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创造适合儿童学习的数学课堂,让儿童的情感和思维都沸腾起来?首先,要使课堂教学生动,通过趣中唤醒、疑中激活、问中提升,促进儿童好奇地学;其次,要让课堂教学契合儿童的学习生态,让儿童经验化“隐”为“显”,让儿童思考由“浅”入“深”,让儿童体验由“表”及“里”,促进儿童真实地学;最后,要让儿童在课堂教学中生长,鼓励儿童超前探索、质疑批判、合作探究,促进儿童创造地学。
关键词:生动生态生长儿童学习数学课堂
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一书中谈道:儿童学习生活中情感沸腾了,思维沸腾了,学习生活便会沸腾起来。他认为,情感是一块磁石,思维是一块擦火石。他也谈道:当下的课堂上,儿童的情感、思维还没真正沸腾起来,所以课堂教学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还远远没有到位。教师应该创造适合儿童学习的课堂,让儿童的情感和思维都沸腾起来。那么,如何创造适合儿童学习的数学课堂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生动、生态、生长这三个既递进发展又相互交融的基本理念。
一、生动:促进儿童好奇地学
我们的课堂教学首先应该唤醒儿童对新事物特有的敏锐的好奇心,让儿童的情感沸腾起来。
(一)趣中唤醒
顺应儿童的学习心理,以儿童喜爱的方式开展数学学习,让儿童感觉到数学有趣、好玩,能唤醒儿童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例如,“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笔者专门组织了一次游戏活动:让班上30个学生按照学号扮演自然数1—30,然后由没有扮演自然数的学生提问, 这30个“自然数”回答。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频频互动,热烈异常。比如,没有扮演自然数的学生说:“质数们出列!”“合数们出列!”扮演自然数的学生积极思考,迅速出列;部分错了的学生也迅速做出调整。这时,就只有“1”没有出列。没有扮演自然数的学生继续提问:“‘1’,你为什么不出列?”“1”故作伤心地回答:“我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因为我只有1个因数。我没有伙伴,孤单啊!”学生都笑了。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1的特殊性,同时更好地把握了质数、合数的特征。这样,以趣味的游戏阐释抽象的知识,让儿童在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从而亲近数学。
(二)疑中激活
儿童对疑惑不解、新奇刺激的东西最为敏感。因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悬念和挑战,激起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笔者出示“12+14+18+116+132”“15+110+120+140+180”两道算式,师生比赛谁算得快。结果学生才拿起笔准备通分,笔者已经算出来了。面对笔者胜利的笑容,学生目瞪口呆,不一会儿,又大叫起来:“老师,这两道题是不是有不需要通分的巧妙方法啊?”“是啊!想不想去探究是什么方法?”学生都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究。
(三)问中提升
问题意识会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解决问题的欲望会使他们更积极地去展开探究。教师要减少自己的提问,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激发学生想问的热情,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在别人无疑之处生疑。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课尾,笔者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进一步了解、研究的问题。由于平时的课堂上笔者十分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节课上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今天学习的分数都在0—1之间,那么,1—2、2—3之间有没有分数呢?”“今天学习的分数的分子都是1,那么,有没有分子不是1的分数呢?”……笔者让他们课后去了解、研究。学生课后了解了许多其他分数,又探究了它们表示什么意思、谁大谁小,学得不亦乐乎。
二、 生态:促进儿童真实地学
儿童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多地取决于自身的感悟。因此,在儿童的情感沸腾起来,有了学习数学、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后,还要从儿童最本真的理解出发,引导儿童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认识水平以及思维方式等感悟数学本质,让儿童的思维沸腾起来,真正走进数学学习。
(一)儿童经验:化“隐”为“显”
儿童在学习数学知识前,对相应的数学内容,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零散的经验,其中可能包含着一些错误。在教学中,要让儿童的这些经验由“内隐”变为“外显”,从而让不正确的经验得到纠正,让正确的经验得到强化。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笔者先让学生说出或画出心中的“角”,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说出的是三角形、几角钱、牛(羊)角等,只有约十分之一的学生能够说出直角;且绝大部分学生画出的是三角形、四边形,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能够画出角的图形。通过儿童经验的化隐为显,教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上的角的表象,与原有的对角的不正确的认识进行比较分析,对原有的对角的感性、零散的经验进行汇聚提升,从而让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理解更为透彻。
(二)儿童思考:由“浅”入“深”
儿童的思维通常是浅显的、跳跃的,而数学的思维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在教学中,要引导儿童由浅入深地思考,让儿童逐步生长、完善数学的思维,逐步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理性地思考。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笔者先让学生尝试计算12+13,再选择采用两种不同算法的学生到前面板演:(1)12+13=25;(2)12+13=36+26=56。然后,让学生就这两种不同的算法说一说想法。经过讨论,学生认为:第一种算法错了,因为加数12就是“一半”,和25却比“一半”少;第二种算法是对的。这时,笔者追问:“我也知道第一种算法是错的,但是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法不能像同分母分数那样,把分子直接相加呢?”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发现:“2份中的1份和3份中的1份是不相等的,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又发现:“根本原因是分数单位不同,所以每一份不一样大,不能直接相加。”于是,笔者接着追问:“那怎样才能直接相加呢?”学生继续思考,从而发现:只有使它们的分数单位一样,这样每份都一样大,才可以直接相加,所以第二種算法是对的。也就是说,把12和13转化成36和26,这样每份都是6份中的1份,即16;3个16加上2个16是5个16,也就是56。这里,学生的思维起点虽然有高有低:有的停留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法上,有的虽然已经知道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但是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算。但都还停留在一种浅显的层次上。因此,笔者通过逐步追问让学生的思维在互相碰撞、互相补充中逐步深入、不断提升,由朦胧走向清晰,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本质算理。
