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云
摘 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革新力度的不断加快,其对教学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侧重对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还需要在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用科学的手段,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以便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自身的爱国情怀也能够不断强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在对学生的爱国精神以及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加大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挖掘,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以便学生综合素养在全面提高的同时,还能够主动发扬以及传承传统文化。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和开展过程中,合理地對传统文化进行渗透,不仅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以及传承,还可以让学生树立健全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对学生的今后发展有很大促进意义。
第一,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以及传承。当前,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文化全球化倾向也日益凸显。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也使得一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出息了偏差。所以,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阶段,科学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能够强化学生中华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保证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历史,然后主动地弘扬以及传承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在教学阶段,引导学生学习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针对初中语文教材来说,其内容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通过课文认识以及了解世界,更多地感受人文主义情怀,不断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拓宽。比如:在《论语》中,其传承的儒家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发扬和学习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其中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合理地融入到课堂活动中,以便学生价值观可以正确树立。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对策
(一)科学引导学生
针对初中教师而言,只有对传统文化保持足够的热爱,能够长时间关注传统文化,才可以在学生面前起到一个榜样作用,才能够引导以及督促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同时,教师在工作中,应该主动了解传统文化,保证在教学阶段,传统文化素材的渗透能够做到信手拈来。比如:教师在对《陋室铭》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由于现阶段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与以往相比,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所以,为了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以及操守,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创作背景,然后深层次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对文章快速理解,精准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进而让其能够更愿意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
(二)强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
虽然在初中教材之外,蕴含的传统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是针对初中语文教材,其涵盖的传统文化也同样十分丰富。因此,教师一定要强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比如:教师在对《论语》进行讲解的时候,如果想要学生明确事实,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能掺杂任何的虚假成分。那么就可以引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想要引导学生凡事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可以引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让自我得到熏陶,可以不断自我完善,健全自身的人格,进而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三)合理结合传统风俗节日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要想让传统文化渗透的更加合理以及高效,那么就一定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花时间以及精力学习传统文化。所以,为了可以获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该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风俗。比如:在进行苏轼的《水调歌头》教学阶段,教师就可以重点讲解中秋节,告知中秋节的习俗,在这一天,应该和父母在一起,吃月饼。通过风俗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学生在对知识学习期间也会比较主动,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率也会更好。
结束语:
综合而言,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不仅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让学生可以在今后成为一个高素养、高水平的人才。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阶段,应该强化教学方法的革新,科学渗透传统文化,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君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方案以及措施探讨[J].学周刊,2019,22(30):159-160.
[2]陆彩霞.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的路径和对策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28(09):136-038.
[3]周文元.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3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