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红
【摘 要】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有丰富的内涵、具体的要求和深远的意义,更有其符合规律的科学性和合乎逻辑的层次性。深入探寻本学段德育目标的价值,准确理解其内涵,全面把握其特点,可以使德育工作明方向、有抓手、显实效。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德育目标;规则意识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3-0011-05
教育部2017年8月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中小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深入探寻本学段德育目标的价值,准確理解其内涵,全面把握其特点,实施中遵循基本规律,方能使德育工作的开展富有实效。
一、小学中高年级德育目标的价值探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指南》中的德育目标集中阐明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价值方向:在“学段目标”小学中高年级部分的表述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强调了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既回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基础扎实,以后能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为培养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奠基;“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这些目标回答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提醒我们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让他们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二、小学中高年级德育目标的内涵解读
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主要从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环保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
1.思想情感方面。
《指南》对于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提出“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的具体要求。连续两个“了解”,不同于低年级的“初步了解”,中高年级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国家的历史常识教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教育)、家乡的发展史教育、党的光荣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学促知,以知促悟,悟中生情,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这也为初中学段“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德育目标的达成奠基。
2.道德品质方面。
《指南》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提出“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的明确目标,“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良好品质”这三个词提醒我们要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德育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真实需要。道德规范、文明礼貌不能停留在条文上,而是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并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得以践行,最终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真正提高文明素养,形成良好品质,实现道德成长。
3.法治意识方面。
“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也是中高年级学生必须达成的德育目标之一。《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小学阶段规则教育的目标是这样要求的:“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无论是《指南》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还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于中高年级规则教育目标的表述,“意识”和“观念”是出现的高频词。也就是说,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重在培养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因此,背诵与学生生活无关的法律法规等条文不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接纳并遵守规则以提高法治意识。
4.环保意识方面。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是本学段一个重要的德育目标。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从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怎样保护等方面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生态文明的知识普及和意识培养,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为初中阶段“培养公民意识”德育目标的达成打好基础。
5.心理健康方面。
《指南》还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适当的情绪调适,提升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小学中高年级德育目标的特点分析
《指南》中涉及的德育目标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层次,显然,这些目标不可能在某一学段一蹴而就[1]。以贯穿了整个中小学阶段的规则意识培养为例,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清晰层次。
第一层次是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这可以在中年级达成。小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课文《生活离不开规则》(三下),既通过“处处有规则”板块,唤醒学生的生活原初体验,即规则的存在,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规则的意义,又通过“如何守规则”板块,引导学生在“熟人来插队”等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初步了解守规则的做法。课文《我们的班规我们订》(四上),学生在三年级时对规则泛泛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班规制定,进一步了解规则对生活的意义,感受班规促进成长的幸福。
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初步形成民主法治观念”,这个目标更适合在高年级达成。小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课文《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五下),引导学生由中年级的班级生活领域,拓展到社会生活领域,理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六年级上册是法治教育专册,通过集中讲授宪法进行较为系统的宪法教育。这样,在不同层次德育目标的引导下,相应的德育内容也由浅层次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到理性认同,由碎片化走向系统化,利于本学段德育目标的达成。
2.注重学段衔接。
《指南》在小学低年级的德育目标中对“规则”没有明确的要求,与之相关的表述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主要关注的是学生个人。如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号令》一课,通过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的规则回应本册主题“适应新生活”,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在学生“听到升国旗的号令,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一行为规范的养成上。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道德规范”对他们来说过于抽象,只是枯燥的难以理解的符号。因而“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这一德育目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在生活中践行,还抽象的道德规范符号以鲜活的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对规则的感知。中高年级德育目标在低年级学生对规则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养成了一定文明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对高年级学生提出了拾级而上的要求:“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已经明确提出“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虽然仅仅要求“初步形成”,但是,随着学生的道德理性认识不断提高,道德自主能力不断增强,这也可以为初中学段“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的德育目标奠基。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与前后学段自然衔接,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渐进态势。
