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表现性评价进入中国后,要走本土化之路。表现性评价本土化,要反对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关键在于抓住“好的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特征。好的表现性评价,要有对接的素养目标,有挑战的表现任务,有明晰的评分规则,有丰富的信息创生,有完整的学习历程,要看到技术背后的“人”。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素养目标;表现任务;评分规则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4-0012-05
【作者简介】张菊荣,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苏州,215200)总校长,高级教师,苏州市特级校长。
核心素养怎么评?这是一个问题。因为核心素养不能通过回应标准答案而测评,而是要通过观察学生“做事”过程中的表现才能判断。这里的“做事”,是指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完成指向目标的复杂任务,也就是学术界所说的“表现性评价”或“表现评价”。表现性评价遇上核心素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有些教师是怕做,被“表现性评价”概念辨析折腾得不敢做,总是在问“我这个算不算表现性评价”;有些教师是“怕不做”,并没尝到表现性评价的甜头,但好像不说自己在做表现性评价就会有“不时尚”的嫌疑;更多的教师是“不会做”,看看书上说的,听听专家讲的,好像似懂非懂,一旦到自己的课程实施中,又不知如何做了。笔者以为,以上种种,关键还是表现性评价进入中国后,要走本土化之路。表现性评价本土化,要反对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好的表现性评价,总是以提升人的核心素养为标志的,否则,无论怎样新奇,无论怎样古怪,都是毫无意义的。
一、要有对接的素养目标
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结构由“三要素”组成:表现性目标(又称“表现目标”)、表现性任务(又称“表现任务”)与评分规则。根据课程的常识,评价一定是针对目标的,没有目标就没有评价,表现性评价一定要有与核心素养对接的表现性目标,这是好的表现性评价的第一个特征。如何对接呢?
第一,要明确目标“时长”。表现性目标可以在某一课时中落实,但实现一个表现性目标,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学习。表现性目标是一个“长程”目标,当我们在说表现性目标时,往往是关于某单元、某项目、某主题的学习目标,是在一个阶段中逐次达成的学习目标,可以是几节课,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一个学期。究竟多长时间完成,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第二,要确定目标类型。表现性评价针对的是运用、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是在新的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靠识记、回忆、简单操作等就可以达成的低阶思维。
第三,要确定目标对接的具体素养。表现性评价可用于学科课程,也可用于跨学科课程。如果用于学科课程,就要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内确定目标。比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我们在设计表现性评价时,至少要对应其中的一项。如果用于跨学科课程,则可以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接其中的跨学科素养。
第四,整合性地思考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材资源与学情。影响目标确定的因素大致有以上这些,因此,表现性目标的确定要依据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在四年级小古文学习的基础上,我校沈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基础,设计了“给同伴做一个小古文微讲座”的表现性评价,这是一项要花费一学期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的长程任务,对接语文核心素养,对接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扩展阅读面),最后确定的表现性目标为:能流畅地示范朗读;对需要解释的字词句及整篇文章有正确的解读,且有自己的理解;讲解表达正确、生动,有互动;PPT与内容相吻合。
二、要有挑战的表现任务
表现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才能考察核心素养。这种挑战性任务,不是“刷题”,不是基于标准答案的指名回答,而是“做事”,在完成某种任务的过程中,才能出现核心素养所要求的表现。
第一,匹配高阶目标。比如,“小古文”学习根据前文所述的目标,沈老师设计的表现任务是:请你从《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中选择其中的一则,为班上的同学做一次“微讲座”,每周一次,提前一周公布报告人名单。为了完成这项任务,请做好以下准备。(1)读通读顺,正确断句,不读破句。(2)借助书中的解释,通过查询网络,咨询教师、家长、同伴等,逐字逐句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并能进行讲述。(3)你能说说这则古文表达的意思吗?(4)你对这则小古文的语言表达上的特色有什么发现吗?(5)制作成PPT,注意标题、插图、字体大小等。表现性评价的目标本身就是具有挑战性的,与之匹配的评价任务也自然是具有挑战性的。
第二,设计较大任务。表现任务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应,也不是一个没有情境与长度的活动,而是一项“较大任务”,是一项尽可能真实的“事”。笔者看到这样一道作业: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任务”有三项:第一项是一道选择题,从三个活动主题中选择一项;第二项是一个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反映了抑郁频度(经常、有时、很少、没有)的占比、不同解决方式(对父母说、对同学说、对老师说、不说)的占比,要求学生从中提炼两则信息;第三项是“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并有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于是同学们根据示例,一种活动形式用一句话就概括了。我看了之后就在想,这道题目与“表现性评价”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是一项“表现性评价”,那可以怎样设计?首先,这项任务是真实的,我们可以“主题活动方案PK”作为真实性的任务。而要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方案”,会涉及关于“活动方案”的各种要素,比如活动主题、时间、过程、准备、分工、资源、阶段以及相关细节。根据这些要素设计好评分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案的撰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还可以呈现样例。在学生明确任务要求之后,可以用兩个星期的时间完成方案,然后进行方案的展示与比赛,最后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开展活动。我并不是说,所有的“作业”都要变成“表现性评价”,但以此为例,我们就可以明白表现性评价的特征,它应该有挑战性的任务,是“大任务”,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任务。
三、要有明晰的评分规则
评分规则,是对评价任务的规格要求。好的表现性评价,一定要有明晰的评分规则。评分规则用以导教、导学。评分规则清晰,学生才能明白要学到什么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表现性评价,就是研究评分规则;开发评分规则,就是开发课程。
怎样开发评分规则呢?
