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芬
摘 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教师难以教好、学生难以学好的知识内容。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要侧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充分的展现文言文的魅力,从而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简要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并研究如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兴趣培养 策略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文言文教学能够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生活,强化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体会文言文内容的美感和魅力。但是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初中文言文虽然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却是语文教学中较难攻克的教学难点。如果询问学生学习文言文时有何感想,那么学生十有八九会说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十分煎熬,文言文内容晦涩难懂,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教师不仅教的费劲,学生学起来也非常吃力,双方不仅非常辛苦,学习文言文的效率还十分低下。因此,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文言文的教学形式过于形式化,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严重不足。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还是突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地位,教师的讲课模式过于单一化,大多数教师都会让学生直接在生词和生字上标识出译文和读音,让学生查找文章中字词的含义,从而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一个把握。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者,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在理解古文时也仅仅局限于理解词句、能够应付考试的浅层次阶段,并没有深刻的理解文言文中体现的人生哲理或者道德情操,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不明确,有些学生会认为学习文言文是没有用的。因为文言文的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不仅要克服枯燥的学习情绪,还有记忆古代文人的名言警句,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提起兴趣。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也跟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很大联系,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帮助学生认清古今汉语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也没有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这也是阻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提升的原因所在。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的文言文词汇积累十分贫乏,学生的认知范围相对狭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发展。
二、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1.科学的树立教学目标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文言文当中的字词和诗句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能够适当的鉴赏和评析文章内容。在初中文言文教学阶段,教材中挑选的大部分文言文都体现较强的文学性,文言文自身体现的思想情感、语言结构以及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都退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愚公移山》《陋室铭》以及《爱莲说》等文言文题材的文学教育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要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在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赏析文言文作品,体会文言文之中的情感,领悟文言文之中的道理,感受文言文语句的优雅,实现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2.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古以来,我国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自然是历史长河的知识沉淀。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文言文汲取古典文化的精华,感受古代贤人雅致的思想抱负。学生如果对学习文言文存在浓厚的兴趣,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会有所提升。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文言文题材背后的历史情结和背景,创设相应的故事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言文内容时,由于这篇课文的情节十分生动,人物性格也十分饱满,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故事情景,通过讲解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战国七雄之间的关系,随后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关齐王的历史事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此时教师再趁热打铁,带领学生深入的学习课文内容,就一定会收获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强化复习环节,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反复的记忆文言文内容,巩固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基础,因此,教师要严格抓好学生的文言文复习工作。教师可以采取背诵、默写、翻译、提问以及自测这五个步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文言文内容。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爱莲说》这篇文言文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不定期的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然后让学生默写一些典型的、高频考点的句子或者是关键性的文言文段落,如;“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默写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或者段落,通过提问的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文言文主旨的理解程度,如;“文章中有哪些句子能够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如果学生能够回答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证明学生已经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旨。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侧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感悟文言文中词句和思想的美,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賀佳.激发兴趣,展现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探讨[J].初中语文教育,2016,(07):12-13.
[2]周成荣.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谈[J].读与写杂志,2018,(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