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课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思维品质探究

2019-09-10 07:22张星星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品质

张星星

【摘 要】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文章通过分析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现状,结合Read and write案例,探讨如何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教学环节中,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课;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1]阅读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建构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全面,尚未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启发。有些教师认为,学生掌握了知识就等同于启发了思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模仿、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将总是徘徊在低下水平区,最终成为“教学的荒地”。二是重机械操练,轻思维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让学生判断题目选项的正误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为做题而做题。这种缺乏思维训练的教学,会让学生懒于思考,甚至不会思考,最终导致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习只是给了学生行走的拐杖,并未给予其双腿的力量,因此学生想要奔跑,必须注入思维的养分。为此,笔者从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课入手,尝试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激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读前——挖掘资源,巧妙温故,激活思维

读前环节是语篇学习的准备阶段。此阶段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唤醒他们头脑中与语篇相关的已有图式,为获取和输出文本信息、构建知识做好铺垫。为此,教师应合理设计读前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巧设导入方式,启发发散性思维

在读前环节,教师通常会复习旧知识,进而过渡到对新知识的学习。这是一个激活学生记忆、启发学生思维的良机。但如果教师只是将已学知识简单地、机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朗读,那么学生就只是被动地回忆旧知识而已,并未经历主动再现、记忆的思维过程。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因此在设计读前导入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围绕本课话题设计灵活而合理的活动,如games、free talk、brainstorm等,真正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案例1]在执教PEP六年级上册Unit Three My weekend plan的Read and write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读前活动:① 通过分享微信朋友圈趣事自然引入Holiday话题,接着让学生brainstorm,说出他们知道的节假日,并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②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自己所了解的节假日,讨论的内容包括节假日的时间、会和家人做的事情、最喜欢的节假日等。

这样的导入比教师只给几张图片让学生讨论是什么节假日以及会做什么事情更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后面的阅读做好铺垫。

(二)巧用课文插图,启发逻辑性思维

插图是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传递着丰富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也为教材内容提供了背景。因此,教师应学会灵活运用插图,以插图激活学生思维,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以图促思,预测文本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利用好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并进行看图说话。这样可以更快地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而言之,教师要活用插图,让学生预测文本信息,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案例2]在教学PEP五年级下册Unit One My day的Read and write时,学生通过观察本课插图就会发现Robin的样子跟以前不一样(见图1)。这就是该插图的特殊之处。这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殊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

T:Who are they?

S1:They are Robin and Zoom.

T:Look,Robin looks different,why?

S2:Because he want(s) to be a man.

S3:Because he is playing a game with Zoom.

S4:因为他在演戏。

T:Who is right?Now let's read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学生依据插图进行思考与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文本形成的过程。在本案例中,学生通过阅读发现Robin和Zoom在演《鲁滨孙漂流记》这一话剧。当读前的猜测与故事的内容不符时,学生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印象也会更深刻。

2.以图促思,了解文本

有些文本表达着丰富的哲理,但对于小学生而言,有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插图所呈现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推理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案例3]以PEP六年级下册Unit Three Where did you go?的 Read and write为例,本课要求学生能理解“凡事都有好坏两面”的内涵。单从阅读文本入手,比较枯燥、无趣,学生也不易理解文本所表达的哲理。但如果教师在读前能从插图入手,引导学生了解Wu Yifan怎样遇见小狗Max这一前奏,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凡事都有好坏两面”的内涵。为此,教师在读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插图的逻辑内涵,为后面理解文本做好铺垫。问题引导设计如下(见图2)。

当学生完成上述练习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結,引导学生用以下句子进行表述。

One day,Wu Yifan

(lose) his cap in a park.When he found it,the cap

(is) in the mouth of a dog.Yifan

(like) it very much and

(give) it a new name—Max.Then Max

(meet) Wu Yifan's parents and

(become) a new family member.

教師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尝试获取文本信息,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三)巧引学生提问,启发自主性思维

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提问开始。为了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将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语篇、寻找答案,这样才能解放和激活学生的思维。

[案例4]以PEP五年级下册Unit Three My school calendar的Read and write为例,教师在阅读前可以通过猜谜引出Easter Party话题,并引导学生提问。

T:Do you want to know Easter Party?You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 with:what,when,who,why and how.(PPT呈现)

S1:When is the Easter Party?

S2:Who 参加 Easter Party?

S3:Where is the Easter Party?

S4:人们会干什么?

S5:人们会吃什么?

……

在起步阶段,学生的答案可能错漏百出,也可能借助于中文表达,但只要学生具备了提问意识,就会开动脑筋思考文本会写些什么,以及如何用英语提问等。这样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读中——多维感知,激发探究,培养思维

读中环节是学生学习语篇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多维感知和理解语篇内容、掌握语言知识,更要渗透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语篇的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妙设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

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多的语言储备量,抽象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对事物也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利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提升学生智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1.多提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阅读课上,教师往往会设计“是什么”的问题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文本内容。此外,“为什么”“你怎么想”等开放性问题也很常见。对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活用教材,多启发,多引导,设计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思考的开放性话题。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活用英语。

[案例5]以PEP五年级下册Unit Five Whose dog is it?的Read and write为例,在学完本课知识点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开放性问题:Robin meets other animals.Who are they?What will Robin say to them?这时学生就会将他们知道的动物与它们的特点运用其中。

S1:He meet(s) a dog.And he say(s),“I'm looking at a dog.I'm running like a dog.”

S2:He meet(s) a pig.And he say(s),“I'm looking at a pig.I'm eating like a pig.”

S3:He meet(s) a cat.And he say(s),“I'm looking at a cat.I'm dancing like a cat.”

S4:He meet(s) Zip.And he say(s),“I'm looking at Zip.I'm climbing like Zip.”