一是提炼评分要素。要明确从哪几个方面来对任务进行评价。比如陆老师在研究三年级语文某单元的教学时,将“会讲一个简单故事”作为表现性任务。那么,怎样才算是“会讲一个简单故事”呢?她提炼了三个要素,即“讲好故事的三个法宝”:讲清故事情节,再现故事细节,加入合理想象。之后,她将这三个要素在课文情境中去理解与实践,最后用了两个课时,组织学生故事PK,全体学生担当评委。
二是对评分要素进行描述。这里的描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无区分度的目标描述,一种是有分区度的等级或分值描述。如我校周老师在研制《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的朗读评分规则时,围绕“读出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这一主题,对不同事物的朗读提出了“得星要求”:雨滴,静静安睡(即要求读出“静静安睡”的感觉,下同);小鱼,欢快游泳;蝴蝶,美美穿梭;蝈蝈,响亮歌唱;星星新月,轻柔甜蜜;荷叶,小大突出。这就属于没有区分度的描述,学生可以根据这样的提示进行朗读学习。如“给同伴做一个小古文微讲座”的任务,开发了有分区度的评分规则,评分要素分示范朗读、语句理解、文章理解、讲解表达、PPT制作五个维度,每个维度有几项具体指标(如示范朗读,有流畅程度、断句正确性、体现文章感情三项指标),每个指标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见表1)。这是一个明晰的评分规则,依据这个评分规则,学生可以自评、互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上共评,评价导学的功能可以较好地发挥。
评分规则要明晰,首先是设计得明晰,然后是执行得明晰,要把“教师的明晰”转化为“学生的明晰”。而要学生明白评分规则,一是需要教师讲解得明白,必要时可以通过示范、样例等来说明;二是提倡学生参与评分规则的制订与修订,如上述“给同伴做一个小古文微讲座”评分规则,是经过了学生的讨论逐步形成的。理解评分规则的过程,就是提高学习品质的过程。随着这项任务在班上的持续进行,评分规则作为评价与学习的工具,会不断地帮助学生学得更好。
四、要有丰富的信息创生
表现性评价的学习成果,不是一些唯一性的答案,而是会创生出无限的创意。教师在实施表现性评价中需要收集学习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分享与点评(基于评分规则的点评),实现学习的丰富性。我校承担了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表现性评价在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探索嵌入表现性评价的课程教学中,呈现出丰富的学习样态。教师以评分规则为指南,开发以英语自创绘本、思维导图、海报制作、演讲、游戏节导游图、手工书比赛、小报制作等表现性评价,丰富了学习方式与学习体验。学期结束时,我们收集学生的表现性评价作品,集中展出,邀请点评,这是表现性评价的深化。
表现性评价带来的丰富的学习信息,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方式与表达方式的变化,更是给学校如何在课堂实践中创造丰富的学习信息带来新的启迪。比如,教师从课外作业题上发现关于“写一个副标题”的作业,作业给出了一幅“图书漂流活动”海报,要求回答几个问题,其中之一是:“图书漂流活动海报主题为‘图书漂流’,副标题空着,请你取一个别致而吸引人的标题。”这是非常普遍的“问法”,每个同学给一个答案,然后教师非常高兴地展示,最后宣布:“我们班的同学真有创意!”可是,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因为这样的做法,每个孩子只创造了一种答案,根本没有经历大的挑战,也没有穷尽学生的思维。教师根据表现性评价的思维方式,要求学生“你能取几个别致而吸引人的标题”,思维一改,信息就真实而丰富了。有的同学一下子取了五六个精彩的“副标题”:《让书成为第二个鲁滨逊》《书的传递,爱的传递》《书传爱也传》《让书环游世界》《书的旅行》《让更多的人读上不一样的图书》……表现性评价之所以要特别关注丰富的学习信息,归根到底,就是要我们看到“人”。
五、要有完整的学习历程
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事。表现性评价“任务”之“大”,其实也是相对而言的,可用于课程单元,可用于课程项目,也可用于课堂教学。但无论应用在哪里,都应该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明确评价任务,理解评分规则,利用评分规则进行学习、进行自评、进行互评,师生运用评分规则进行互动,这一个过程,是学习信息不断丰富、不断优化的过程。
如,写作《生活因 而精彩》一文,写作的要求是这样的:“追求美好的理想,享受爱心的阳光,体验亲情与友情……生活是多么精彩!请选取自己在生活中曾有的经历,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写:追求、爱心、友谊……”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半命题的作文,还称不上更复杂的真实情境。如果把这个作文要求置于一次主题演讲、主题小报,或者围绕某一个事情展开,就会更有表现性评价的意味。但这不影响我们用表现性评价的思维来提高学业质量。教师安排这次习作,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第一次写作,是在教师没给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写的,班上46人,其中20个人需要重写,8人需要修改。需要重写的原因有这样几种:写成散文了;没有具体展开的故事;没有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写的是别人的事情,即离题太远。需要修改的主要原因是:整篇文章没有凸显“精彩”的主旨。教师在批阅初稿之后,与同学们一起研读题目,编制“评价要素”三个:(1)是否写出“精彩”这个主题;(2)是否写出自己的经历;(3)经历是否展开?——这就是师生一起编制评分规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评分规则,教师结合成功范例与有问题的习作进行讲解。第二次作文,28个同学对标3个要素,都符合了基本的评分要求,解决了“离题”的问题。这一个过程,也是典型的运用表现性评价的原理,引领学生同学经历完整学习,提升学习品质的过程。
表现性评价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只是刚刚开始,笔者以为,我们既不要囿于外来的概念定势,也不能过于泛化、浅化。只要我们抓住好的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特征,努力实践与反思,一定能发挥其所长,提高学生的学业品质。
【參考文献】
[1]周裔.评分规则导引下的语文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8(3):9-12.
[2]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