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2019-11-18 01:58杨溢钱登强
阅读(教学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行为习惯

杨溢 钱登强

【摘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当下一项相对迫切的现实课题,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小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研究对象,对他们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目标、原则、策略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实践研究

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小学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小学,随着学校周边城市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施教区范围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断增多。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大多忙于生计,基本无暇顾及子女,有的甚至对孩子放任不管,影响到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本着“为孩子成长奠基”的初衷,我们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

1.主要表现

一是行为习惯上,不少学生不遵守学校的纪律,不能使用文明用语,常常和同学争吵,没有集体荣誉感,不懂得谦让、关心、帮助同学。二是生活习惯上,部分学生的卫生习惯较差,在校园里乱丢垃圾。三是学习习惯上,有些学生写字潦草,上课不认真听讲。

2.主要成因

一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受“经济基础”的限制,大部分都住在条件简陋的出租房里,学习环境较差。二是家庭教育的限制。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忙于生计,不重视培育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三是外部因素的限制。教育资源和环境的易变动,造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跟不上,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原则

1.平等性原则

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拥有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阶段,按“暂住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与当地的孩子一起在优美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2.主体性原则

学校把德育工作的重心放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上,在他们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抓小事、从小抓。

3.全员性原则

学校应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校联合会、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各种载体,让家长、社会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4.细致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从最细微处入手,给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文关怀和教育指导。

5.系统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把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按年龄确定合适的德育内容,制定有效、具体的实施计划。

三、习惯养成教育的操作策略

1.知:固化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认知

小学阶段,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面窄。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懂得“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学校把“八礼四仪”和相关的守则进行分解,提出量化考核的标准,利用班队会、集体晨会、“红领巾广播”的时间进行宣传与推广,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明是非、懂道理。

2.情:深化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情感

学校注重运用身边榜样的力量,让良好行为习惯得以传承。教师应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保持敬畏,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熏陶作用。通过“我是升旗手”“文明之星”等活动营造氛围,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送去关心与慰问,助力他们学习更上层楼。

3.意:强化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志

学校坚持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作为每一学年的重要工作,致力抓实、抓细、抓常、抓长,引导学生杜绝和纠正不良习惯,自觉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例如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提醒学生科学安排课后时间,进行限时作业、限时考试训练,探索教师面批作业、家长陪伴作业、同学交流作业等办法,重视独立思考、前置复习、强化练习、后续检查这四个环节,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同时,也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实现由“会”到“熟”、由“熟”到“活”的提升。

4.行:优化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

学校把握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反复性、长期性、实践性的特点,争取家庭、社会的多方支持,共同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為习惯。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中药园、葡萄园等德育基地参观、采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走访医药园区的高科技企业,观察生产标准和流程,感受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组织“清明祭扫”和“小海军奇妙之旅”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办“诚信超市”,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了解鱼苗放生的意义,知道修复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展“小手牵大手,擦亮文明窗口”志愿服务以及“我为文明建设出把力”垃圾分类环保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向街头擦橱窗、铲除小广告,到商铺、小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开展“互动编程”社团活动,动员学生加入小组,一起完成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学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养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提前预习、课余自学、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讲究卫生、时常锻炼、节约水电、规律作息、合理消费、不大声喧哗等生活习惯;遵守交规、自觉排队、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平等合作等社交习惯;守时守信、热心助人、友好真诚、公平正义等品行习惯。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是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系统性课题,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我们相信,只要把握现状和原因,基于平等性、主体性、全员性、细致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这五项原则,一体化运用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操作策略,必将有助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成才之路产生深远的影响,助力他们成就出彩的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