3.强调知行统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谈到《指南》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时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2]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尤其强调知行统一,和低年级“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的德育目标相比,中高年级在“知”的层面提出“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等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跟初中学段德育目标中“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相比较,小学中高年级在“行”的层面明确提出了“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的要求。这样的德育目标,既强化了道德认知,又强调了道德实践。
四、小学中高年级德育目标的达成策略
达成德育目标必须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在策略的选择上,各地各校也各有自己的思考与探索。下面仍以规则意识培养为例,来探讨其有效策略:
1.在示范中受到濡染。
规则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规则范围内没有例外”,这就决定了规则执行时平等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规则教育讲究不管是强势者还是弱势者,规则面前一律平等。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校,教师是强势者;在家庭,家长是强势者。但对于班规、校规来说,规范的不仅仅是小学生,同时还有教师、校长;在执行规则规定的时候,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如下课铃响及时下课是一种规则,那么教师不要以任何理由拖课;国歌声响起,教师要迅速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在家里,要求孩子早睡早起,家长就要做到不熬夜等。小学生向师性和模仿性强,教师、家长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以身立教。这样的示范濡染,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观念,还利于他们养成守信、自律、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2.在参与中逐步自律。
“规则是对一个群体中的人们相关行动的规定或约定,是群体成员约定俗成的,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契约,它应该是群体自发的内在秩序。”[3]这就决定了规则制定时具有民主的特点。其实,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规则的制定和实施,都要让孩子积极参与,在“讨论—提炼—达成共识—共同遵守”的过程中,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形成群体的主人翁意识。因为参与其中,学生懂得要遵守约定、信守承诺,在增强规则意识的同时,也会懂得倾听,尊重他人与集体的权利和诉求,从“群体人”的角度参与群体、适应群体,并能促进自我教育,提高人格修养。
例如,海门市实验小学一位数学老师引导低年级学生共同制定了以下小组讨论的规则:(1)轮流说,静心听;(2)要合作,不争吵;(3)大家说,一人记。规则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到了中高年级,他们认识到现有规则的局限性,通过班级讨论,对小组合作的规则做了如下修改:(1)轮流发言,其余倾听;(2)有建议举手示意,得到发言同学允许后,方可插话;(3)听同学发言之后,要有所表示,或赞同,或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进行深入探讨交流;(4)有争论时,靠讲道理、举例子,不依靠“声音大”,不单调地重复;(5)团结合作,有礼貌;(6)组长可以轮流当,也可以投票选择,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要服从组长的安排。这些规则,让小组交流更顺利、让合作分享更深入。
3.在情境中养成习惯。
正如某些学者所言,“规则是具体的,它适合孩子。”[4]根据这个特点,规则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对文字符号的认知上,而要重视与当下具体生活的联系,只有在可感、可知、鲜活的具体生活情境中,才能让规则对儿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科教学融入。将规则教育有机融入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过程中,在学科教学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如中年级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引领学生感悟: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在各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对合作学习规则的遵守等。二是环境布置提醒。将规则的具体要求安排在具体的环境中,不时地提醒孩子。如上下楼梯时,分别在右侧画上或贴上小脚丫;电梯门前画上等候区域的标识,适当的位置写上“立不中门”,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醒大家先下后上。三是在活动中实践。立足学生生活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德育活动,引领孩子在现场体验活动中发现问题、明确规则,实现规则的内化与践行。如组织春游活动过马路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驱动解决问题。一路上,学生可能会发现:前面路口红绿灯和交警同时在指挥交通,应该听谁的呢?学生还可能会疑惑:前面绿灯进入倒计时了,我们要不要过去呢?引发争论和思辨,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路的宽窄、队伍的长短,都会影响决定,牢记“宁等三分,不抢一秒”。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选择合适的机会,带学生观摩真实的开庭活动,强化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四是日常管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所以,各项规则的制定、执行、评价、反馈,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以提高规则教育的实效,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4.在享用中促进自为。
对于规则教育,常常会让学生想到约束性、利他性,这会影响学生遵守规则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产生漠视和抵触心理。“儿童在班规中不能仅仅获得帮助他人的道德认知,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规范本身所具有的互惠特征,即像班规这样的规则不仅利他,而且利己,维护并遵守班规能推动所有儿童的共同成长,形成良性的互惠型的人际关系格局。”[5]
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规则给自己带来的有序、安全、公平等益处,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享用功能。如引导学生感受排队的重要性,可以结合新闻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感受集体活动中无序的推搡拥挤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机会不公等弊端;感受“人人排队”“先到排前,后到排后”“间距合理”等排队规则在保护自身生命、隐私安全,保障自身公平权益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根据规则的互惠性特点,还可以制定和完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如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引导学生走向更好,同时,用适度、合理的惩罚措施及时提醒、调节不良的行为,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感受遵守规则带来的被认同感、自豪感、幸福感,形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并在自觉的行为调整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冀晓萍.《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专家解读[J].人民教育,2017(18):49.
[2]吕玉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J].人民教育,2017(18):46.
[3]张小丫.儿童规则教育中自由精神养成策略探析[J].郑州师范教育,2018(3):27.
[4]苏虹.规则,自由孕育其中——美国规则教育观察及启示[J].人民教育,2012(1):45.
[5]张聪.规训抑或引领——班规视角下儿童规则教育的实践困惑与省察[J].教育科学研究,201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