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对传统社会道德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并对学生思想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社会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当下的社会人文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文素养,成了各级教师面临的关键性问题。高中生物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之一,同样承担着人文素养的培育重任,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采用适当的途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并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构建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高中生物;人文素养;途径
引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很好的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启发学生的心智,保证学生身心的双向发展,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徜徉在知识海洋的同时,构建出自己的世界观,并且对学生精神素养的培养、提升其思想觉悟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高中生物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严谨性、逻辑性和复杂性,且秉着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成为了培育学生任务素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进行人文教育,成了生物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1.是符合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需求。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不仅仅是需要一个体格健全的人,而是需要一个有思想、有担当、有精气神的高综合素质适应型人才。社会要想取得发展和进步,必然缺少不了人才。当今是互联网信息时代,而多媒体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且思想不断趋向于多元化和复杂化。所以,各个课程的教师都肩负着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价值追求,将自身的价值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对促进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所以,在生物课程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十分有必要。
2.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当代教育更多注重知识的灌注,老师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倾入到理论知识当中,一味的提升学生的成绩,严重忽略了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导致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理论知识不相匹配,在科学意识、道德情操、心理素质以及科学意识方面的能力十分薄弱,最终可能会让学生的人生轨迹出现偏离,因此,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迫在眉睫。
二、高中生物课程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1.设计出充满人文价值的教学环节。生物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新颖的思想教育环节,让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化,却又不至于让学生感到突兀和厌烦。而且还要注意课堂形式的变化和课堂具体施行过程的整改,让课堂教学在符合当下国情和注重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创造出多姿多彩课堂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思想不能过于拘泥。当下许多院校都在实行分组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生物教师可以将之作为参考,大胆尝试将其引入到课堂中来。另外,老师可以将一些群体形式的社会人文活动和生物教学课堂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能够得以灵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教师本身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给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代学生受到来个四面八方的思想冲击,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同时却又是充满创造力的,他们对于人生的追求以及三观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间思想交流,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所以,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3.在课堂中融入人文素养元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物课堂可以在社会实践中用优秀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价值引领。传统文化与当今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并非冲突,传统文化能历经数千年而不朽,早已经过一代代人的印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添加一定的传统文化灌输,实现对学生的人文价值教育。
4.加大对生物课本中人文价值元素的挖掘。生物课本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价值教育素材,需要老师在其中进行深度挖掘,再加以适当的生物理论知识,两两结合,让这些素材得以有效应用。比如在生物教材中,具有反应前人深刻专研刻苦精神的材料,老师将这些材料进行详细分析,指出这些事件的背景,比如在将遗传学时,教师可以以达尔文为例,让学生明白近现代生物学发展的艰辛,增强学生的社会观念和科学观念,最终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另外,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一些拓展性资料,让学生认识到生物这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5.创建出适当的教学环境,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建出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尤为重要,通过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就能够轻易的创建出这样一个环境,老师在课堂中适当播放一些具备强烈人文精神的视频,抓住适当的机会,给学生灌注人文素养,让学生明白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侧敲旁击之下,实现人文素养的培养。
6.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和课程的组织者,在人文教育过程中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高中生物的人文素养培养并不是通过建立制度进行强制性约束的,而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让学生自愿的接受人文教育。生物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做好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为人文素养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三、总结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高中生由于思想价值观尚未成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因素的影响,高中生物课堂同样是给学生树立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关键阵地,需要生物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设计出富含人文价值教育意义的教学环节,在教授给学生生物知识的同时,给学生进行正确的人文素养教育,为其将来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邓庆梅.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180-181.
[2] 艾婉婷,邓灵福,祁超.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0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