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化学习背景下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9-09-10 07:22潘苏洁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习活动体验

潘苏洁

摘要: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要求教师教学时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重。问题化学习也应运而生,在这种学习方法的转变下,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又该如何变革呢?我想“体验式”的活动能很好转变课堂,让学生在真真实实在一个个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知识的建构、情感的提升等。在设计体验式活动时注重还原学生的实际生活,重视学生原本的体验;借助各种游戏,在游戏中提升学生的认知;明确活动的目的,让整个活动变得真实有效;重复利用课中所用的素材,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也让课堂更高效;在体验中简化活动的方式,让每一个体验活动都更适合学生操作。通过体验式教学的展开,让课堂变得更精彩,让学生学的更真实。

关键词:体验;体验式活动;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46-02

1.问题化学习的概念和特征

那什么是问题化学习呢?问题化学习就是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性学习的行为的活动,它要求学习活动以学习者对问题的自主发现与提出为开端,用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可持续的问题系统贯穿学习过程和整合各种知识,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达到学习的有效迁移,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1]

问题化学习有4个特征,即广义的问题解决、持续的学习行为、以问题系统来展开、以学为中心。其中以“学为中心”这一特征决定了它更侧重研究孩子的学,更强调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它不是学生中心主义,而是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学”,让学生的“学”成为课堂中心。

2.问题化学习背景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问题化学习有它自己基本的学习方式——做中学,也就是说提倡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经历获得经验,获得知识的建构等。

在这一学习理论的影指导下,我们不得不思考,《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学习方式要如何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是肯定行不通了,那哪种学习方式能让学生的“学”成为课堂的中心呢?我想,可以用体验式学习,让“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体验中学生获得知识、认知情感等。随之改变的是,课堂中教师要设计体验式学习活动,建立体验式教学的模式。

2.1 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那什么是体验式教学呢?《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并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情感”。而我们《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是指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内容和资源,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提供实践机会,努力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身临其境”“心临其境”。[2]

2.2 体验式教学的功用

(1)拉进师生情感距离,唤醒孩子学习自觉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课堂上教师往往处于支配、控制的地位,扮演者管理者的角色,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感。而学生呢,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压迫感、疏离感,从而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甚至使得教室里“坐着的躯体中却有着一个战战兢兢跪着的灵魂”。试问,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怎么可能亲近教育内容,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即使教师再怎么“苦口婆心”“呕心沥血”,学生也不买账,时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但是体验式教学恰恰能拉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因为在体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对的是同一个被体验的事物,处于统一体验情境中,双方是共同去体验、共同去体会的关系,都有发言权。这样能让学生产生自由、平等、民主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调动主体性,融入学习。体验教学中教师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不再是课堂的管理者,课堂的主导者。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孩子主动探索知识,唤醒自我意识,积极学习。

(2)帮助学生道德理解,激发孩子自觉追求

肖川老师曾说“拥有知识并不一定拥有教养。只有当知识能够渗人性格结构之中,体现于日常的、细微的、不经意的行为之中时,知识才能转化为教养。而这一转化的必要中介就是丰富而深刻的体验。”[3]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处在一个个情境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于道德情感、知识获得都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因此在体验教学之后教师讲解道德知识,提出道德规范、明确道德行为,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有自己切身的体验和领悟,有转化为行动的追求。但在传统课堂中,如果这些内容仅仅依靠传统的授受方式,那么学生只能“记熟”“背过”“懂得”,而不可能产生切己的理解和领悟,更不可能转化为自觉的追求并付诸行动。

那品德教学中的体验到底该如何设计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借助活动的设计。通过活动的设计来实现体验式教学。

3.活动为载体.实现体验式教学

3.1 活动设计的重要性

美国教育界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自地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成为听众,要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為学习的主体。[4]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开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在课堂中我们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看、去听、去发现探究,充分感知、体验,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这样课堂才能变成学生的课堂,课堂才会“活”起来。

那品德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 如何设计学习活动

(1)还原生活,重视体验

儿童品德形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知、理解和体验,因此教师必须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理解体验开始,确定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中尽量创设还原学生生活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体验。

