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社会责任为导向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

2019-09-10 07:22陈万鹏丁凌霄
高考·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陈万鹏 丁凌霄

摘 要:社会责任是在生物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担当和能力,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落脚点有很多,教师需要利用好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学会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用科学观念影响他人,主动参与保护环境等社会问题。既能提升环境的保护、关爱生命、健康生活等意识,又能提高社会事务参与的积极性,养成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核心素养;社会责任;教学实践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的由来

国家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及时研制和构建出核心素养的内容。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委派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9月正式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核心素养的根本。在此前提下,《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将生物学核心素养定性为公民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能力,来指导相应的决策和活动,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維、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在生物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担当和能力,它体现在解决个人与社会事务时的理性解释和判断。对于一些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学生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学习用科学的观念影响他人,不盲从、不迷信;对于一些生态环境的问题,学生需要主动参与保护,看到身边的破坏行为要及时制止;对于身边的一些资源环保实践,学生应该积极参与,主动尝试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辅助实践。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社会责任的意义和落脚点

21世纪以来,生物学发展日新月异,文明进步衍生的负面问题也日益严重。社会中很多现象都需要生物学的知识加以解释与辨别,如转基因产品的争论、人类遗传病、食品用品安全等都与社会责任密不可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落脚点有很多,如必修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一章末尾,教材在详尽地说明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后,学生自然能体会到自身内环境的稳态的来之不易,进而教材又在章末设置了活动栏目,引导学生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类似的切入点还有很多,就是对学生关爱生命意识培养的绝佳例证。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的实践探索

1、提高自身水平与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

对于21世纪的学科教学而言,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教师的知识储备足够丰富、业务水平足够精通,才能够更好地掌控课堂。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既要熟练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内容,也要及时关注了解社会热点话题和前沿科技,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切入点和例证。同时,教师的自身素质也至关重要,它将起到很好引领作用。只有教师自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辨是非、正义理性,才能对学生既言传又身教,培养社会责任就不再是空洞地讲授,而是传承和引领。

2、充分利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润物细无声

高中生物教材中人类遗传病、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资源,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或者干脆让学生积极讨论,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试图去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辨析,也可以引导他们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争取成为社会责任感强的合格公民。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承担传递科学的使命,传承和发扬优秀理念,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洪水、干旱、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破坏的情景,让学生亲眼目睹、深刻反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进而思考如何去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3、注重与学生参与和课堂互动——纸上得来终觉浅

有了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但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注定不会有强烈共鸣的。通过互动才可以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互动中,教师要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的地位,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时,若仅仅是观察,学生很难产生共鸣和动力,这时需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将观点表达出来、将建议提出来,才能将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才更具有实践意义。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不能让课堂仅仅是形式上的互动,而需要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真正地表达、真正地认同、真正地行动。

4、关注社会热点,丰富生物课堂——接地气也得高格局

SARS、AIDS、禽流感、瘦肉精、地沟油、苏丹红等都是近几年风靡的社会热点议题。甚至一度引起民众恐慌。在中学阶段,老师在讲生物学知识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相关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尽可能去运用生物学知识理性分析和科学论证背后的真伪,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开展并渗透社会责任教育。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可见,开展生物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培育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教师们能在课堂中落实“立德树人”,对学生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801/t20180115_324647.html

[2]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25-31.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