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
摘 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发展和提升学生习作水平,强化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一定的家庭教育,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对学习、生活也缺乏热情和信心,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提升留守儿童习作水平和能力的难度。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从注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举办贴近自然和农村的活动、强化留守儿童作文批改点评三个方面出發,全面地分析提高农村留守儿童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习作水平;提高方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迅速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习作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因此而日益凸显且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落后,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丰富的基础知识储备、广泛的素材积累、见闻阅历,致使他们对习作望而生畏,习作水平更是难以得到发展和提高。所以,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与观念,弥补农村的区位劣势、突出地域优势,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习作指导方法,从而真正实现农村留守儿童习作水平的提高。
一、注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充分激发习作兴趣
兴趣是行为产生的源泉和动机,只有充分激发起留守儿童对习作的兴趣,才能够促使他们主动进行习作,为习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以爱心、耐心来教育留守儿童,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心理变化,注重与他们的情感交流,因势利导地将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转移到习作中来,从而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对习作的心理障碍,消除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以吸引留守儿童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对习作的浓厚兴趣。
例如,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性格普遍内向,从不主动与人说话,这也导致了留守儿童的语言能力低下,进而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习作能力,所以,在面对习作任务时,留守儿童都会表现出排斥的心理。为了消除学生们的抵触情绪,激发留守儿童的习作兴趣,笔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注重与留守儿童的对话,主动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针对留守儿童遇到的问题,笔者再给予相应的解决办法,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笔者的关心。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充分激发了留守儿童习作的兴趣。
二、举办贴近自然和农村的活动,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素材是习作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要素,是构成一篇优秀作文的“血肉之躯”。然而,由于地域、经济和家庭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积累素材的途径、方式和机会。针对这种情况,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优势和特征,举办一些贴近自然、贴近农村生活和风俗的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其中,促使他们在活动中观察自然风光、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将自己的深刻体会记录下来,为习作积累丰富素材,从而保证留守儿童可以在习作中描绘真实的景、表达真实的情。
例如,为了积累留守儿童习作素材,笔者根据农村校园的特点,为留守儿童组织了课外实践活动。在本校的附近,有一座小山,每年的春天小山上都会长满各种植物,有野花、野草、野山枣等,在留守儿童日常休息的时间里,他们都会时不时来到小山上玩,而这次,笔者组织留守儿童一同来到小山,让留守儿童细心观察周围的植物,感受周围景色。待活动结束后,笔者让留守儿童通过本次活动的感受,写一篇作文,将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描写出来。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举办贴近自然和农村的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三、强化留守儿童作文批改点评,切实提升习作水平
批改点评是习作教学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使留守儿童正确认识到自己习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切实提升其习作水平。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对留守儿童作文的批改点评环节。一方面,教师需要对留守儿童的作文进行批改,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和亮点并给予肯定和表扬,详细且具体地指出其作文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参与到作文的批改和评价中展开互评或者自评,从而实现他们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最终实现习作水平的提升。
例如,为了提升留守儿童的习作水平,每次在留守儿童完成习作任务后,笔者都会第一时间对留守儿童的习作内容进行点评,指出习作中的亮点,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强化留守儿童作文批改点评,切实提升了留守儿童的习作水平。
总而言之,提高农村留守儿童习作水平是关爱、教育留守儿童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新的认识和科学的思想,转变传统的习作教学方式,结合农村现实情况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特点来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切实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艳红. 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张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习作教学实践[J].才智,2014(1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