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儿童成长需求 助推法治意识培养

2019-09-10 07:22祝祖岗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9年3期
关键词:法治法律儿童

祝祖岗

【摘 要】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道德素养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他们也会有各种困惑和需求。在日常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应从学生的成长出发,用更鲜活的教育方法,努力顺应他们的成长需求,让法律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将他们培育成合格的公民,实现小学中高年级法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关键词】儿童成长需求;法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3-0016-02

当下,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整体深化推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所能获得信息的渠道在不断拓宽,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世界和得到的信息量,早已超过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他们开始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各种形态,产生模糊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判断。但是,他们还没有能够建立应有的判断、甄别和一定的筛选能力。当海量的信息泥沙俱下时,如果没有一定法治信念的精神打底,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成长路上的畸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求,找出与中高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相符、与日常生活视域相关、与时代发展相呼应的法律知识,并通过一些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他们理解法律知识,进而促进法治精神的塑造和守法用法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校园播报,让“法”与生活更贴近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看似寻常的恶作剧,例如把消防器材随意打开,甚至进行破坏;对小区里的私家车进行刮划……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是学生对“法”无知的表现。现在很多学校都建有校园广播台,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定期播报一些与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很多法律知识并不深奥,只要知晓、理解了就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等。这样的知识播报,既可增加学生日常生活中诸多行为的严肃性,又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有很多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则,不容许任何人违反。

二、长廊图说,让“法”的权威更形象

生活中与小学高年级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比比皆是,关键是如何打通法律走向孩子生活的“最后一公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些法律知识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画呈现,让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复杂的内容变得通俗,从而在他们心田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如江苏南通某小学曾围绕“法律护我成长”这一主题,布置了一期法治宣传长廊,让学生明白自己享有包括受教育权、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通信自由、监督权等的同时,也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此外,漫画也是一种独特的信息载体,通过夸张明晰的画面、诙谐幽默的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启发他们深入思考,理解法律知识的丰富内涵。

三、活动思辨,让“法”的领悟更深刻

学会用规范的法律知识为标准来分析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形成法治思维,这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当下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使是小学生,他们也会不断受到各种各样信息的冲击,诱惑无处不在,信息良莠不齐。所以,培养他们理性的思辨能力,增强自我规范、自我防御、依法行事的意识,显得尤为迫切。现实生活中,常有学生带手机上学,看见摔倒的老者不知道该不该搀扶……如何分析和厘清其中的利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听到或搜集的真实案例,说明观点,阐述理由。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主动思考,进行表述或驳斥。

四、模拟法庭,让“法”的理解更立体

新型法治国家建设要求社会成员不但要通晓法律知识,还要将法治作为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精神操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从儿童生活出发,使儿童在体验中感受规则和法治,而且要让儿童加以应用,只有知行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儿童法治意识和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某小学通过开设“小公民模拟法庭”,创设了一系列逼真的案件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用法律来解决现实的问题,感受法律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回应和干预,感受法律的庄严和魅力。

五、法治实践,让“法”的作用更真实

我们的德育课程生活,要根据学生思想发展、行为动态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走进生活找“法”、思“法”、用“法”,让法律知识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真正起到引领学生生活的作用。江苏南通某小学在进行交通法规主题教育活动时,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到红绿灯路口、斑马线、十字路口、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地方进行观察,直接与执勤的交警叔叔现场对话。这种多元、开放的课程资源的整合,加深了学生对交通法规的认识,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了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家庭、学校和社区是学生最熟悉也最生动的生活场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家庭、学校、社区中的法治教育课程资源,将多元、开放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用慧心搭建活动的平台,用慧眼寻求体验的最佳路径,让法律知识有力度也有温度。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法治教育的综合性、真实性、丰富性、开放性,就能营造出一个个生活的课堂,就能迎來法治教育的春色满园!

【参考文献】

[1]许玲,刘玲.自媒体时代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微——兼谈思想品德课法治教育[J].中小学德育,2017(2):30-32.

猜你喜欢
法治法律儿童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政治法律
“六·一”——我们过年啦!