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评价

2019-10-21 09:26毛刚飞
关键词:媒介素养评价

毛刚飞

摘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评价可从媒介素养、学习任务群、跨媒介和课程分类四个视角展开。教学评价应遵循评价情境的真实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题型的创新性等原则;结合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要做到结果性与过程性、语文性与技术性、显性与隐性的结合;从课程分类的视角,教学评价应有所侧重。

关键词:教学评价媒介素养学习任务群跨媒介课程分类

课程评价在课程建设中有重要作用,适切、科学的课程评价能更好地发挥课程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尽管在课堂教学中已有实践,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尝试,尚未进入课程论的范畴,更没有进展到评價的层面,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探索。笔者试从媒介素养、学习任务群、跨媒介和课程分类四个视角,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评价做出探索。这种探索基于我们现有的教学实践,也是基于课程应该具有的价值思考。

一、媒介素养视角下的教学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信息在公众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也在不断凸显,它不仅关系到个体对信息化社会的适应能力,也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竞争力。反观现实,学生的媒介素养相对匮乏,面对庞杂的信息缺少筛选和整合的能力,以及批判和理性的眼光。

《2017版课标》在提及“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宗旨时这样表述:“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和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根据《2017版课标》的相关表述,媒介素养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媒介知识的了解,能给常见媒介分类,并了解其基本特点;(2)媒介信息的获取和整合,能根据主题和任务,通过各种媒介获取丰富信息,并进行梳理归类,形成综合和客观的结论;(3)在复杂多元的信息中判断,能辨识媒体立场,甄别信息真伪,判断信息优劣,确定信息主次,养成独立、客观和理性的媒介素养;(4)媒介技术素养,能选择合适的媒介,创设应用场景或主题任务,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形成表达和传输的成果;(5)媒介共同体意识,能借助媒介平台,形成学习共同体,拓宽学习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评价的目的有很多,了解学生在学习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让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等。就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而言,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在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时,同时提升以上提及的学生的相关跨媒介素养,以改变信息社会发展与转型中学生媒介素养相对匮乏、滞后的现状。

二、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教学评价

与文选型的教材学习相比,任务群学习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材料的组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同样,改变也发生在教学评价的情境设计、主体、方式、题型等方面,结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有必要做出调整。

(一)评价情境的真实性

《2017版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真实情境”是《2017版课标》反复强调的一个关键词,更是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中必须重视的一大要素。在专题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打破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这三者之间的壁垒,在真实或者模拟的学习活动或生活情境中去学习和实践,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相关媒介素养。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学习都被设计成实践活动,这是学习任务群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设计的专题活动,无论是媒介改变阅读、三国动漫的比较、模拟萨德事件新闻发布会,还是制作自荐信、设计班级logo、“纸读·诗社”等都体现了这种特定的情境性。这样的考量符合学生所在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我们希望通过活动化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语文能力。针对这种模拟情境或者真实情境的评价,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生活,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媒介素养。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任务群作为项目化的任务,其目标的达成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因此,在相关任务达成过程中的评价主体也应该发生变化。《2017版课标》非常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我们觉得评价的主体应该包括很多方面,可以是老师、同学,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素未谋面的网友。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也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譬如在以“主持”为话题的口语活动中,让学生对自己在口语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评,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如果你顺利地完成了以上的任务,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圆满地承担了一场模拟晚会的主持人工作。过了把主持人的瘾,觉得自己出色吗?回顾来路,给自己做个评价吧!每个“自检项目”最高为五颗“ ”,你能得几颗“ ”?

