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教学:跟着教材学说理

2019-10-21 09:26李滔
关键词:六国论事例论点

李滔

摘要: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论述类文本的范例,《六国论》思路清晰,议论精辟;《留侯论》善析事例,鞭辟入里;《师说》推理严密,规范严谨。议论文写作教学不妨依“本”而行,引导学生学习、模仿。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说理思路事例推理

美国学者詹姆士和安德鲁认为,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为写作意图的文章。从该定义中不难看出,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以理服人,本质是说理,思维形式是逻辑。因此,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是议论文写作教学必须正视的问题。笔者以为,虽然现行的语文教材偏重于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相对较少,对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而言,“量”明显不足,但在“质”上来说,语文教材仍是一座无法取代的“宝库”。寻找、开采教材中的“宝藏”,借鉴与模仿语文教材中论述类文本的议论方法和技巧,是最行之有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

一、《六国论》:学苏洵设置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此言说明,读文章要循着作者的思路,方能体会其中味道。“思路”是指写作者思考问题、遣词造句的路径。具体来说,写文章的时候,先要布置一番,按照事理间的逻辑顺序去布局,使文章脉络清晰、顺理成章。

当下,高中生写议论文常犯的毛病是思路不清,逻辑混乱,“信马由缰”,导致文章结构松散,缺乏说服力。所以,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总体设计,形成合乎逻辑的思路,进而合理安排文章的论证结构。这一设计是为了更好地阐明中心思想,用论证的逻辑力量“征服”读者。苏洵的《六国论》,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近千年来盛传不衰,在论证的结构上堪称典范。笔者在教学苏洵的《六国论》时,就有意渗透了文章思路的教学。

笔者首先让学生找出《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再找出作者解释论点的两句话:“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样,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文章第一段,作者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分论点,起到“纲”的作用,后文将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文章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分论点“弊在赂秦”进行论证。韩、楚、魏三国对秦的态度都是争相割地赂秦,所得结果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故将它们合写;第三段针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论证。因齐、燕、赵三国对秦的态度不同,故分而写之: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守土抗秦。分别从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将这一分论点阐述得鞭辟入里。文章最后两段围绕中心论点,从相反角度提出假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点明写作目的。《六国论》的设置思路,一气呵成,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像《六国论》这样思路清晰、好懂易模仿的议论性文章,在教材中还有不少。如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首先提出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随后指出作为人君如果不考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想长治久安只能是一种妄想。接着,从反面论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最后,从正面回答如何居安思危,即“十思”的具体内容。“十思”的每一“思”都是先述太宗在“居安”现状下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再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是紧紧扣住题目中的“倒掉”二字设置文章思路:听说倒掉—希望倒掉—仍然希望倒掉—居然倒掉—终究要倒掉。正是这一思路,让一篇貌似东拉西扯的杂文非常严谨。

二、《留侯论》:学苏轼深析事例

在高中生的习作中,例证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但列举的事例本身并不能证明论点,只有通过分析,找到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事例对论点的支撑点,才能有效地证明论点,更具说服力。

然而,如今的高中生作文鲜见实实在在的分析,在堆砌了大量事例之后,便“由此可见”,从论据直接跳到论点,仿佛“事例”一经叙完,就万事大吉,无须再析理、明理了。论点是论点,例子是例子,以例代理,缺乏理性的思考。

笔者以为,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中的《留侯论》一文,为学生学习“善析事例”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示范。《留侯论》中,苏轼巧妙而灵活地引用了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中“圯上受书”的故事,通过深入分析,推陈出新,有力地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策略的重要性。

圯上受书带有浓郁的神怪色彩,而苏轼独辟蹊径,把圯上受书与张良狙击秦王联系起来、与成大事需要大隐忍联系起来,拂去老人赠书的神怪色彩,苏轼认为:圯上老人并非司马迁之所谓鬼物,而是秦代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隐士,他的出现,意不在授书,而是有意磨砺张良的隐忍度。张良曾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事败之后隐姓埋名逃至下邳,圯上老人对此深为惋惜,特意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地考验他。张良最终经受住了考验,说明他有成就大事的隐忍,所以圯上老人称他“孺子可教矣”。如果老人的用意是赠书,那只要将书授予张良即可,何须“深折之”?老人之所以极力摧折侮辱他,正说明“意不在书”“且其意不在书”,而在使张良能忍。经苏轼这一番分析,此事就具有了全新的内涵和可信性。苏轼之高明,就在于通过深析事例,打破“圯上受书”的神秘光环,点石成金,严密地论证了“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难怪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四说:“此文得意在‘且其意不在书一句起,掀翻尽变,如广陵秋涛之排空而起也。”

《留侯论》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苏轼还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事例,以及项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事例,层层递进,文章只有短短七百字,但分析透彻,入木三分,千百年來成为立论文章的典范。

论证过程并不是寻找例证的过程,而是具体分析的过程。议论,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事例所包含的种种人情、事理、内部构造、外部联系。《留侯论》带给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启示是:事例无所谓好与坏、多与少、新与旧,关键是善于分析,没有经过深入分析的事例毫无意义。从人所共知的经典事实到街头巷尾的凡人轶事,都要分析,有了分析,事例才能为我所用。分析的前提,就是要抓住“论点”这一核心,从正面肯定到反面否定,冷峻地审视其间隐藏的内在联系。

三、《师说》:学韩愈严密推理

由于缺乏理论的有力支撑与实践的成熟经验,加之课程设置的偏差,逻辑推论、辩证分析等议论文说理的方法和技巧,一直是学生议论文写作的瓶颈和软肋。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有必要关注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逻辑推理最基本的形式当数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笔者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韩愈的《师说》时有意进行渗透。

首先,要求学生在《师说》第二段中找出两组三段论,相关内容如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一组三段论是:

大前提: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人有惑。)

小前提: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有惑要从师学习。)

结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我们要从师学习以解惑。)

第二组三段论是:

大前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一个三段论的结论。)

小前提: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师道也。(无论是年龄比我们大的还是比我们小的,他们都有可能懂得一些我们还不懂又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

结论:……吾从而师之……吾从而师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们既要向年龄比我们大的人学习道理,也要向年龄比我们小的人学习道理。)

从这两个三段论中,学生不难发现: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關于所研究的特殊场合或个别事实的判断,小前提应与大前提有关;结论就是从一般已知的原理推出的,对于特殊场合或个别事实做出的新判断。运用三段论,前提必须真实,符合客观实际,同时推论要合乎逻辑,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以《师说》的学习为起点,笔者让学生回顾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要求运用三段论的知识,品评庄子与惠施两人关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争辩。学生兴趣盎然,很快,有学生发现惠子潜在的大前提是:我不是鱼,就不能知道鱼快乐不快乐。这就意味着只有动物本身才能知道其内在的感觉,人是不能通过外部感知来做出推想的,这显然是经不住推敲的。如果把这个说法作为大前提,得出的结论肯定是荒谬的。当然,庄子用对方的逻辑来反驳对方,把对自己不利的论据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论据,这已经不属于演绎推理的问题了。

在议论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的规律,为写作规范而严谨的议论文服务。

当然,议论文写作中的说理方法还有许多,诸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等等,这些说理方法的使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都能找到典型的范例。因此,议论文写作教学不妨依“本”而行,引导学生学习、模仿。

猜你喜欢
六国论事例论点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例”后有“析”方可取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