例如部编本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二课《我们不乱扔》,旨在引导孩子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关于乱丢垃圾,学生都知道要要成这个习惯,但是我们仔细去了解一下,他们虽然知道,但是时常做不到,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对乱丢垃圾造成的不良影响体验不够,他们对不乱丢垃圾的意识不够。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人情人境的体验,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呢?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

课堂中,通过这样的活动,聚焦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和感知,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让课堂成为“学”为中心的课堂。

(2)借助游戏,提升认知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5]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课堂中教师通过游戏的活动设计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实现“学”为中心的课堂。

以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大家一起来》为例,这课旨在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合作,能有效的和他人进行合作,学会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配合。那怎么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合作呢,游戏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在这课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

整节课堂中,学生在不断地做游戏,在游戏中明自合作带来的好处,更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合作。课堂中借助游戏这个学习活动,提升孩子的认知。

(3)明确目的,打造效果

目的是人类活动的依据,贯穿整个实践过程,也是活动最后要达到的目标。[6]品德课堂中,执教者更是要清楚活动目的。目的明确,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所有的教学都为这个目的服务,知道这个活动要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学生会收获到哪些东西。课堂中每一次的活动都应该真实有效,不应该为了活动而设置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明确学习,达成“学”为中心的课堂。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是《我是班级值日生》,本课旨在引导孩子了解值日生的工作内容,知道值日生要怎么做,明自做好班级值日也是为班级集体荣誉做贡献等。在本课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的学习目的一目了然,让孩子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学习,事半功倍。

(4)重复素材,追求高效

曾经听一个老师抱怨:“上一节品德课简直太累了,因为要准备的材料会很多很多。”这话似乎说到很多老师的心坎里去了。确实,有时候上一节品德课会很累,要准备的东西非常多,因为品德课中的活动特别多,一个活动可能就需要准备一种甚至几种活动素材,课堂中的活动环节设置往往不能追求高效。因此,在设计课堂的活动时,尽量做到重复利用活动的素材,让课堂更高效。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分享真快乐》这课中,要引导孩子愿意分享,懂得分享,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等。教学这课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课前要求孩子去完成这朵分享花。

课中围绕这朵分享花展开教学。结课时请孩子们继续拿出分享花,对分享花进行补充:学了这么多,如果再让你想想你还可以分享什么,你会想到哪些呢?

设计这课的学习活动时,我们采用多次利用学习支架——分享花,重复利用这个素材,既减轻了教师的准备工作,也让课堂开展的更高效。

(5)简化活动,方便操作

一些较难的活动操作在课堂上做起来繁琐。课堂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进行设计活动。课堂中要简化活动的步骤,适合学生操作。

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大师成才的故事》时,为了让孩子体验到在玩耍时要善于探究,善于观察,我先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

但是这种设计,纯粹为了玩而玩,没有任何价值,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设计。

用设计二进行的教学,虽然比第一次教学效果的要好得多,但是仍不大理想。学生在制作自纸圆柱以及安装镜片时出现很大的问题,如何才能让课堂更具效果呢?问题出在活动的操作上。经过思考,最后我想到了还是玩镜片,但是把操作简单化,于是就有了第三种设计。

设计三中,在第二次玩镜片这个环节中,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卷自纸做圆柱形成一个望远镜的镜筒,也不让学生帖镜片,而是让学生直接移动手中的两片镜片,透过镜片看黑板上的聪明狗,这一设计中活动的目的相同,学生收获相同,但是相比第二种设计,在操作上就简单多了,所以整个环节中,学生积极投入,高效完成,收获新知。

有效的課堂变革能让课堂变得更精彩,学生获得更多新知,也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产生学生在课堂中真实的“学”。课堂中,我们要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体验式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实现真正的以“学”中中心的课堂转变。

参考文献:

[1]《道德与生活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问题化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18.

[4]https://weuku.baidu.com/view/b7c9b923fe4733687f21aa47.html.

猜你喜欢
学习活动体验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学”,从设置学习活动开始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让学习活动走出高耗低效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