另外,在一个有关“文学与声音”的活动中,我们这样设计:

(1)欣赏《朗读者》节目中斯琴高娃朗读的《写给母亲》,如果她的朗读打动了你,请说说打动你的理由。

(2)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试着把它录下来,在班级博客或者其他平台和同学共享。

当学生把一段文章录好后,放在某个平台上,他的同学、朋友甚至是网上的陌生人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

(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2017版课标》强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语文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诊断性评价侧重点在专题学习中的学习前,是为更好地了解学情而采取的一种摸底性评价。这种评价的功能在于调查学生在学习前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等。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教学评价,是为了检查一个阶段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总结性评价是指一个专题或者一个学习任务群学习之后,为了检查教学目标有没有很好地达成而进行的教学测评。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时,我们在专题活动前,会采取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在相关专题知识方面已经具备的能力和学习的困惑;在专题活动中,会进行即时的测评,这种测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对专题活动的掌握情况;在专题活动后,为学生准备了一张体现任务群特点、考查学生媒介素养的综合卷。另外,为了增强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打破了以往评价过于注重笔试的特点,采用了纸笔测试、现场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自我反思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效率。

(四)评价题型的创新性

《2017版课标》在涉及命题原则时这样表述:“测试形式要创新,多设置可供选择的题目,体现学生的个性,多设置主观题、开放性的题目,展现学生的智慧,鼓励学生发挥和创造。”无论在专题学习时设计问题,还是进行综合性自我评估,都要尽量体现这一特点。如“媒体三棱镜”专题活动中,让学生阅读了三篇体裁不一的有关蒙娜丽莎的文章后,再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杜尚的《蒙娜丽莎》。在“问题设计”中,我们要求学生对达·芬奇的画作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观后感,观赏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甚至聽听有关蒙娜丽莎的流行歌曲。在“实践笃行”中,我们让学生比较中、日、美三国动漫在音乐、图像、色彩等方面的特征差异,探究背后的文化现象。在我们的相关测评中也强调这一点。如要求学生在诗歌与舞蹈之间跨界比较,对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与剑舞组合《夜深沉》开展比较阅读;在文学与漫画之间穿行,要求学生利用网络,任选一种媒介,欣赏几米漫画《向左走,向右走》的改编作品,并谈谈观后感。另外,跨媒介阅读这门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特点,非常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题目:

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如何解决?尝试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吧!邀请你的学习伙伴,借助不同的媒介,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假设你要创建一个小说阅读学习共同体,你将如何命名?

(2)你希望这个学习共同体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3)请你针对“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为你和你的学习伙伴设计三个具体有效的学习任务,要求至少使用两种媒介。

我们同样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生活,其实这也是《2017版课标》所强调的——当代文化参与的意识在题型方面也有相对应的创新,设计的题目如下:

(1)观察你所在城市的大屏幕广告,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并说说它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2)与传统的“文字+画面”广告形式相比,在大屏幕上播放的广告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呢?请总结两点。

(3)为你所在的学习共同体设计一则适合在广场大屏幕上投放的广告,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学习小组。你会怎么设计呢?请你写下广告文字部分的内容。

应该说,与传统的语文题目相比,这些题目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但符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特点,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活动中习得的素养迁移和应用到了社会生活中。

三、跨媒介视角下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语文学习评价大多是静态的、单一的,多用试卷考试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测评学生的其他素养。尽管这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了一些动态的成分,如在自主招生时,相关院校结合学生的作文、阅读等特长,做出综合的评价,但总体上还是一种侧重结果的相对单一的评价。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一个学习任务群,无论是文本选择、练习设计、专题活动还是教学评价都与传统的语文学习有显著区别,教学评价方面还要注意以下三个结合:

(一)结果性和过程性相结合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改变了以往重结果的评价方法,主张将评价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在专题活动中,对活动开始前的搜集信息、资料准备,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学习任务和相关表现,活动结束后各种形式的成果、在相关平台的技术性的呈现,都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细则。如在一个有关印度的专题学习中,设计了活动自评表(见下页表1)。

在这个评价表中,成果展示和线上活动相当于某种结果性的成果展示。但是,我们不仅仅关注这两个活动,还把评价贯穿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甚至从活动准备到线上活动的整个过程。只有重过程的评价,才能更好地保证活动的成果和质量;也只有重过程的评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学科知识以外的其他素养。

(二)语文性和技术性相结合

我们会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中评估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也会通过活动的

