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19-10-09 04:09罗畅李招卢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0期
关键词:护理带教互动式教学模式

罗畅 李招 卢娟

[摘要] 目的 探讨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取该院血液透析科室2017年5月—2019年3月实习护生90名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的方式纳入参照组45名、实验组45名。即参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使用以病例为引導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比较各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和带教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例如:实验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成绩为(93.28±5.44)分、教学态度满意度为(24.84±1.48)分;参照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4.35±7.27)分、教学态度满意度为(22.71±2.49)分。结论 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期间,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不仅可提高实习护生考核成绩,还可增强其带教满意度,可推广。

[关键词] 以病例为引导;互动式教学模式;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b)-0147-02

随着现代医疗护理理念的持续性变革,使传统“对症护理”理念难以满足患者及家属需求,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层面拓展。而护士则是以专业技能教育、专业考核为前提,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服务,强化治疗效果。血液透析室是以挽救肾衰竭患者生命安全的科室,因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可通过长期透析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预后恢复。而在此过程中,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不仅可强化实习护生主动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便于现代化护理人才的构建[1]。对此,取该院血液透析科室2017年5月—2019年3月实习护生90名为研究对象,探讨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该院血液透析科室实习护生90名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的方式纳入参照组45名、实验组45名。即参照组女实习护生43名、男实习护生2名;最低年龄为20岁,最高年龄为25岁,中位数为(22.06±0.44)岁;最差理论成绩为65分,最优理论成绩为78分,中位数为(73.43±3.17)分;15名为本科生、20名为大专生、10名为中专生。实验组女实习护生44名、男实习护生1名;最低年龄为19岁,最高年龄为24岁,中位数为(21.95±0.40)岁;最差理论成绩为63分,最优理论成绩为80分,中位数为(73.91±3.00)分;14名为本科生、22名为大专生、9名为中专生。各数据间比较相似(P>0.05)。

1.2  方法

共设有带教教师5名,均具备相对充足的临床经验、中高级职称;实习护生培训时间为3个月,培训课时均相同。即在带教教师选择中,应满足以下标准:责任心强、事业心强及业务技术过硬、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护士,且从事血液透析护理时间均在5年以上,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储备丰富,能够全方位掌握现代化血透室各项技术,对实习护生存在关心和爱护的情感。

参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在实习护生入科时,应由带教教师阐述科室整体环境、培训内容,强化师生间交流,以教学大纲和病种特点召开相应的研讨会议;依据教学纲要,由带教教师设定对应题目,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增强护生考核成绩;待科室完成时,对带教教师予以公正性和客观性评估,明确其优缺点;由带教教师通过示范性动作,纠正护生不足,强化其操作技能[2]。

实验组:使用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即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于带教查房前,按照血液透析室教学纲要拟定相关内容,再借助典型案例的介入,使患者能够全方位掌握自身病情的同时,指导护生做好相关病例记录,辅之文献查阅,明确沟通技巧和护理措施。②授课期间,可通过多媒体和标本模型的使用,向护生明确血液透析室相关知识,例如理论知识、无菌操作和并发症等,再依据病例资料提出开拓性且创新性课题,但课题应难度适中,全方位集中护生注意力。例如:“内瘘护理”知识讲述中,则可要求护生相关知识总结内瘘闭塞诱因,全方位调动护生积极性,增强相关护理措施的思考;待课题讨论完成时,带教教师可要求护生回答相关问题,再执行点评工作。③以带教课题为基准,做好相关示范工作,例如血路管、透析机等血液设备及器械的操作流程,借助操作注意事项的明确,对护生操作不合理处予以纠正[3]。④侧重预见性观察力的培养。若患者存在便意、全身热感和心悸、冒汗等现象时,应预先考虑其是否存在低血压倾向,再依据视听嗅触等方式对患者基础信息予以收集,为相关护理工作的施行创造条件;时刻检查患者表情、体位和呼吸等体征变化,以此评估其出入量,再依据呼出气体气味对透析充分性进行评估;若为内瘘置管患者,则可通过内瘘震颤的方式,鉴别内瘘是否通畅。侧重上述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的把控,是培养反应灵敏和强洞察力护士的关键,再将各类护理操作技能装订成本,放置在教学柜内,便于查阅和使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即考核成绩涉及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护生考核成绩越佳;带教满意度涉及人文关怀、教学态度、理论水平、技能操作、人际沟通能力等5个维度,各维度共设有7道小题,总分为28分,分数越高证明护生带教满意度越佳[4]。

1.4  统计方法

数据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该文研究数据加以汇总处理。即(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数据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数据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各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

参照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4.35±7.27)分、操作考核成绩为(80.34±6.69)分;实验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成绩为(93.28±5.44)分、操作考核成绩为(92.65±4.37)分。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各组实习护生带教满意度

实验组实习护生带教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还可称为人工肾,是以半透膜原理为前提,对终末期肾脏疾病者予以有效救治,以此延长其生命周期的举措。该项操作虽可有效起到血液净化和酸碱平衡维持的效果,但因操作流程相对复杂,若因操作不到位则必将会对患者病情造成影响。传统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是强化护生护理能力为前提,但却存在相应的教学僵化、目标不明确、师生互动不足、护生主动性缺失等状况,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和社会需求相悖[5]。

互动式教学则是以教师启发为核心,借助师生互动和师生交流等方式,提高护生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水平;以病例为以引导教学则是通过典型病例资料的整合,要求护生做好相关病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等工作,增强其服务水平及护理能力。特别是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过程中,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既可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变,还可通过主动收集相关资料,明确自身不足,甚至还可强化其临床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另外,带教教师依据教学纲要,指导护生做好合作学习,不仅可从师德、师魂等层面对护生价值观予以引导,还可使其全方位认识到护士岗位职责的必要性[6]。

该文可知,实验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和带教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例如:实验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成绩为(93.28±5.44)分、教学态度满意度为(24.84±1.48);参照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4.35±7.27)分、教学态度满意度为(22.71±2.49)分。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期间,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不仅可提高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还可逐步强化其带教满意度、带教教师教学能力。借鉴该类护理带教模式更加适用于现代化医疗体质下人才需求培养机制,应引起医疗机构临床带教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汉琴,屈丽,赵洁琼.PBL教学法在胆道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1):92-93.

[2]  王婷.病例分析式授课和模拟临床护理程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重症医学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3):162-163,170.

[3]  彭用華,张平,俞小敏,等.思维导图结合PBL在肾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6):44-46.

[4]  Mehrtak M,Habibzadeh S,Farzaneh E,et al.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cognitive-behavioral techniques on locus of control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Electronic Physician,2017,9(10):5631-5637.

[5]  丁咏梅.人性化带教模式对血液透析中心实习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125-126.

[6]  陈恒梅,黄巧萍,林钰梅.沟通技巧在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0):3128-3129.

猜你喜欢
护理带教互动式教学模式
让高中英语课堂活起来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语法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护生管床责任制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路径式教学法的运用及价值评估
关于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对策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