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勤品教育”德育校本课程思考与实践

2019-09-10 07:22陈钊荣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考与实践校本课程德育教育

陈钊荣

摘 要:德育课程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学校除了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外,还可以开发一些校本德育课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勤品教育”校本课程试图以“天道酬勤、益于品行”为理念,以“德品益行、学品益智、艺品益心”为目标,以“认知发展、实践成长”为领域,以“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交流活动、展示活动”为形式,培养有“德品、学品、藝品”的阳光少年。

关键词:德育教育;校本课程;勤品教育;思考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我校根据《南沙区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指导意见(试行)》中的要求,以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兴趣为目的,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学校资源,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学习活动的方式,建设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建设,补充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提高校本课程对学生和教师的适应性,探索优质教育途径,提升育人水平,推进全区教育高品质发展,创建南沙教育品牌。我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实际,开发“勤品教育”校本课程,正是为了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形成学校特色,促进学校走上特色化发展道路,从而打造富有特色的教育品牌。

一、“勤品教育”校本课程的定义及目标

华罗庚说:“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俗话说:“勤能补拙。”这些无不说明了勤劳品质对于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性。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因此,对学生进行“勤品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勤品教育”是指“天道酬勤、益于品行”的教育。我校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勤品教育”校本课程,试图以“天道酬勤、益于品行”为理念,以“德品益行、学品益智、艺品益心”为目标,以“认知发展、实践成长”为领域,以“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交流活动、展示活动”为形式。“勤品教育”技术课程分为认知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两大类。认知类课程分为六大模块:勤诵知礼、勤赏立品(培养德品);勤写益思、勤辩益智(培养学品);勤书修心、勤读寄情(培养艺品)。实践类课程分为六大模块:勤践明理、勤献立善(培养德品);勤健强身、勤创知新(培养学品);勤塑探美、勤练促巧(培养艺品)。学校试图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阳光少年。

二、开发“勤品教育”校本课程的现实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培养学生勤劳的品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以及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学生从劳动中更加能够体会父母的艰辛,懂得父母的爱,从而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体谅父母,积极主动地回报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勤品教育”校本课程从学校的教育实际出发,着手建立一种具有学校地方特色的,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实效性、开放性的体系,让“勤品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真正使“勤品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培养出具有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强和富有民族精神的优秀人才。并以此为突破口构建出学校教育的新体系,努力开创我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对进一步创建具有特色的品牌学校,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开发“勤品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路径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之一,可以说,除了家庭,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最多的。培养学生的勤学、勤奋、勤劳等品质,让学生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可以在学校的文化长廊、楼道口、宣传栏、学习园地等,张贴相关的名人名言,或者定期出以“勤品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他人的美好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之,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培养学生勤劳品质的优势资源,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勤劳的品德品质,在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将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如:学校可以多为学生提供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创建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勤于动手、动脑,将“勤品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校还可以举办关于“勤品教育”的征文比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不仅从实际行动上认识勤劳品质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还从理论认知上理解勤劳品质对个人成长的价值与意义。

(二)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勤品文化

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劳动榜样。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勤劳品质就可以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学校可以与家长合作,加强家校的沟通与联系,如定期开展家长会,或是开展专题座谈会,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勤品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家长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积极地参与到全面育人的工作中来。提醒家长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如在家里尽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推托、卸责,注意个人的形象,让孩子在自己的熏陶、感染下也能够养成勤劳的良好品质。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中观摩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天刚亮,城市环卫工人就已经开始忙碌着,为人们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而努力,不管是风吹日晒,还是寒冬酷暑,他们都始终如一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他们的劳动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可以在环卫工人的身上学习他们勤劳的品质,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勤劳精神,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取学习上的成功,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勤品文化资源,需要教育工作者善于去发掘它们,并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来培育学生的勤劳品质,让学生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积极上进的良好品质。

(三)借助名人故事熏陶、感染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蕴藏着丰富的品德内涵和育人价值。学校只有充分利用好和发挥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价值,才能更好地拓宽德育的途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名人故事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教师可借助名人故事来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从而塑造一个更优秀的自己。对“勤品教育”而言,教师可以选择古代比较有名的故事来教育、引导学生。我们都听过“凿壁偷光”的故事,主人公匡衡年轻时家里较贫穷,连灯烛都买不起。他白天要帮别人干活,晚上才有时间看书。于是,他贴着邻居家的墙凿了一个孔洞,“偷”一点亮光来读书。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很有学问的人。用这样的名人故事引导学生勤奋刻苦学习,比起教师天天在他们耳边千叮咛万嘱咐要奏效得多。类似这样的名人故事还有很多,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

综上所述,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课程建设,尤其是学校特色课程文化建设。因此,开发“勤品教育”校本课程,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核心素养的阳光少年的需要,也是改进和创新学校德育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将不断探索实施“勤品教育”的新途径,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位青青.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建设中的价值与实现途径[J].农家参谋,2019(09).

[2]赵玮玉.德育校本课程的层次化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8(03).

[3]王丽芳.建设校本德育课程,培育真真好少年[J].华夏教师,2017(13).

猜你喜欢
思考与实践校本课程德育教育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