……

开放性问题有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历,不断激发他们的想象,促使他们能够自然地、真实地输出语言,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样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2.多提逆向性问题,发展学生推理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习惯从正面引导学生思考,但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对教师的这种提问方式感到厌倦,他们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也会随之降低。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如果教师将其倒过来进行提问,那么学生的思维惯性就会被打破,从而更能激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案例6]在PEP六年级上册Unit Six How do you feel?的Read and write中,Robin听到蚂蚁的恳求后没有坐到它身上,后来蚂蚁知恩图报,在Robin遇到困难时帮助了他,这体现了“互相帮助、助人为乐”的人性美。其实,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Robin不管蚂蚁的哀求而坐在了蚂蚁的身上,那将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S1:The ant will die.

S2:I think Robin will die,too.

S3:Maybe an elephant come(s),it will help the ant and fight with Robin.

S4:Maybe it rains,and the ant can run away.

……

学生猜想故事的结局五花八门,但不管什么结局,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知晓“善有善报、知恩图报”的道理。

3.多提启发性问题,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

启发性问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从表层走向深刻。

[案例7]以PEP五年级上册Unit Two My week的Read and write为例,在学生观察插图预测Wu Yifan不喜欢体育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通过什么途径知道Wu Yifan不喜欢体育?有学生说,从文本插图中看到他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感觉他不喜欢体育。也有学生说,他戴着眼镜,应该喜欢看书。还有学生说,我们从上一单元知道他是一个努力学习的学生,所以体育应该不好。

简单的“看图—预测—追问—阐述”过程,通过教师的启发性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读图、猜测等能力,而且挖掘了学生思维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如何思考问题。

(二)先学后教,为学生的思维引路导航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进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变这一问题。实践证明,阅读课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利用预习单唤起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的思维引路导航,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案例8]在PEP六年级下册Unit One How tall are you?的Read and write的教学中,涉及一个科学知识,即太阳的高度和影子的关系。这个内容比较难,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与此相关的预习单,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如图3)。这样比教师直白地告诉学生答案,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

(三)挖空文本,为学生的思维搭建桥梁

通过分析历年的英语考试题型,笔者发现有些题目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五、六年级的试卷中,有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句子填空的题目,也有根据答句选择问句的题目。对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其中挖空文本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

[案例9]以PEP五年级上册Unit Two My week的Read and write为例,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三个重点句子挖空:1.What do you have on Fridays?2.Do you often play sports?3.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对于挖空的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些学生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猜测,有些学生根据图片进行猜测,不同观点促进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听取其他组员的观点,在对比、分析中找出最合理的句子。这一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进一步激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读后——多元拓展,激趣导航,放飞思维

读后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输出目标语言,不断内化语言,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一)以图促思,提高学生思维的概括性

思维导图是将不同事物按照一定脉络联系起来的好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而且合理的思维导图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一目了然。借助思维导图,学生不仅能够自主理解、分析文本,也能够概括、重组信息,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案例10]以PEP六年级上册Unit Four I have a pen pal的Read and write為例,本课呈现四则NOTICE。学生对这一文体的结构、用途比较陌生,理解难度也较大。教师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分析概括文本会更直观、更简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内容和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John的NOTICE作为示范,因为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学生不明白标题“Goal!Goal!Goal!”的意义,需要教师引导。其次,它是唯一一则包含what、when、where、how四个要素的NOTICE,将它作为范本具有典型性,便于学生了解NOTICE这一文体的结构和内容。

在教师引导学生生成具体的思维导图后,学生就可以仿照这张思维导图尝试自己生成另外三则NOTICE的思维导图,并借助这些思维导图复述文本的大致内容,然后再编一个新NOTICE。这样一张张生成性的思维导图就串起了一堂课,而且简洁明了。思维导图的生成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这就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以说促思,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在拓展阶段,教师基于教材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续说或仿说,既能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有趣味的续说或仿说中开心学英语。

[案例11]以PEP五年级上册Unit Four What can you do?的Read and write为例,教师在输出环节设计“I can be your friend”任务,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大胆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进而丰富教材内容。以下是一个学生的展示:

Hello,Robin.I am Zhang Jiayin.I am 10 years old.I am active and funny.I can speak Chinese and English.I can swim,but I can't play pingpong.We can be friends.You can teach me pingpong.And I can teach you swim.

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深化创新思维,而且能触动学生心灵,促使学生用英语真实地表达自我。

(三)以写促思,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1.分层仿写,因材施教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将所学知识以书面形式输出的能力。为了让各层次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仿写任务,让学生根据语言支架或提示仿写原来的篇章,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发展。

[案例12]以PEP五年级上册Unit Four What can you do?的Read and write为例,教材中的读后写任务只停留在“I can /can't...”句型的操练层面,并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所学语言的真实运用。笔者将其改编,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完成一封交友邮件,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给Robin写一封交友邮件,并跟同桌分享。

笔者考虑到学生能力两极分化的情况,设计了以下分层写的任务:① 半控制型(根据自己的信息模仿写,主要填的是词语)(见图4)。② 完全不控制型(根据自己已学知识真实地写句子)(见图5)。

这样的任务设计兼顾到了不同水平的学生,给各个层次学生的思维发展预设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2.改写文本,学以致用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变换人称、转换体裁的改编,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案例13]在教完PEP六年级上册Unit Five What does he do?的Read and write后,笔者让学生用第一人称改写课文。由于人称的变换,相应的be动词也会随之变化。

这就推动了学生不断进行思考,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新课程标準强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因此在教学阅读课时,教师应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在引导中激活思维,在实践中发展思维,使英语阅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思维的舞台,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品质
利用App Inventor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探索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如何快速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