自检项目学习任务细目权重自评活动准备①积极参与书社的创建工作5分②认真学习“印度”的专题活动5分共同学习①积极主动地进行纸质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5分②认真观看推荐电影5分③认真观看戏剧5分④认真欣赏音乐会5分分组讨论①能够积极进行学习策划,分解任务10分②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和讨论10分成果展示①能够认真倾听并记录他人发言10分②能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10分③代表本组进行成果发言10分线上活动①能在公众号或微信群里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10分②能积极踊跃地针对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10分展开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活动的语文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生命之所在。但是,在涉及跨媒介交流时,我们还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呈现的媒介技术素养。比如,对做海报、写自荐信和设计商标,除了评价学生相关文字的处理能力外,还要评价自荐信有没有创意,设计的商标有没有艺术性等;在创建学习共同体时,我们会评估其色彩、版式、设计等元素。

如在“阅读改变生活”专题活动中,有一个活动是这样设计的:

关于手机阅读,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不少资讯,并借此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为了把你掌握的资讯,以及理性的分析和独立的见解与诸位分享,现在请你试着做两件小事,来展示你小小的成就。

1.制作一份关于手机阅读调查的小报告。

(1)要求制作成PPT格式。如果不会,请向搜索引擎求助。

(2)记得要用表格、图片和少量的文字展示。

(3)提示:这不是“图片秀”,而是有条理、有层次地展示你的结论。

2.写作一篇关于手机阅读的小评论。

(1)无论长短,评论的观点总是第一要紧的,关于手机阅读,你可以有很多观点可以发表,但是这一篇小评论,只要发表其中一种高见就可以。

(2)500字左右,如果超出500字,而且持论公允、证据充分,会为你点赞!

在这个学习活动中,有相关技术的考量,如要求学生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制作一份关于手机阅读调查的小报告,而且要制作成PPT格式。但是,这个活动最主要检测的还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条理、有层次地展示结论,其实就是对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考查;而撰写小评论,更是对文字表达能力的检测。

(三)显性和隐性相结合

《2017版课标》里还有这样的文字:“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语文实践活动的特点,注意考查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参与程度、思维特征,以及沟通合作、解决问题、批判创新能力,记录学生真实、完整的任务群学习过程。”就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学习任务群而言,我们自然要重视显性内容的考查,如学生在活动中使用的媒介技术、成品制作、课件展现、文字成果等,这些都是我们评价学习成果的标准之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隐性內容的考查,也就是活动中学生呈现的一些媒介素养,如有没有很好地体现批判性思维,有没有共享能力,能否在集体活动中积极为共同体贡献力量,有没有在活动过程中展现包容、谦让、团结、求真务实的精神等。在上面的专题活动中,我们自然要对显性的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如成果展示中的发言和线上活动中所展示的活动成果;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在每一个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精神品质,只有这种全面考量的评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四、课程分类视角下的教学评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不同的课程类型决定其评价重心也有所不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既是必修课,也作为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2017版课标》里规定,“要明确必修课程评价和选修课程评价的区别和联系,选修课程评价要注意与必修课程衔接,在衔接中呈现体系和梯度”,“评价要注意区分重点和层次,考查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不同表现”。

开设“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门课程,以专题的形式集中学习必修课,提升相关的媒介素养。在开展其他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时,可以继续实践、强化和发展媒介素养和媒介能力。比如在“外国作家作品研习”这门选择性必修课中,我们可以将影视作品和原作进行跨界比较,可以综合不同媒体的声音整体认识相关作家和作品,也可以在班级设立一个专门交流名家名作的平台来讨论。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必修课的评价和作为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的评价有本质的不同。作为必修课的评价要突出跨媒介学习任务群的总体目标,在相关的专题中加以一一落实,在评价中,要重点关注学生有没有通过专题学习提升相应的媒介素养。如“媒介小达人”专题活动,考查的主要是媒介制作技术,因此,要求学生制作海报,制作自荐书,进行班级文化的logo设计。同样,设置媒体写作专题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微信公众号的发布,因此,所有的评价的指向点就是学生能不能学会微信公众号的发布,能不能运用各种媒介元素让公众号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是,当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只是穿插在其他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时,评价的重心也应该发生变化,评价的侧重点自然是其他任务群学习的总体目标。如在评价上面提及的“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时,学生的媒介素养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性的评价指标,其主要目的是完成“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毛刚飞.跨界之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课程改革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评价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