(三)儿童体验:由“表”及“里”
对于数学知识,学生一开始的体验是表面的、外在的,需要通过学习,持续缓慢地、由表及里地感受、触及数学的本质。只有对数学本质有了“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数学学习才能真正发生。例如,《认识公顷》一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常用单位接触较少,只是感觉很大,但是不知道究竟有多大。如何让儿童能够切实感知1公顷的大小?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测量教室、操场等场地的长和宽,在课上通过这些熟悉的地方来推想1公顷的大小,再通过比较、想象、交流等活动充分体验1公顷的大小。比如,学校占地面积是2公顷,那么1公顷就是学校占地面积的一半;学校操场的面积是5000平方米,那么1公顷就是2个学校操场的面积;等等。接着,又让学生通过对其他熟悉地方占地面积的推测、交流,进一步增强对公顷大小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想象、缜密思考、细致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对“公顷”的大小有了从形象到抽象、由表及里的体验。
三、生长:促进儿童创造地学
儿童的心灵中蕴含着珍贵的哲学精神:自由、发现、创造。儿童的天性是乐于去发现、创造的。因此,我们应该用教育的爱心和智慧去守护儿童的自由、发现、创造,让儿童敢想、敢说、敢做,张开思维的翅膀,让沸腾着的思维进一步开阔、灵活、深化。
(一)鼓励儿童超前探索
要让儿童自由、发现、创造的天性得以激扬,绝不能拘囿于数学知识的传输,而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冲破已知,勇敢地问“为什么”“还有吗”“真的是这样吗”。例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后,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多边形有内角,那它们也有外角吗?”“多边形的内角和有规律,那如果有外角的话,外角和是不是也有规律呢?”“是不是外角和也随着边数的变化而变化呢?”这些问题已经超出小学数学课程范围了,但是,学生充满了好奇,于是,笔者就让他们课后去了解、研究。课后,学生积极探索,知道了多边形也有外角;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了多边形外角和始终是360°,有的学生则通过操作发现了多边形外角和始终是360°;然后,他们又去探究为什么……
(二)鼓励儿童质疑批判
批判性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本要素之一,主要强调怀疑、批判、反思的精神,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核心。长期以来,教师始终以权威的姿态出现,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说的一切都深信不疑,不去思考,进而影响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适当地“后退”,有意地出错,由学生评价。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单元第19题“玲玲家的长方形餐厅,长是3.6米,宽是3米。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时,笔者有意将题目改成了:“玲玲家的长方形餐厅,长是3.6米,高是3米。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一些学生这样列式:3.6×3×100÷(6×6);一些学生这样列式:(3.6×10÷6)×(3×10÷6)。笔者笑而不语。这时,有学生发现了问题,说道:“老师,你的题目出错了!”笔者笑道:“老师出错题了吗?哪儿错了?”学生急着表达:“铺地砖要用的块数,与房间的长和宽有关,与高无关。条件中没有宽,沿着宽铺,就不知道每排多少块,所以不好解答。”“方砖是用来铺地的,当房间地面长和宽是方砖边长的倍数时,可以用房间地面的面积除以每块方砖的面积。房间的面积应该是长×宽,题目中的条件只有高,没有宽,所以不好解答。”……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被打破,学生知道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敢于向教师提问,敢于怀疑教师。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本中、同学学习中发生的错误提出质疑。同时,注重质疑方法的引导,比如从问题条件的充分性、数据的可靠性、解题过程的逻辑性、答案的正确性等方面质疑。由此,逐步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批判精神。
(三)鼓励儿童合作探究
一个人受自身经验、认识、水平的限制,思维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个人独立思考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几个人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相互碰撞,往往能开阔思路,激起新的火花。例如,一位学生发现他爸爸有两个啤酒杯,一个是上大下小的圆口杯,另一个是上大下小的方口杯,两个杯子高度相等,粗细也差不多。他就想到:这两种杯子哪种用料少呢?他左思右想,没有办法解决,便向笔者求助。笔者让他将杯子带到学校,让同学帮助解决。一开始,大家想到量的方法,但是,量了之后发现无法用所学的知识来计算。进而,在交流碰撞中,大家又想到,用白纸把杯子围一圈,将多余的部分剪掉,再展开,这时白纸的面积就是杯子的侧面积;再加上杯子的底面积,杯子的表面积就求出来了,也就知道谁更省料了。问题解决了,学生很兴奋。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逐步完善,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
參考文献:
[1] 成尚荣.儿童立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张春新.创造充满活力的生长型课堂——“认识公顷”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6(20).
[3] 张春新.有意出错:学会聪明地装糊涂[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