,“玩”命地练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